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方理论界有这样一种说法,认为法律只管人的外部关系,而不考虑人的内心世界;道德则管人的内心活动。托马秀斯首次提出了这一观点,唐德对此也有详细的论述。他们认为法律的功能是“治表”,而道德的功能是“治里”。其实,熟悉法律史的人都知道,大多数法律规范都是从道德规范中提炼出来的,是道德规范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在世界文明史上,统治阶级把本阶级的某些道德赋予法律形式,借以强化其道德地位的事例俯拾即是。一、我国现行法律中道德法律化的体现我国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过程中,历来都十分重视法律对推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重要作…  相似文献   

2.
道德法律化是目前学术界比较关注的问题,文章认为在我国现阶段不能简单地实行道德法律化,道德法律化自身存在着负效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德法并重。  相似文献   

3.
道德和法律相互作用、彼此支持,共同维系着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传统道德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的现象有所滋长。因此,我们需要科学认识道德法律化,最大限度地整合两者的功能,更好地维系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道德法律化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一个国家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一个文明社会的治理单靠法律是片面的;单靠道德也是无法实现的,只有法的他律与德治的自律完美结合,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道德文化自觉和法律文化自觉的景象,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5.
哈特的思想中蕴含了道德法律化的两种理论:道德法律化的生成理论和道德法律化的限度理论。道德法律化生成理论要解决两个问题:道德法律化的前提和道德法律化的基础问题。在哈特理论中,对道德与法律关系之间联系的承认成为道德法律化的前提;道德与法律共同追求着人的生存价值,两者存在价值上的契合。“最低限度内容的自然法”的内容是道德与法律在内容上的共通之处,两者存在着内容上的共享。价值上的契合和内容上的共享成为道德法律化的基础。在道德法律化的限度理论上,哈特坚持“伤害”、“公开”及“最低限度内容的自然法原则”。  相似文献   

6.
道德法律化的理论依据是道德与法律的深远的渊源关系,道德与法律同属调整和维持人类行为关系的规范,道德与法律的互化是以道德法律化为前提的。在社会转型期,道德本身面临困境的现实情况下,一定的道德规范进入到立法程序之内,形成为法律条文,并具有法律效力,即道德法律化,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在社会互构理论的视角看来,道德法律化变得更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由于网络社会具有虚拟性、自由性、开放性和非人性化等特点,使得个体道德自律对于网络社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通过培养网民的主体意识、完善网络道德规范、强化网络行为约束机制、培养网民的“慎独”精神等方式来培育网络社会的个体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8.
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源起于美国,现在逐渐被各国所接受。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劳动者权益保护、股东权益保护、环境保护、社会公益事业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立法层次不齐、面临实施障碍。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增强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构建多层次社会监督体系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朱冬梅 《理论观察》2007,(4):118-119
在长期的道德实践过程中,中西方思想家、教育家根据未成年人道德形成、发展的实际,总结了一些有利于其道德养成教育的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知行统一原则等。  相似文献   

10.
11.
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面都应对社会转型期青少年道德缺失现象负有责任.因此,首先社会要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整合道德观念,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道德体系;其次,家庭教育要重视"身教",让孩子自由自主地真正经历成长的过程;再次,学校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实践中进行德育教育,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景娟娟 《重庆与世界》2014,31(10):73-76
目的:基于解释水平理论,探讨社会距离是否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判断,为高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人格塑造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研究范式,随机抽取63名宁夏大学本科生进行实验。结果:被试在相容任务下的平均反应时显著短于在不相容任务下的平均反应时(t=-4.192,df=59,P〈0.001);女生在相容任务下的平均反应时显著短于男生在相容任务下的平均反应时(F(1,58)=10.27,P〈0.05),男女生的IAT效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t=-2.286,df=58,P〈0.05)。结论: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受到社会距离的影响。大学生倾向于将积极道德词与熟人联结,而将消极道德词与陌生人联结。此外,社会距离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培养道德能力:新世纪学校德育的主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蔡志良 《理论观察》2002,(4):99-101
道德能力的形成、确立和成熟的过程,是一个将外在的道德知识、道德观念内化为人们内在道德信念,再将内在的道德信念转化为稳定的道德行为趋向的过程。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形成需要依靠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协作来完成,尤其是学校德育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应遵循学生的自主选择与教育者适度灌输和积极引志有机结合的原则及认知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外在教育引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道德风险——我国再保险供给不足成因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领域的道德风险,不仅发生在直接保险交易中,而且也发生在再保险交易中。道德风险的产生,减少了再保险供给的数量,降低了再保险合同双方的效用水平。文章从量化我国财产保险再保险供给不足入手,指出我国再保险供给不足这一现状,通过介绍道德风险存在引起再保险供给不足的模型,提出对我国再保险交易道德风险防范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面临价值观多元化、高校扩招负面影响、网络信息技术冲击、学生身心突变等主要问题,学校必须立足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树立大德育观,注重教育教学改革,整合课内外、校内外的德育资源,构建高效、立体、全方位的教育网络,奏响转型期高校德育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6.
略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难点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但是至今尚未破题.改革滞后制约了我国科教文卫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此应做好以下几点:赋予事业单位充分的自主权;妥善安置落聘员工;着力解决政策、法规不配套问题;参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近来国内要求建立”信用体系”,呼唤诚信的舆论日盛。历来倍受尊敬的教师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其诚信也在经受考验。本文旨在阐述教师诚信的重要及如何确立教师的诚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先秦时期的国家间道义思想具有整体性特征,其内在逻辑基点和现实支持即是人性中的道德。它有两个理论支点:一是国家间道义与国家利益具有统一性;二是国家间道义有助于形成国际权威。先秦国家间道义思想主张将国家间道义作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重要考虑因素,认为符合道义应该成为国家对外行为的最高追求,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国家利益。先秦诸子(韩非子除外)均认为,在处理国家间关系时应遵循道之以德,不以强凌弱;和睦相处,不以战争方式扩大国家利益的原则;孔子、荀子和管子还强调遵循言而有信、讲求国际诚信的原则;儒家强调礼之用,和为贵以及遵守国际规范的原则。先秦诸子普遍认为,具备坚实的道义基础是一个国家成功崛起的必备条件。先秦国家间道义思想与西方主流国际道义思想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承认道义因素在国际关系中具有的作用,其不同点在于:前者将道义视为在国际关系中发挥巨大作用的重要考虑因素,后者则将道义因素虚拟化处理。以孔子和老子等为代表的先秦杰出思想家,其思想对后世的中国文化以及世界文明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德育生活化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德育因其自身的局限性一度陷入困境,而德育生活化的提出使得德育工作有了更新的发展空间。推进德育生活化,其策略主要包括德育目标现实化、德育内容生活化、德育方式人性化和德育途径开放化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