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国外银行电子化发展状况。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以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为标志的电子革命对银行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从50年代后期美国商业银行首先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银行业务开始,电子化与现代银行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场伴随着电子化技术的突破而不断展开的金融革命正在不断深入。金融电子化浪潮不仅冲击着美国的传统银行业,也冲击着世界的传统银行业。正是这场革命,为今天银行业走向网络化时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顾银行业电子化历程,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运用到今天网上银行的诞生,银行业的电子化经历了五个阶段:脱机批处理阶段;银行自身联网阶段;跨行、跨洲及全球性网络系统阶段:银行网络走向街道、商店和家庭的金融自助化阶段:网上银行阶段,即银行电子化发展的最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基层央行金融电子化建设,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通过近20年的努力,金融电子化得到较快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人民银行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3.
金融电子化是银行业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为支撑,逐步实现银行业务自动化、金融管理信息化和金融决策科学化,最终建成集金融业务处理、金融信息管理和金融决策于一体的金融信息系统的一项系统工程。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金融电子化是其他行业信息化的前提,同时也是银行业增强自身实力,迎接国际化挑战的根本保障。纵观我国金融电子化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电子设备在银行  相似文献   

4.
我国银行技术风险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给我国的金融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各大银行在大力建设电子化金融产品的同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信息化风险、改善金融运行环境已成为其IT工作的重要内容,尤为重要的是,对金融信息技术风险监管的实施已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伴随着金融信息化的浪潮和Internet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金融业出现了明显的网络化和电子化的发展趋势,网络银行的产生就是这个趋势的必然结果。与传统银行相比,网络银行是指银行利用Internet技术,通过因特网为客户提供一种全新方式的银行服务,使得客户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推动力。目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本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电子化、银行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江泽民主席1993年6月1日明确指出:“实现金融电子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在2002年2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他又强调“加快信息化建设,为银行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提供充分的信息技术支持”。其他中央领导也多次对银行…  相似文献   

7.
国有商业银行应用信息技术的总体目标和实施步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是我国信息化建设起步最早的行业 ,金融电子化在 2 0世纪 70年代已经开始建设 ,尤其在“九五”期间 ,国家共投资 70 0 0亿元加大力度进行金融电子化建设。至此 ,各商业银行的综合业务处理、资金汇兑、银行卡等一系列电子化应用系统已基本建成。但同西方商业银行相比 ,我国商业银行在运用信息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在介绍国外商业银行 (主要是美国商业银行 )应用信息技术情况的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国外的 3M理论 ,指出了新时期国有商业银行应用信息技术的总体目标、推进领域和代表性技术。  相似文献   

8.
一、美国银行电子化概念的几个转变1.银行电子化使美国商业银行成为多种产品的金融百货商店进入叨年代,美国比较大的银行都意识到传统的、发展缓慢的存款一贷款式业务并非银行今后所要从事的主要业务。目前在美国,最先进的银行可以提供近200多种金融业务产品,一般银行也可提供近120多种金融业务产品。银行向金融百货商店发展的创意,加快了美国商业银行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在后台系统整合集成;另一方面在前台更新技术和通讯网络。新的支付产品也不断出现,如联名卡、家庭银行、PC银行和集中型的电话银行中心等。银行电子化已使美国…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科学技术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基石 ,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20世纪科学技术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推动了全球和中国金融电子化、信息化的建设。在最近的二三十年 ,我国的金融电子化建设经历了重要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大约 70年代末到 80年代 ,银行的储蓄、对公等业务以计算机处理代替手工操作 ;第二阶段 ,大约从 80年代到 90年代中 ,逐步完成银行业务的联网处理 ;第三阶段 ,大约从 90年代初到 90年代末 ,实现全国范围的银行计算机处理联网 ,互联互通 ,支付清算和业务管理、办公逐步实现计算机处理 ;第四阶…  相似文献   

10.
金融是我国信息化建设起步最早的行业,金融电子化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开始建设,尤其在“九五”期间,国家共投资7000亿元加大力度进行金融电子化建设。至此,各商业银行的综合业务处理、资金汇兑、银行卡等一系列电子化应用系统已基本建成。但同西方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运用信息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在介绍国外商业银行(主要是美国商业银行)应用信息技术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外的3M理论,指出了新时期国有商业银行应用信息技术的总体目标、推进领域和代表性技术。  相似文献   

11.
随着金融电子化建设的深入发展,银行电子化设备在银行固定资产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因此管好用好电子化设备对提高商业银行经济效益和资产负债管理影响很大。近年来银行电子化发展迅速,电子化设备的品种、类型、数量增长很快,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利用先进的技术手...  相似文献   

12.
《华南金融电脑》2002,(5):70-72
银行业历来是信息技术与业务应用结合最紧密的行业,是信息产品和服务最大的采购和应用客户。从70年代我国开始建设金融电子化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初步构建起中国金融电子化、信息化的基础框架。随着中国加入WTO,面对外资银行强大的科技实力,中国银行业的竞争与压力空前,加大IT投资,用信息技术武装自己成了银行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银行电子化建设的回顾 我国银行电子化建设开始于 20世纪 70年代,当时国家科委主任宋健指出了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困境和新生,提出了银行电子化问题。所谓“电子化”,当时的理解就是用计算机来处理银行的业务,所以又叫计算机化。在工商银行未成立之前,人民银行开始从会计电算化入手进行电子化建设,现在还有会计电算化这个专业。当时提出准备用 20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银行电子化,提出“六五”做准备,“七五”打基础,“八五”大发展,“九五”基本实现电子化。 1.商业银行电子化建设情况 (1)柜面业务处理自动化   传统的柜面…  相似文献   

14.
我国银行机具的发展趋势工商银行西安银行机具研究所李三买一、电子化是银行机具革新的“发动机”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银行机具已成为集精密机械、微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的独立体系。实践证明,金融电子化建设是发展银行机具的动力。60年代,银行机具大多...  相似文献   

15.
金融电子化是20世纪下半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而兴盛起来的。它的出现不但极大地改变了金融业的面貌,扩大了金融业务服务品种,并正在改变人们的经济生活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当今,一切社会组织和个人无论其自觉与否,无不直接或间接地感受到金融电子化的存在,享受其提供的服务。我国的金融电子化建设开始于7O年代。1974年我国银行首次引进了61/60电子计算机系统。1975年末,我国开始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进行全国大中城市银行核算网试验工程。1980年,我国金融界引进11套M150中型计算机系统,开始联行对帐…  相似文献   

16.
张健  茅毅 《中国金融电脑》2000,(6):66-67,72
所谓科技兴行,就是以金融电子化推动银行商业化进程,使得银行在经营管理水平、资产质量、风险控制、经济效益和服务水平上有显著提高。银行商业化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管理科学化、业务多元化、经营集约化、手段现代化,而这些都与金融电子化密切相关。然而,金融电子化建设是一项资金密集型工程,各级行每年的科技投入都是相当可观的,但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却并不十分理想。银行向商业化发展要求以效益为中心,巨大的科技投入能给银行带来多大的回报,应当成为衡量电子化成果的重要指标。金融电子化近年来发展很快,计算机进行业务处理拓宽了…  相似文献   

17.
《华南金融电脑》2001,(5):66-68
中国的金融电子化建设始于70年代。80年代中期,中国人民银行牵头成立金融系统电子化领导小组,制订了金融电子化建设规划和远期发展目标。总体设想是“六五”做准备,“七五”打基础,“八五”上规模,“九五”基本实现电子化。现已初步构建起中国金融电子化、信息化的基础框架,形成了安全、高效和较为规范的金融电子化、信息化服务体系,实现了业务操作计算机化、支付结算电子化、信息处理网络化和管理及办公自动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金融市场竞争态势加剧,金融知识产权竞争成为金融企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外资金融机构纷纷到中国注册自己的知识产权。据粗略估计,银行信息化和电子银行发展的核心技术有90%以上都已被国外企业和外资金融机构申请了专利。这种状况延续下去,势必对我国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未来发展产生全局性和根本性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一、银行电子化竞争演变发展趋势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银行电子化建设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不再只是银行开展业务的一种辅助工具。银行电子化水平已经成为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成为银行市场运作、金融创新、客户服务、量化管理的技术基础。从 20世纪 90年代开始,银行电子化就已经直接参与到银行业的市场竞争中。在我国加入 WTO后,银行业的竞争将进一步体现为银行电子化水平的竞争。银行电子化竞争的演变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四个阶段。   1.电子网络化阶段   国内银行的电子网络化建设大多经历了一个从局域网到广域网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金融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金融(银行)业信息化在整个国民经济信息化中发展最快,并且进步显著,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部分,是血液系统,涉及到各个行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信息化建设,是银行面向竞争、增强实力的重要手段.信息时代,银行业务与科技的关系更为紧密,银行信息化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一方面,金融产品本身就是一项信息技术产品,产品的技术属性直接影响了金融业务内容、业务流程、业务规则;另一方面,技术只有与业务紧密结合,才能创造效益.随着信息技术在银行业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投资已成为银行最大的资本支出之一.如何防范相应的投资风险、技术风险已是银行的决策者们面临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