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景源 《经济》2012,(4):14
7.5%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期目标为7.5%左右,这个增速低于去年设定的8%的目标和实际9.2%的增幅.7.5%是综合考虑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调整,符合中国实际.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尚未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增长动力不足,继续下行的压力不减,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国外需稳定增长产生较大影响.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在这种情况下,适度调整经济增速,有利于稳定和控制物价,有助于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下,全球进口萎缩,我国出口增速放缓对国内经济的负面影响凸显.经济下行的压力明显加大.受国际需求减少,出口订单减少,海外被欠款额大幅增加.本文重点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对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开放宏观经济的平衡关系中引入产品的可贸易性差异,探讨我国贸易顺差的根源以及外需的可替代性。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国内总供给结构偏向于贸易品,国内总需求结构偏向于非贸易品,两者之间不断扩大的差距是贸易顺差不断增长的根本原因;(2)非贸易品供给不足所导致的"强制储蓄"现象,制约了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使其无法有效替代外需;(3)给定国内供给和需求的结构性特征,外需增加是国内投资增加的必要条件,投资需求无法替代外需;(4)为了实现总需求构成的重新平衡,特别是提升国内消费需求在总需求中的比重,不能简单地依赖总需求管理政策或收入分配政策,必须配合以促进供给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自2010年二季度以来,受制于全球主权债务危机及各国财政压力、美国内生经济增长动力乏力、全球不均衡复苏及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全球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复苏势头有所减弱,除农产品、黄金涨价外,主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盘整走低。物件变动的逻辑关系从我国情况来看,国家宏观调控与外部需求不振的双重压力引致经济增速回落,PPI增速与经济增速均呈同向回落之势;但上游农  相似文献   

5.
一季度经济增速出现快速回落,物价涨幅得到有效控制。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四个方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的风险,欧债危机忧虑再度升温导致的外需降低风险,企业经营困难加剧的风险,物价走势下半年反弹的风险。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依然面临着发展方式转变进展缓慢、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估计全年经济运行整体将较为平稳,不存在V形反转或"硬着陆"风险。  相似文献   

6.
与全球经济类似,近来中国经济也出现增速持续减缓走势.受四万亿超常刺激措施作用,中国GDP同比增长率2010年1季度达到11.9%峰值,此后总体上呈现回调趋势.2010年4季度GDP增速从3季度9.6%回升到9.8%,此后7个季度持续下降.2012年前3个季度经济增速持续走低,分别为8.1%,7.6%和7.4%. 中国经济为何减速? 外部经济环境影响无疑是重要原因.主要发达经济体作为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其经济减速会抑制中国出口需求.虽然中国企业在开拓出口市场多元化方面多方努力并取得成效,外部经济减速仍会通过外需环节拖累中国经济增长.不过分析大国经济表现特点,更应从内在因素方面分析根源.从国内看中国经济增速减缓至少有三个层面背景根源.  相似文献   

7.
二季度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挑战 1.经济增速过快下滑的风险 一季度同比增速比去年4季度回落0.9个百分点,环比增速也从1.9%回落至1.8%,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较快,引发投资增速较快回落.尽管在发展方式转型的大背景下,经济增速的下滑也是宏观调控的成果.但当前需要警惕经济增速继续惯性下滑、过快下滑,因为这会衍生出许多的问题,如就业压力加大,财政收入减少,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压力大、土地性收入减少、平台融资能力大幅下降,银行不良资产增加、盈利减少,企业盈利降低,房地产投资、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及销量增速的大幅下滑,等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生产的两部门开放经济DSGE模型,同时在模型中引入了带有金融摩擦的银行部门。目的是考察国际经济危机是如何通过影响一个国家的贸易部门的出口需求,进而造成该国银行净资产的损失,并最终加速传导给该国非贸易部门的。模型中银行部门同时为贸易商品和非贸易商品生产部门提供贷款,从而为危机的传导起到了桥梁作用。本文以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作为目标对模型进行参数校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存在金融摩擦时,来自贸易部门的出口需求冲击能够更加显著地传导国内经济的非贸易部门;而政府合理的信贷政策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危机的传导。最后本文对出口冲击下金融摩擦和政府信贷政策进行了福利分析。  相似文献   

9.
霍建国 《经济》2012,(4):57-59
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暴露了发达经济体存在的制度隐患和深层次经济矛盾.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世界经济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将处于低速增长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为4.1%,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率仅1.9%,中国传统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日本将分别增长1.8%、1.1%和2.3%.虽然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增速将达到6.1%左右,但高通胀等因素使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压力也明显加大.未来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增速仍有可能出现回落和反复.因此,2012年以及未来2~3年,中国的对外贸易将面临艰难的发展环境,保增长将会成为主要的调控目标.从对策措施看,我们既要采取有力措施,巩固和稳定欧美市场;又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拓力度.同时,积极调整国内政策,力争落实好下列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0.
周经  戴翔  刘梦 《财经研究》2018,(5):83-96
当前,全球贸易增速出现了大幅下降,这难以简单地从危机冲击及其后续影响层面进行解读.实际上,贸易的基础是分工,看待当前全球贸易失速现象理应深入到国际分工层面.鉴于此,文章构建理论模型以刻画上述现象及其成因,研究发现:(1)全球价值链分工演进的阶段性变化对贸易增速具有深刻影响,当分工深化到一定程度后,贸易规模扩大的"基数效应"和分工深化的"边际效应"会导致贸易增速下降;(2)对单个国家来说,价值链攀升也会影响贸易增速.进一步地,利用跨国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表明:(1)在有效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全球价值链分工深化的程度对贸易增速呈倒"U"形的非线性影响;(2)价值链攀升对单个经济体的贸易增速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由此可知,在当前全球经济处于深度调整的特殊时期,价值链分工深化趋势减缓乃至"停滞",是导致当前全球贸易失速的根本原因之一;而中国的外贸失速除了受到上述因素影响外,还与自身的价值链升级有关.因此,面临全球贸易增速下降的压力,中国外贸发展亟待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稳定"全球贸易增长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鑫 《生产力研究》2012,(7):127-128,132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外需拉动经济增长乏力。"十二.五"规划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经济工作着力点。近年来内需外需结构失衡问题凸显。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协调内需外需关系是实现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稳定外需基础上扩大内需,不仅不会助长通膨,反而会缓解"抑通胀"、"保增长"的两难局面。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暴露了发达经济体存在的制度隐患和深层次经济矛盾。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世界经济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将处于低速增长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为4.1%,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率仅1.9%,中国传统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日本将分别增长1.8%、1.1%和2.3%。虽然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增速将达到6.1%左右,但高通胀等因素使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压力也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13.
全球经济自2003年全面复苏后表现得十分活跃,实际增长率连续四年超过4%,预计2007年的增速将快于先前的预期,增长率将达到5.2%.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强劲扩张,国际市场需求旺盛,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世界贸易增速比世界经济增速更快、更强劲.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世界服务贸易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是经济危机,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和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国,占据我国出口将近20%,因此此次危机是导致我国出口增速下降的重要原因.因此国内居民消费需求是是我国经济走出经济危机困境,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增长的根本落脚点.本为将从税收视角提出刺激居民消费需求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全球贸易处于近30年来的低谷期.2016年全球贸易增速将为2.8%,是全球贸易增速低于3%的连续第五年,上一次贸易持续低迷期还是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和能源危机期间,广东省乃至全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复杂严峻形势,广东紧紧抓住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合作的机遇,出台了一系列进一步支持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进出口呈现回稳向好的势头,但贸易摩擦形势仍然严峻.分析判断贸易形势,积极应对贸易摩擦,有效化解保护主义的影响,对促进外贸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更加稳固,企业效益回升,市场预期改善,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物价温和可控,就业形势良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需明显回暖、企业补库存、双创活跃以及房地产市场依然火热等因素推动经济增长形势好于预期.展望下半年,支撑经济企稳向好的有利因素仍然较多,世界经济温和增长推动外需向好,新产业、新业态、新服务模式发展为经济增长增添新活力,重大改革措施落地增强经济发展韧性.但降成本和去杠杆任务艰巨、民营投资乏力、流动性趋紧、补库存趋于结束、财政收支压力加大等因素将制约经济增长.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将呈现出“前高后稳”态势,全年经济增速有望保持在6.8%左右,完全可以实现全年预期增长目标.建议继续保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金融监管,积极化解风险;坚定不移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夯实稳中有进的经济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7.
郭卫东 《经济师》2015,(4):76-78
新常态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经济运行的主要趋势。山西作为全国能源重化工经济占主导的省份,投资始终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一环,但是由于外需的全面下滑,山西经济运行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从现阶段来看,山西要在新常态中实现转型发展,仍然要实行投资拉动,但要调整投资结构、投资方向、投资政策,以便全面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需求和供给两侧分析了此次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在需求侧,基于理论分析和非典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特征,经济总需求会随着此次疫情的结束而在短期内快速得到恢复。但此次疫情也会加大总需求和居民收入增速的下行压力。在供给侧,疫情不仅会降低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加剧劳动力供需结构矛盾,同时也大幅降低了我国的资本投资,在缺乏有效干预措施下,很可能加剧我国资本投资和经济总体增速的短期下滑趋势。而基于理论分析,相应供给冲击也将对我国长期产出带来增长压力。基于疫情对我国经济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影响分析,2020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需要实施改革力度更大、更为有效的财政和货币等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9.
赵春明  李震  李宏兵 《财经研究》2021,47(1):135-152
文章利用2010-2015年中国海关数据库与2012年、2014年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构建了城市出口增速放缓指标及基于全球总体贸易需求下降的"Bartik工具变量",从多维视角有效识别了中国出口增速放缓对区域劳动力市场就业调整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出口增速放缓显著降低了当地15-64岁劳动力参与工作的概率,出口增长幅度每下降1000美元/人,当地劳动力就业概率则下降3.7%.出口增速放缓使得劳动力在不同部门与不同就业身份之间进行重新配置,制造业和雇员就业概率下降,而服务业和自雇身份就业概率则上升,从而产生就业调整效应.机制检验表明,出口增速放缓对当地可贸易部门的企业绩效造成负面冲击,继而以降低劳动力需求来推动就业调整;而非贸易部门的企业绩效则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这一冲击.另外,基于当地劳动力失业原因与求职表现的研究进一步为这一机制提供了间接证据.上述研究结论为我国有效化解贸易风险和深入推进就业优先的双重战略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0.
观点     
《新经济》2012,(16):8
商务部:外贸完成10%全年目标很困难"今年完成全年增速10%左右的目标确实很困难。"在商务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表态,2012年我国外贸形势严峻,其中外需不振成为主要因素。不过,在保持国际市场份额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外贸增长"可圈可点"。其中,我国同东盟的双边贸易近20年来年均增速达20%,连续第三年成为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