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寅福  江丽娟 《金卡工程》2010,14(3):226-227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体制的转轨,经济领域内出现了大量的经济纠纷,并呈现出复杂化和专业化的特点,传统的民事审判庭在处理经济纠纷时显露出了诸多弊端,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解决纠纷的需要。经济审判庭却可以有效弥补民事审判庭的不足,更加专业、合理、公平、公正地化解经济纠纷。因而,重建经济审判庭也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玉树地震发生后,银行业积极投身到灾后重建中,信贷投放总量创历史新高。本文分析了银行业支持灾后重建中存在的信贷风险,提出银行业支持灾后重建要协调好三种关系,把握好四个原则,做好四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玉树灾后居民住房安置工程进入了关键时期,灾区居民住房重建使信贷的需求面临新的问题。本文针对政策落实、规划与衔接、居民信贷需求的真实意愿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禾二 《科学投资》2008,(7):82-83
国家对四川地震灾区的灾后重建十分重视,灾区重建资金总数字将远远超过2000亿元。犹如证券市场一样,充沛的资金流是商机的前提,从这个角度说,震后的灾区将成为创业的一片乐土,未来2-3年,中国创业机会最富集的地方可能就在四川地震灾区。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资金筹集方式及制度的视角,对国际上半个多世纪来发生巨灾的部分国家及地区恢复重建经验进行比较,提出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尽快完善有关制度等政策建议,以期对5.12大地震灾后重建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银行业做好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金融服务工作需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重建家园非一日之功,金融机构将会面临灾民安置、网点安全和案件风险等越来越多的困难。本文分析了银行业提供灾后重建金融服务的重点及应注意的问题,阐述了提供灾后重建金融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最后提出建立长效保障机制以做好灾后重建金融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7.
新经济能大大节约资源,合理配置资源和开发新资源,突破传统经济的局限性,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新经济以传统经济为依托,与传统经济的融合需要较长的时间。经济调整过程中出现的反复不会逆转新经济的发展趋势。新经济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宏观环境中进行微观制度的重建。开放的中国只要加快改革和制度创新,就能跟上新经济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当前,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深入推进。根据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重建任务,此次震灾恢复重建资金总需求为l万亿元。我们相信,有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强大综合国力保障,中央政府和灾区各级地方政府多渠道筹措恢复重建资金并引导市场资金投入,完全能够满足灾后重建的资金需求。  相似文献   

9.
面对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刻骨铭心的不仅是抗震救灾创造的奇迹,还有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突出民生优先,如期实现了中央“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灾区振兴步伐加快,发展后劲增强。在如火如蔡的重建过程中,税收的作用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10.
郭继庄 《青海金融》2010,(11):11-14
在灾后重建中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作用,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本文结合建行青海省分行的做法,对银行业支持灾区重建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美国财政创新与重建对我国财政政策选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分析了克林顿政府的财政创新与重建路径和实践结果,从中得出对我国财政政策选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玉树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建设项目运行方式、投放主体对象等情况,在充分考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信贷支持模式设想。  相似文献   

13.
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市场格局与规则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钊 《中国金融》2006,(3):49-50
2005年4月29日,股权分置这一多年来困扰我国资本市场的历史难题开始付诸解决,同时也有力推动了解决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性问题,这是资本市场建立15年来的一件大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在1月7日举办的以“冲突与超越——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中国资本市场”为主题的“第十届资本市场论坛”上,  相似文献   

14.
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幸福之花处处开遍,这是生命的源泉,在没有心的沙漠,在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  相似文献   

15.
汶川大地震已过去月余,人们对灾区的关注也逐渐从抗震救灾转向灾后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金融家》2011,(4):48-49
"5·12"汶川特大地震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三年,灾后恢复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已基本实现,这一伟大实践在新中国发展史上将添加浓墨重彩的一笔,铸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一段奇迹。然而,我们不能忘记,恢复重建奇迹背后强大的金融支撑。金融业鼎力支持遭受重创的四川、陕西、甘肃、云南灾区迅速重建,灾后恢复重建贷款像救命的“血液”,“输入”各个灾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家需要扶持的重点企业、灾区支柱产业以及受损公共设施建设项目中,助灾区人民重拾生活的信心,为社会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社会责任答卷。  相似文献   

17.
“5.12”汶川地震发生迄今将近一年。金融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撑行业,在巨灾之后的恢复重建之中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四川重灾区绵阳,灾后重建工作虽已陆续展开。但那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仍在广为传扬,其间浸透大爱大勇的救灾精神依然感动着、激励着人们。这爱,深沉而持久;这勇,坚韧而刚强。我们没有理由忘却那些英雄,我们坚信他们的牺牲,他们的奉献,他们的执著,必将托起灾区明天的太阳!  相似文献   

19.
大灾之后,每一项社保政策、措施,都应该体现出社保的关爱情怀。在灾后重建的征途上,社保人要让历经地震磨难的人们能够感受到特别的爱。  相似文献   

20.
高权 《山西财税》2006,(11):45-46
经济一体化又称贸易集团化,它最早发源于二战以后实行经济重建的西欧。其背景是西欧国家由于国土狭小,加之战争的破坏,战后很难在经济上与美国相抗争,因此,法、德、意,比,荷、卢等6个欧洲国家组成贸易集团,试图依靠集体的力量来提高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之前,在中南美洲、亚洲和非洲国家成立的一些经济一体化组织也都具有类似的目的,它们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实行经济联盟,提高其经济地位的有效手段。因此,传统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大多在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政治制度与文化传统相似、地理位置邻近的国家和地区间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