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财政部4月26日发布通知,明确了营改增后契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问题。一、计征契税的成交价格不含增值税。二、房产出租的,计征房产税的租金收入不含增值税。三、土地增值税纳税人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为不含增值税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等规定的土地增值税扣除项目涉及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允许在销项税额中计算抵扣  相似文献   

2.
《会计师》2016,(22)
<正>为进一步做好营改增后土地增值税征收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改增后契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问题的通知》(财税[2016]43号)等规定,现就土地增值税若干征管问题明确如下:  相似文献   

3.
要闻     
《中国财政》2012,(1):4-5
供热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继续执行2011年12月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通知称,继续执行"三北"地区供热企业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保障居民供热采暖。自2011年供暖期至2015年12月31日,对向居民个人供热而取得采暖费收入的供热企业继续免征增值税;自2011年7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供热企业为居民个人供热所使用的厂房及土地继续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相似文献   

4.
刘俊辉 《会计师》2012,(14):26-28
<正>土地增值税是指国家向通过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以及地上建筑物和附着物获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赋。房地产企业需要缴纳的税赋包括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以及土地增值税等,其中土地增值税是对房地产企业收益影响最大的税种。在实际情况中,土地增值税的计算很复杂,加之房地产开发的周期较长,累进税率的运用也存在问题,国家征收土地增值税的成本很高。《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规定无法确定成本或者其他原因不能计算土地增值税的企业,可以采取预征增值税的方式。这一规定也被大部分企业所采用,直至2007年国税局颁布了《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体制上扭转了土地增值税"预征"的局面,正式向房地产企业征收土地增值税,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对房地产开发企业依然  相似文献   

5.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房地产开发企业所涉及到的税种也越来越多,包括: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耕地占用税、印花税、房产税、契税和营业税等,其中房地产土地增值税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所涉及的所有税种中最重要的一种。因此,为了使房地产开发企业获得最大的税后经济效益,房地产开发企业有必要对土地增值税的纳税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筹划并做好税收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6.
浅探房地产企w勺纳税筹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地产业涉及的税种有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契税,以及个人所得税等,税种较多,但考虑到纳税筹划成本与效益的因素,以及房地产行业目前所涉税种,筹划主要集中在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三个税种。  相似文献   

7.
《税收征纳》2012,(2):45-46
为保障居民供热采暖,经国务院批准,现将“三北”地区供热企业(以下称供热企业)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吴娟 《财会学习》2014,(8):36-37
供热企业为居民供热所使用的厂房是否需要缴纳房产税?在线专家: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执行供热企业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18号)规定,2011年7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对向居民供热而收取采暖费的供热企业,为居民供热所使用的厂房及土地继续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既向居民供热,又向单位供热或者兼营其他生产经营活动的供热企业,按其向居民供热而取得的采暖费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本通知所述供热企业,是指热力产品生产企业和热力产品经营企业。热力产品生产企业包括专业供热企业、兼营供热企业和自供热单位。  相似文献   

9.
房价上涨与“土地财政”再梳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我国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和土地出让金等渠道筹集的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根据财政部统计,仅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一项就达到了13965亿元,在某些地区巳相当于一般预算内收入的40%,成为地方政府自主使用财力的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0.
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应交税金"科目的解释是:"本科目核算企业应交纳的各种税金,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个人所得税等.企业交纳的印花税、耕地占用税以及其他不需要预计应交数的税金,不在本科目核算."  相似文献   

11.
一、新准则对“应交税费”科目的规定及主要税种的账务处理 根据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使用“应交税费”科目核算按照税法规定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  相似文献   

12.
姬莹钰 《财会学习》2014,(12):46-49
正一、我国房地产税制结构及现状分析(一)我国房地产税制体系构成我国税制中与房地产直接相关的税种有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耕地占用税、营业税间接相关的有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进一步又可按是在流转环节还是保有环节进行划分,具体分类如表1所示。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包含多个税种的房地产税制体系。其中,保有环节征收的税种有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  相似文献   

13.
税收     
《财会学习》2013,(7):4
2003年全国税收调查工作启动2013年全国税收调查工作近日启动。调查对象包括抽样调查企业、重点调查企业和企业集团3个部分。基于实际工作需要,今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适当调整了调查指标和体系:删除了房产税、车船税、土地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部分指标,优化了信息表相关指标,增加了"营改增"相关指标,完善了房产税等地方税指标、其他税费指标及企业所得税指标,并补充了部分外购指标。为便于数据的分析应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要求各地将本地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增值税行业和营业税行业的全  相似文献   

14.
《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交税金”科目是核算企业应纳的各种税金,如:增值税、营业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所得税、资源税等。增值税“应交税金”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的是企业尚未交纳的增值税.期末借方余额.反映的是企业多交或尚未抵扣的增值税.本文介绍的案例是企业利用“应交税金”科目借方余额.掩盖偷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lt;企业会计制度&gt;中,关于“应交税金“科目的解释是:“本科目核算企业应交纳的各种税金,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个人所得税等.企业交纳的印花税、耕地占用税以及其他不需要预计应交数的税金,不在本科目核算.“……  相似文献   

16.
张学斌 《涉外税务》1999,(10):64-66
物业管理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也必然是纳税人,有纳税义务,需要交纳各种税金.根据目前有关税收法规规定,与物业管理企业有关的税种有: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在这些税种中大家对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征收问题争议较大,而对其他税种则较认同.  相似文献   

17.
一、契税征管在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 房地产税收涉及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税种.虽然各税种的纳税人、计税依据等税制要素不尽相同,但房产税诸多税种的纳税依据在契税申报表中都有反映.如果对各税实施一体化管理,并以契税征管为抓手,严格执行"先税后证"的有关规定,以证控税,可以有效堵塞漏洞.  相似文献   

18.
2010年的房地产市场迷雾笼罩,调控政策贯穿始末,观望之中仍抢购不断。盘点该年房地产市场的关键词:国十条、国五条、二套房、房产税、零成交、土地增值税预交率、限购令、保障房、闲置土地等,这些字眼一直让人们充满期待与遐想,所带来的效果却似乎一直差强人意。  相似文献   

19.
正1994年分税制改革在确立中央和地方财权与事权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当前的分税制结构。按照现行分税制的安排,地方税收收入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共享税部分,包括个人所得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二是纯粹地方税部分,包括契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和烟叶税。地方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要依靠共享税,尤其随着"营改增"的推进,重新培育地方主体税种,构建新的地方税体系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试论城乡通开的统一税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城乡割裂的税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弊端,如使增值税链条中断、造成农民负担沉重、使分处城乡的纳税人税负不公以及对一些经营项目的漏征,等等。建议通过废除专门对农民征收的税种、对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的调整以及对城乡共同开征社会保障税等具体办法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