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我国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基于资本结构的中介效应,研究了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对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两权分离度越高,现金持有价值越低;资本结构在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影响现金持有价值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本研究旨在揭示:资本结构是终极控制人实现资金侵占行为的工具;并且当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度较大时,外部投资者将会对公司持有的现金资产给予较低的价值评估。以上发现丰富了两权分离及现金持有等相关领域的文献,拓展了终极控股股东资金侵占行为研究思路,对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价值效应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5 ~ 2011年的39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终极股东两权分离度及现金持有价值的关系.研究发现,当终极股东为国有企业时,提高两权分离度会显著降低持有现金的价值效应;而提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会显著增加持有现金的价值效应.进一步检验提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是否会抑制终极股东两权分离度对于现金持有价值的侵害.研究发现,当终极股东为国有企业时,提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会抑制两权分离度对于现金持有价值的侵害,增加持有现金的价值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控股股东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政策的影响.作者基于2002-2004年765家上市公司的1774个公司年样本,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对控股股东特征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高额现金持有倾向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存在控股股东的样本持有更多的现金,并具有更强的高额持有倾向;国家控股的样本持有较少现金,并具有较低的高额持有倾向;集团控股样本的现金持有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但高额持有倾向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股权质押作为控股股东一种主要的融资方式,必然会对企业现金资源的利用产生重要影响.以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现金持有价值的视角探讨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经济后果,并考察了治理环境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显著降低了现金持有水平和现金持有价值,即投资者对发生股权质押行为的企业的现金持有给予了较低的定价;治理环境的改善能够缓解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现金持有价值的负面影响,上述结论经过稳健性测试依然成立.研究结论为探讨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同时也为相关部门规范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现金持有水平、内部控制与企业并购决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8—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两个假设:(1)高现金持有水平的企业更倾向于进行并购,并且这种关系与持有现金的动机无关,但是相对于预防动机而言,代理动机下的并购绩效更差;(2)高质量内部控制抑制了基于代理动机现金持有企业的并购决策,但是对于基于预防动机现金持有企业的并购决策无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质量内部控制是通过缓解公司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冲突而抑制代理动机下持有现金引发的并购行为。本文不仅提供了现金持有与企业并购行为的关系证据,而且揭开了内部控制如何抑制现金持有对企业并购决策影响的机理与路径,从而为改进企业现金持有动机与提升并购决策质量提供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4—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系统检验了官员更替带来的政治环境冲击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及价值的影响,以及多元化经营模式能否抵御官员更替对现金持有水平及价值的冲击。研究表明:官员更替能提升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多元化经营能抵御官员更替对现金持有水平的冲击。基于现金持有价值进一步检验发现,官员更替会降低现金持有价值,削弱多元化企业现金持有溢价效应。文章扩展了外部政治环境对企业内部财务政策影响的研究,并为企业管理层面临政治环境不确定下如何进行现金持有决策、优化资金使用效率、提升企业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与股权融资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4~2006年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终极控股股东性质,考察了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现金流权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两权分离程度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正相关,而且这种正相关性在高自由现金流与低成长公司中更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两权分离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还与终极控股股东性质有关,与国有控股公司相比,两权分离程度与股权融资成本的正相关关系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更显著,而在国有控股公司中,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两权分离程度与股权融资成本正相关性显著高于中央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泛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泛农业上市公司中,董事会规模与现金持有量正相关,董事会规模越大,董事会的功能越不能有效发挥,董事会规模对管理层的监督效应越不明显;独立董事比例与现金持有水平负相关,说明独立董事难以有效遏制管理层采取非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行为,验证了独立董事存在治理软约束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视角分析现金股利分配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并探讨这种影响在控股股东特征不同的公司中所呈现出的差异。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后2006—201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公司支付现金股利能够显著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并且这一效果在控股股东为非国有股东以及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的公司中表现得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现金股利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缓解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从而使得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下降。  相似文献   

10.
采用2007-2014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并购战略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并进一步基于融资约束与代理冲突两个维度,考察企业集团经营对上述两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企业会因并购战略持有更多现金,相对于独立企业,集团控制负向调节企业并购战略与现金持有水平之间的关系,且这种负向调节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突出,表明集团经营有助于缓解成员企业的融资约束;(2)集团代理冲突问题会影响集团控制缓解成员企业融资约束功能的发挥,在第二类代理冲突较小的企业中,集团控制对企业并购战略与现金持有水平关系的负向调节效应更强,且企业大股东持股比率越高,集团控制的这种效应越明显。研究揭示了集团控制对并购与企业现金持有关系影响的机理与路径,并从代理冲突与缓解融资约束相互作用的视角提供了影响公司并购决策的新证据,从而为改进公司治理与提升现金持有决策质量提供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企业经济》2016,(11):94-100
以我国沪深两市2008-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现金持有及其价值的影响与作用机理。结果发现,管理者低程度的自信会促使企业持有更多现金并提高现金持有价值,但随着自信程度的提高,现金持有水平会下降且会降低现金持有价值,这一研究结论与理性经济人假设下的自由现金流理论相悖。研究还发现,投资效率在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现金持有价值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并通过投资不足路径影响现金持有价值。因此,公司现金持有决策应考虑管理者心理特征,提升企业现金持有的价值效应。  相似文献   

12.
吴海鹏 《会计之友》2012,(36):97-100
文章对现金持有的理论进行回顾整理,将现金持有的影响因素分为财务影响因素、公司治理影响因素等几类,选取606家上市公司的横截面数据,运用多元回归统计方法检验分析各因素对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量仍高于国外水平;现金替代物、增长机会、财务杠杆和现金流量与公司现金持有量显著正相关;没有证据显示企业规模、企业年龄、股利支付、股权集中度及股东保护程度是影响现金持有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终极控制权与超额现金持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主要研究终极控制权与超额现金持有之间的关系,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得出以下结论:民营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的偏离程度与超额现金持有水平显著正相关,而国有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的偏离程度与超额现金持有水平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对于能够绝对控制董事会的终极控制人而言.其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的偏离程度与超额现金持有水平之间显著正相关;相比CV,CB是一个更好的终极控制权的代理变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集团多元化和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这两个表征企业集团化经营行为的关键变量,研究集团化经营对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集团化经营的公司现金持有量更低,集团多元化程度和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越高的企业集团现金持有水平更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增强集团化经营公司与现金持有量的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5~2008年度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政府控制视角对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与资本投资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检验结果发现:与非政府控制上市公司相比,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较低。进一步检验表明,现金持有水平与投资不足显著负相关,与过度投资正相关但不显著,而且现金持有水平与资本投资行为的关系受上市公司政府控制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融资约束理论,以2010—2012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描述性统计及回归分析,研究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显著影响现金持有水平,现金持有水平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并且融资约束公司的现金持有价值高于非融资约束公司。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2005—2008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现金持有对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考查了投资者保护对控股股东滥用和侵占公司现金资产行为的约束作用。研究发现:1.现金持有与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均显著正相关,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有通过过度投资和现金资产侵占两种方式来获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动机。2.投资者保护可以缓解因控股股东对现金资产的侵占而形成的投资不足,但对控股股东滥用现金资产的而形成的过度投资并没有显著的约束作用,这为理解现金持有的经济后果和投资者保护的作用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本文实证研究了不确定性因素对企业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企业面临的宏观、行业及个体的不确定性程度越高时,其现金持有价值也更高,并且这种正向关联在公司治理水平较高的样本组和公司治理水平较低的样本组同时存在.研究还发现,在金融危机期间,企业保守型的高额现金持有政策有助于减缓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冲击,并且这种缓冲效应在不确定性程度较高的行业和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因素是金融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已有研究多在代理框架下探究公司内外部治理因素对企业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立足于A股市场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公司融资约束问题严重及股权高度集中的现实背景,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A股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价值及投资者情绪与公司不确定性对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现金持有价值显著为正,这在高不确定性公司中更明显;同投资者情绪高涨期相比,投资者情绪低落期的正向现金持有价值更高;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期,高不确定性公司的正向现金持有价值较高,且与低不确定性公司的现金持有价值差异更大;在投资者情绪低落期,高、低不确定性公司的正向现金持有价值均较高但二者之间的差异较小。本研究发现了影响现金持有价值的新因素,提供了投资者情绪因素具有资产定价效应的新证据,对企业现金持有决策、市值管理决策、监管部门的投资者教育及行为金融研究均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双重代理问题与公司现金持有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Keynes提出现金需求的三大动机以来,西方财务经济学者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了现金持有的权衡理论。20世纪90年代末,受Myers等的优序融资理论、Jensen的自由现金流假说和La Porta等公司财务的影响,西方财务经济学者开始关注信息不对称、法律和制度等因素对公司现金持有决策的影响,并发展了公司现金持有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代理成本理论。本文基于现代公司双重代理问题,分析了股东与管理者、小股东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对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