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杠杆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平稳有序地去杠杆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在2016年前后的经济数据,刻画了去杠杆进程中我国宏观经济存在的“扩张—收缩”波动特征。基于此现实,本文在金融加速器理论基础上构建金融经济周期模型,尝试利用违约成本的变化引入金融冲击,从未预期和预期冲击两个视角理解去杠杆背景下中国的宏观经济波动。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去杠杆过程前后信贷、杠杆率以及信用利差等重要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不仅源自未预期违约成本的变化。违约成本预期的变化同样也可以很好地解释近年来我国重要宏观经济变量的“扩张—收缩”波动特征,为理解我国去杠杆进程中的宏观经济波动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基于本文结果,政府实施去杠杆政策时不仅应充分考虑违约成本的实际变动,还应重视金融机构的预期因素。  相似文献   

2.
袁歌骋  潘敏 《财贸经济》2021,42(2):86-102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家庭部门杠杆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基于1975-2018年103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本文对比分析了家庭部门杠杆水平和杠杆增速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家庭部门杠杆增速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机制,并进一步考察了城市化和老龄化对家庭部门杠杆增速与经济增长之间关联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部门杠杆增速对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抑制效应,而家庭部门杠杆水平对经济增长不存在明显的影响;家庭部门杠杆增速主要通过影响经济体生产率增长和家庭消费增长作用于经济增长;经济体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有助于抑制家庭部门杠杆增速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则会放大家庭部门杠杆增速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在判断家庭部门杠杆变动的经济效应时,更应关注家庭部门杠杆变动速度,尽可能通过可控的手段稳定家庭部门杠杆变动,避免家庭部门过快加杠杆.同时,应关注发展进程中城市化、老龄化等经济结构变动对家庭杠杆增速与经济增长之间关联的调节作用,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手段,避免"一刀切"的政策误区.  相似文献   

3.
实验结果表明:金融杠杆和经济增长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随着金融杠杆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会先升高后降低,去杠杆化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效应,去杠杆化进程增加,金融危机的概率也随之增加,金融杠杆的波动会与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呈现负相关的关系,金融杠杆的波动程度越大,越会危害经济增长,同时也会危害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宏观经济可能面临"保经济"和"去杠杆"两个基本问题,应加强金融杠杆的宏观管理,同时也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去杠杆化"的措施,尽可能避免经济衰退和金融不稳定的情况,努力实现经济杠杆波动、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三者之间的平衡。本文通过对金融杠杆、杠杆拨动和经济增长三者的关系,以及金融杠杆的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4.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实施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计划,使得社会整体负债率迅速增加。同时,随着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实体部门的负债率也呈现出上升趋势。经济周期与金融机构的资产扩张同时变化往往会形成一种相互叠加、易产生资产价格泡沫的正反馈调节机制,容易增加潜在的系统性风险。要想解决高杠杆率的宏观调控问题,就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即实施金融去杠杆。文章以证券市场中的股票市场为例,从实行去杠杆化政策以来的股价平均波动程度、股票市盈率、A股市场股权质押情况等方面,探讨金融去杠杆化对证券市场产生的影响,寻求对未来经济政策的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杠杆率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主要风险因素,合适的杠杆率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而且还能优化资源利用,同时还能维持经济的增长和金融的稳定。本文基于前人关于杠杆率与经济增长及金融稳定的理论研究,通过金融杠杆率与经济增长的皮尔逊相关性研究、主成分分析来说明过高的金融杠杆率不仅会导致经济的下滑,而且还会引起金融的动荡。最后,笔者基于此研究提出有效金融去杠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非金融企业和家庭部门的宏观杠杆率迅速上升,2015年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去杠杆”后,我国宏观杠杆率逐渐得到抑制并进入“稳杠杆”阶段。虽然我国非金融企业和家庭部门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但总体债务水平依然居高不下,显著高于其他新兴经济体国家。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建议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完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建设和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来改善金融资源错配,优化居民消费结构并坚持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中国经济增速下行以及杠杆率居高不下的现实背景,从地区层面考察杠杆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在理论上,本文在厘清金融杠杆率经济增长效应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经济发展长期以来的结构性失衡损害了杠杆本应具有的积极作用.在实证上,本文借鉴广义杠杆率的思路,构建城市层面的杠杆率指标,采用2003-2017年地级市的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了验证.城市杠杆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地区实际GDP增长率平均降低约0.015个百分点.机制研究表明,负面影响主要源于城市杠杆率的加大降低了物质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而且在深层次上与工业盈利能力的下降、金融投资的增加有关.调节机制研究表明,国有经济和僵尸企业比重等表征的经济结构失衡是加大杠杆率对经济增长不利影响的重要因素,创业创新、对外开放等改革举措可以减弱杠杆率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理解中国经济增长与转型的内在动力机制,为化解债务风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为了防控金融风险,“降杠杆”的呼声此起彼伏.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当局一度陷入“稳增长”与“降杠杆”的两难境地,并总体上实施了“名松实紧”的货币政策.然而,随着货币增长率放缓,中国经济杠杆率却越降越高,堪称“杠杆率悖论”.本文试图利用修正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来分析中国货币供应量和杠杆率之间的关系,厘清中国杠杆率悖论背后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降低货币供应量会带来投资和消费增长的下滑,进而带来产出更大幅度下降,最后反而会提高经济杠杆率.具体地,在货币增速受到负向冲击下,货币供应量每下降0.08个百分点,将带动投资和产出分别下降0.38个和0.18个百分点,使得杠杆率上升0.09个百分点.在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的情况下,这一影响机制还会得到进一步加强,货币供应量比基准每下降0.08个百分点,将带动投资和产出分别下降0.59个和0.25个百分点,使得杠杆率上升0.14个百分点.因此,货币政策“稳增长”和“降杠杆”并非两难选择,而是具有一致性,简单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来降杠杆的做法很可能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不确定性不断提高、汇率波动区间持续走阔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地区)政府的平均杠杆率也在逐年上升。债务问题又重新走进人们视野,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基于158个国家和地区1980—2020年的年度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验证汇率波动对政府杠杆率的影响效果,并通过在一般政府债务分析框架中引入偏移的非抛补利率平价条件给予解释。实证结果表明:汇率波动与政府杠杆率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系。该结论在更换指标、分样本回归以及引入工具变量后依然保持稳健。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金融发展水平对汇率波动影响政府杠杆率具有负向的调节效应,资本管制则存在门限效应。本研究为我国稳增长、稳杠杆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杠杆问题作为宏观金融脆弱性的总根源,对国家经济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2013~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去杠杆效果进行检验,并进一步探讨其实现路径以及经济后果.研究发现,自进入强制去杠杆阶段以来,企业去杠杆工作初具成效;国有企业去杠杆效果受政策压力影响显著,而非国有企业则受实施能力影响显著.企业通过偿还负债、调整合并报表范围的方式降低杠杆率,在非国有企业中还发现了增发股票、减少股利支付的方式.同时,去杠杆政策短期内降低了企业价值,造成投资不足问题.研究表明,去杠杆政策实施效果良好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警惕去杠杆带来的"次生风险",平衡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逐渐向稳杠杆过度.  相似文献   

11.
<正>党中央、国务院对降低企业杠杆率高度重视,将其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之一"去杠杆"的重中之重。近期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推动经济去杠杆"、"要把国有企业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坚定不移通过综合措施手段推动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完善政策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之一,在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决策部署后,各有关部门立即行动,  相似文献   

12.
深入研究杠杆率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影响,有助于我国更好地构建杠杆率监管框架和调控房地产市场价格。本文选择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杠杆率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影响作用和传导机制,并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居民部门和房地产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对房地产市场价格均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在杠杆率影响房地产市场价格的过程中,市场价格预期起中介作用;购房杠杆在杠杆率影响房价过程中起单一门限调节作用。因此,要稳房价、稳预期,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科学合理及有效地监管房地产市场中各企业的杠杆率,控制居民杠杆率;因城施策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推动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金融科技有助于企业结构性去杠杆,对于金融资源优化配置、重塑市场融资体系,降低宏观金融风险,提升企业经营绩效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金融科技-去杠杆”之间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发展能显著降低企业杠杆率,且在不同的金融科技发展阶段作用效果存在差异,进一步对结构性特征进行检验,发现高盈利性企业的杠杆率下降程度更加明显。从作用机制看,金融科技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降低了企业杠杆率;从影响效应看,金融科技对于短期杠杆和国有企业杠杆的降低作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正>一国经济的总杠杆率是指该国各部门的总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包括政府债务、非金融企业、居民和家庭债务、金融企业四个部门的债务总额。本文把总杠杆率分解为四个部门的杠杆率,分别指各部门总债务与GDP的比值。由于各国的产业结构、金融政策、居民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不仅各国的总杠杆率各不相同,各部门的杠杆率同样存在很大差异。与其他国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我国金融杠杆率不断提升,政府、企业和个人债务规模都增长迅速,债务负担日益加重。然而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国内经济面临转型升级,国际经济环境也正经历着各种错综复杂的变化。在这种宏观经济的大背景下,高杠杆率无疑增加了爆发金融危机的风险。因此,金融去杠杆势在必行。金融去杠杆是保障经济金融稳定的重要手段,是促进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其本身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6.
张兴亮 《财经论丛》2023,(10):69-80
在百年未有大变局之急需提振经济的情况下,一刀切的去杠杆政策可能对经济有所“误伤”,在实践中一直应用却被理论研究忽略的高管递延薪酬制度能否成为国企杠杆率的精准治理机制值得研究。以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发现,高管递延薪酬显著降低了国企杠杆率,有直接治理效应;同时,其能与去杠杆政策协同,对国企杠杆率产生协同治理效应。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高管递延薪酬制度是国企杠杆率的有效治理机制,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潘敏  袁歌骋 《财贸经济》2018,(6):58-72,87
金融去杠杆会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而金融结构变迁和金融发展水平变化可能使金融去杠杆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联呈现出差异性.本文以全球97个国家和地区1980—2015年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金融去杠杆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金融结构变迁和金融发展水平变化对二者关联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去杠杆会抑制经济增长,同时加大经济波动;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直接金融的发展会弱化金融去杠杆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和对经济波动的放大效应;而金融结构的变迁和以金融中介为代表的间接金融的发展不会对金融去杠杆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联产生影响.这表明,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监管部门应采用可控的手段来稳步推进金融去杠杆进程,避免产生"处置风险的风险".与此同时,还应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平抑金融去杠杆对宏观经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去杠杆”、“强监管”和“防风险”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任务。本文选取2010-2018年季度数据构建微观审慎监管视角下的银行体系稳定性指数,分析检验我国宏观杠杆率、影子银行规模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时变影响机制。研究显示: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总体呈震荡向下趋势,由稳定阶段逐渐转向当前高度不稳定阶段。进一步地,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宏观杠杆率与影子银行规模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冲击响应具有时变特征和时滞效应。宏观杠杆率与影子银行规模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非线性动态关系,二者叠加会对银行体系产生不利冲击。中长期内,宏观杠杆率过快攀升会加重银行体系不稳定,杠杆率适度波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银行体系稳定;短中期内,影子银行的适当扩张给稳定银行体系产生积极影响,但过度膨胀会形成长期持久的负向冲击。鉴于此,现阶段我国应加强经济去杠杆、影子银行监管及银行风险防范多重政策目标之间的有效协同,以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不断走低.贸易条件的变化由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决定,而价格变动除受供给和需求变动支配外,还直接受汇率、关税水平的影响.此外,国家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经济周期及通货膨胀率、世界市场需求的变化及世界经济周期的波动、各种非关税壁垒等,也会影响贸易条件的变动.其中,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关税及汇率是影响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变动的主要因素.而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影响供求关系来影响贸易条件;产业结构、关税及汇率通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贸易条件.改善贸易条件必须从多方面入手,才能有效与长久.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逐渐进入宏观债务率追求稳定的时期,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增长和维系稳杠杆的平衡性已经成为宏观经济建设实践中政府调控工作的政策核心。结合我国宏观债务结构形态进行分析,基于结构形态特征能看出稳杠杆应将结构优化作为基础,因此需要制定结构性优化的策略,从宏观上促进去杠杆和稳增长的共赢。文章从我国宏观经济建设入手,把握宏观债务率变化的背景对稳杠杆的措施进行了系统的探究,旨在实现去杠杆和稳增长的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