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协同发展是京津冀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京津冀应在空间布局、发展模式和产业创新方面促进先进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的协同发展。实证研究表明,天津市先进制造业与北京市高端服务业的协同程度在总体上高于河北省,各地可根据不同产业的不同情况,采取价值链延伸协同发展模式、价值链嵌入协同发展模式和价值链重组协同发展模式,以北京市高端服务业带动京津冀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建立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平台,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2.
张秋杰 《中国流通经济》2016,(11):F0003-F0003
2016年10月28日,由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市商务委员会、京津冀三地贸促会等联合主办的京津冀物流文化协同发展论坛在京召开。来自商务部以及京津冀三地物流主管部门和贸促会的领导,三地物流研究领域知名专求学者,三地物流协会负责人以及物流、快递、电子商务、传统商业等相关行业代表参加会议,围绕京津冀物流协同发展与区域物流创新提升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河北省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总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和京津冀产业发展情况;其次对当前京津冀环境治理面对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提出河北省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系统作为一种正式被运用于定期考察与评价区域内组织或者个人工作绩效的考评制度,是对被考察对象的工作业绩与效率进行价值判断的有效途径。绩效评价是提高京津冀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评价结果对创新主体战略的制定与问题的改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京津翼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基本概念的界定,系统研究了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内涵、组成要素和运行结构。并从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协同投入与协同产出两部分的形成机理、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的内涵和基本组成研究了京津翼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经济圈合作是中国统筹区域发展战略之一.京津冀经济圈为破解经济圈发展难题,创新、整合和协调各方资源,促进该区域整体发展提供了可能并初见成效.本文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经验规律,结合京津冀的特殊地理区位和各自区域发展状况,探讨建立"环境同治,区域合作,政策互利,信息共享"的可持续协同发展的京津翼经济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万物智联时代,为更好地推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亟需统筹物联网产业顶层设计以确定三地功能定位,整合产业资源,实现协同发展,而这首先需要构建物联网产业协同评价指标体系,以更好地测度京津冀地区物联网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对京津冀地区物联网上市公司2010—2016年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北京、天津、河北物联网产业均处于低水平协同状态。其中,北京物联网产业规模总量与研发能力有序度较高,但感知制造与应用服务方面水平有待提高;天津应用服务发展得较好,感知制造与通信基础是今后提升的方向;河北需要全面提高感知制造、应用服务、规模总量及研发能力。京津冀区域物联网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波动上升,整体处于低水平协同。京冀、津冀协同系数波动幅度大,三地协同难度较大。鉴于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与配合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功效,为促进京津冀物联网产业有序发展,必须合理制定协同发展战略,通过弥补三地物联网产业发展不足、制定战略规划、建设产业基地及组建合作联盟等来实现共享式增长。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协同发展在总体思路上应该统一思想、融合为本、协同为基、行动为要。行动策略上要以区域协同制度创新为保障,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切入点,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一体化市场建设为主线,以产业合作为主攻方向,构建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产业为基础、社会参与的区域治理模式。在推进协同中,应坚持规划先行,统领全局,打造"双城记",带动区域发展,建立区域合作平台,构建区域协同长效机制,逐步推进区域协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特别是京津冀地方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怎样合理利用相关政策促进农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成为现阶段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农业企业品牌资产的构建关系到消费者对河北省农产品品牌资产的联想和评价,是农业企业社会责任价值创造的体现,是激发河北省农业企业长期稳定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同时也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合作发展的助推器。文章希望通过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农产品品牌资产评价与建设对策研究激发河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活力,同时探索出一条适合河北省农业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重大国家战略。然而,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不同步现象比较突出,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其协同发展的先天条件并不优越,只有包容性地推进京津冀三者中最弱的一方——河北的经济增长,才能更好地将部分京津产业转移到河北,消除三地在产业结构、生活水平、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巨大落差。也就是说,应通过政策扶持,一方面强化中央和京津两地对转移到河北产业的融资支持;一方面大力发展河北物流产业,增强其对京津两地产业的吸引力;一方面大力推进京津冀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推动产业跨区域布局,实现京津冀包容性增长,达到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目标,这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影响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因素除了三地的经济、社会、生态位势差外,政治空间关系的不平等也是重要因素。文章立足尺度政治视角,分析了京津冀三地尺度转换的历史进程,认为自从20世纪80年代京津冀开启区域协同发展以来,京津冀三地经历了三大阶段:尺度主体不断下推,利益节点减弱,京津冀协同发展动力不足;尺度转换不断发生,尺度渗透频现,京津协同步伐加快;尺度跳跃成功,京津冀区域协作发展进入深层推进期。文章提出大力塑造尺度主体利益共生点、构建新型的空间生产关系、积极推动尺度重组、建立新型的国家治理结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高等教育一体化既是贯彻落实国家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内生诉求.其先后经历了初步萌芽、自发合作、全面发展和快速推进、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等阶段,目前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存在着体制性和结构性障碍和矛盾,严重阻碍了高等教育优化资源配置、优质教育资源有效利用和区域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推动跨境电商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实现商流与物流有机融合,既是提升跨境电商产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而厘清跨境电商与现代物流之间的关系,评价两者协同发展水平,对于促进两者协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构建跨境电商与现代物流协同评价模型,对2008—2014年我国跨境电商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发现,跨境电商与现代物流各子系统有序度呈持续增长态势,但跨境电商与现代物流复合系统协同度并没有实现相应增长,一直在较低水平上下波动。这主要是因为,现代物流发展明显滞后于跨境电商,导致跨境电商与现代物流无法在系统结构与功能上形成有序耦合。因此,为更好地促进跨境电商与现代物流协同发展,既要激发各子系统功能,又要推动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主体协同合作与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3.
从2014年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到2016年5月《京津冀协同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出台,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我国国家战略。但京津冀土地集约利用的差异度十分明显,无论土地用途选择、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强度和土地利用结构等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与《规划》的目标差距甚远,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势必出现诸多问题。因此,对京津冀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的比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针对当前北京、天津、河北城市土地利用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京津冀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间的差异,为后续《规划》的实施和京津冀土地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全面展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之下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发展中采取如何措施,已经摆在了重要的研究日程上,借以依托河北文化发展推进河北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步伐。发展河北省文化产业应转变观念,依托资源优势、实施特色文化产业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实施科学文化产业意识,加强文化产业集群、加快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快速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在对港口物流、区域经济内涵及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作用机理进行梳理基础上,实践调研河北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并用SWOT方法分析其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得出其现存问题,提出适合河北港口物流发展策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性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区域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之一。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在立足各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对整体和个体进行科学定位。其中,明确河北省的角色定位,对提升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北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大受益者,要积极承担服务的角色,利用传统区位优势,积极对接京津产业,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区域产业整合升级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京津冀地区2014年~2021年统计数据,从经济总规模、经济增长率变异系数、产业升级和制造业结构变动三个维度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特征。研究发现:自2014年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以来,该区域经济向好发展,然而核心城市经济总量与北京的差距逐渐增大,“一中心匀增化”发展趋势明显;区域经济增长率变异系数呈下降趋势,区域一体化趋同性特征显现;从产业升级及制造业结构变动趋势看,京津冀区域产业趋向高级化。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协同发展: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增强区域发展动力、缩小地区差距、落实国家区域战略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但回顾京津冀近四十年的合作历程,可以发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区域一体化还处于从市场一体化向产业一体化迈进的阶段,区域空间结构呈现典型的"中心—外围"特征。区域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行政区经济和缺乏区际协调机制是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原因,应从明确区域功能定位、优化区域空间结构、推进功能区联动、构建区际协调机制四个方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物流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京津冀地区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基础和保障,而物流基础设施正是实现物流一体化的关键要素。考虑到京津冀物流设施一体化进程具有阶段性特点,是一个由"点"到"线",最终连接成"面"的过程,必须综合考虑各阶段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式,在兼顾可操作性的前提下,针对"点""线""面"三个阶段分别设计评价指标,测度其物流设施一体化发展水平。测度结果表明,京津冀物流一体化进程完成了近六成,属于中等发展水平,区域之间一体化发展程度高于区域内部及其与周边区域的一体化发展程度。而为了更好地推动京津冀物流设施一体化发展进程,需要缩短物流园区与交通枢纽的流转距离,提高物流园区衔接度;需要提升京津冀物流园区辐射能力,促进物流园区布局均衡化;需要引导京津冀港口群进行差异化运营,提升海运对接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