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2011年1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董事会讨论了扩大特别提款权(SDR)篮子货币标准和路径选择问题。本文通过回顾SDR的历史,研究SDR的篮子货币组成和定值两个关键指标,分析人民币加入SDR篮子货币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情景分析模型,测算未来2015~2055年间SDR的货币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IMF官方预测、中国经济发展乐观和悲观预测三种趋势下,未来人民币在SDR的权重将会逐年增加,与欧元和美元一起承担SDR货币篮子中国际货币的核心作用。同时,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的权重随着人民币加入SDR的时间点越晚而越高,等待时间越久,人民币加入SDR的事件本身将对SDR产生越大的冲击,此时人民币加入SDR是最佳窗口期。国际储备货币和国际债务的影响因素模型显示,一国对外贸易和GDP占比对国际债务占比影响较小,对储备货币占比影响较大,货币贬值和金融市场均会影响二者占比。  相似文献   

3.
陈文慧 《西部金融》2014,(11):78-81
本文运用VAR-MGARCH-BEKK模型,从报酬溢出和波动溢出的角度,对人民币与东盟国家货币汇率间动态关联性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相比二次汇改前,人民币与菲律宾比索、泰铢之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而对东盟其他国家货币汇率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二次汇改后人民币与大部分东盟国家货币汇率之间联动有明显增强。最后,本文尝试对人民币深化与东盟国家货币汇率合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推动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的区域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在复杂的国际经济背景下,“两岸四地”各执一币的格局加大了协同抵抗金融风险的难度。也成为“两岸四地”经贸深入合作和经济进一步融合发展的阻碍。通过以“两岸四地”货币合作的宏观经济基础为前提,从多边汇率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采用“货币锚”效应模型考察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态势及其与“港澳台”三地货币之间的联动关系,从而揭示港币、澳门币和新台币对人民币的锚定程度。实证结果显示,“两岸四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一致性日趋增强,港澳台三地货币在对“锚货币”选择中汇率中人民币权重越来越大,因此“两岸四地”构建人民币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金融服务贸易不但是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国内外要素流动和配置的重要渠道,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有效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然而现有文献缺乏对货币国际化与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之间关系的经验研究。本文认为,一国的货币国际化水平提高使本国货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认可度增强、使用范围和领域扩大,可以降低其金融服务贸易中货币兑换产生的显性交易成本和汇率波动带来的隐性交易成本,也有助于其国内金融业发展质量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进而扩大金融服务贸易的有效需求,并提升和优化金融服务贸易的供给质量和结构,从供需两端发力提高本国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只有当货币国际化水平持续显著提高时,其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促进效应才会显现,而金融业开放则会显著强化该效应。基于货币的三大职能构建货币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澳元、加元和瑞士法郎等8种货币的国际化水平,进而采用2013—2019年的面板数据检验货币国际化水平与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人民币国际化水平逐年上升,呈快速发展趋势,但仍落后于SDR货币篮子中的其他货币;样本国家(地区)货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对其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总体上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表现为纳入SDR货币篮子的货币国际化具有显著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促进效应,而未纳入SDR货币篮子的货币国际化未产生显著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促进效应;金融业FDI对货币国际化促进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具有调节作用,表现为金融业FDI流入规模的增加会显著增强货币国际化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促进效应。相比现有文献,本文进行了如下拓展和深化:一是从金融服务贸易的角度拓展了货币国际化的经济效应研究;二是以当前8种主要的国际货币为样本,实证分析货币国际化与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其货币异质性和金融业FDI的调节作用,为货币国际化促进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提供了经验证据。本文验证了货币国际化对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并充分发挥人民币国际化对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汇率日交易数据,通过构建VAR-GARCH-BEEK模型分阶段实证研究了人民币对东亚货币汇率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前、金融危机期间和二次汇改后三个时期,人民币与菲律宾比索、港币、新加坡元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最为显著;相比金融危机期间,二次汇改后人民币与东亚货币汇率波动溢出效应有明显增强.文章最后对人民币参与东亚汇率合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货币,美元在通过构建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函数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分析了EUA、CER和MY之间的联动效应,研究发现:美元对碳金融市场存在信息溢出效应,但碳金融市场对美元的影响很微弱,即它们的信息溢出效应是单向的.而碳金融市场的两大子市场之间存在着先导-滞后效应,即CER市场信息能够引导EUA市场走势.  相似文献   

8.
采用VAR和BEKK模型研究了美国金融危机前后美国股票市场、货币市场、汇率市场与我国股市收益率之间的均值及波动溢出效应,并通过对比危机前后溢出效应的变化,分析了其是否对我国股市产生了传染效应。研究发现,通过美国股市、货币市场和汇率市场,金融危机对我国股市收益率均值水平的传染效应显著,仅通过美国货币市场金融危机对我国股市波动性的传染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9.
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多元GARCH-BEKK模型对沪市工业、商业和地产行业之间的均值过程和条件方差过程的信息溢出效应分析发现,三个行业间存在收益过程的单向溢出效应,且除工业类对商业类股价波动的溢出效应不明显之外,其它均存在显著的波动双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0.
现行的牙买加体系是以多元化的储备货币制度和浮动汇率制为主要特征。由于未建立储备货币的约束机制与协调制度,这种国际货币体系蕴含着掠夺性、风险性和不平衡性的内在缺陷。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社会应充分发挥特别提款权(SDR)的作用。SDR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及其赖以运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为国际货币体系的完善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组织保障,从而能从根本上克服少数主权国家货币充当世界货币的“特里芬难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中国经济增长时间序列和对外贸易的混合数据,证实了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了内外效应。内部效应分为存量效应和流量效应。前者显示扩展经济规模和累积货币势能有利于人民币硬通货化;后者表明保持稳定高速的经济增长率有助于增强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发现,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强势货币决定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广度和深度。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的升值已证实了这一点。本研究对可控、有序、逐步深入的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宏观思辨。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9年1月~2018年12月国内外羊毛市场周度价格数据,通过BEKK-GARCH和DCC-GARCH模型分析了国内外羊毛市场之间的溢出效应和动态关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羊毛市场与澳大利亚羊毛市场以及新西兰羊毛市场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均值溢出效应和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但澳大利亚羊毛市场与新西兰羊毛市场之间不存在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中国羊毛市场与澳大利亚羊毛市场以及新西兰羊毛市场之间具有较强的联动持续性;中国羊毛市场与澳大利亚羊毛市场之间的关联程度较高,中国羊毛市场与新西兰羊毛市场之间的关联程度较低。《中新自贸协定》和《中澳自贸协定》签署后,中国与两国羊毛市场之间的关联程度均未出现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肇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美联储为了挽救美国经济,实施了史无前例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现行的全球储备货币体系下,美联储的这一行为引起了中国持有以美元为主、规模巨大外汇储备的中国高度重视。为了从根本上摆脱对美元的过度依赖,中国政府应当积极推动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并倡议SDR在全球储备货币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美元霸权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兼论人民币国际化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研究美元霸权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文章首先分析了美元霸权的几个特点,指出美国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可以通过美元滥发来融通,美元的问题变成了世界的问题;其次考察了超主权储备货币体系的改革,指出超主权储备货币改革面临多重难题,现实的选择是建立多样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最后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指出我国应发挥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的作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国际化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相似文献   

15.
从理论和实际的角度分析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所产生的贸易溢出效应、产业联动效应、金融市场效应及国际负债效应。分析了金融危机对闽台经贸产生的影响,并尝试从中寻找实现闽台进一步合作的对策,以期为加强和巩固海峡两岸的经贸合作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无序化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所存在的功能缺陷成为国际金融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的根源,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全球公平、公正、无歧视性的经济秩序成为时代的需要。“欧元“的诞生和顺利运行,无疑会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产生冲击,并同时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本文把欧元对现念国际货币体系产生的这些影响统称为“国际货币体系演进中的‘欧元效应‘“。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0年8月23日至2013年12月31日人民币CNY、CNH、NDF市场的统计数据,采用三元VAR-MVGARCH-BEKK模型考察了三个市场之间的信息溢出效应,实证结论表明:CNY市场对CNH、NDF市场均存在显著的报酬溢出效应,且对CNH市场的溢出效应更强一些;CNH市场对CNY市场存在较弱的报酬溢出效应,对NDF市场存在较强的报酬溢出效应;NDF市场对CNY、CNH市场均不存在报酬溢出效应;CNY市场、CNH市场、NDF市场相互之间均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面板模型,以中国对东盟各国直接投资为例,研究了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有利于OFDI,但是人民币汇率非对称性的波动加大了中国OFDI风险,人民币汇率每波动一个百分点,会导致OFDI减少两个百分点;此外,中国经济实力的上升也促进了中国企业"走出去"。基于此,本文作者认为中国企业应把握好人民币加入SDR所带来的机遇,加快人民币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同时中国还应有效管理汇率预期,并控制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程度,这对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15年12月1日,IMF正式宣布人民币于2016年10月加入SDR。这一举措宣告人民币国际化迈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并更加坚定地向离在岸市场共生共荣、货币完全自由兑换前进。然而,人民币国际化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本文将具体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障碍和问题,具体从离在岸市场"不同价"导致的跨境套汇问题、离在岸市场发展不平衡导致的人民币定价权不确定问题和离岸市场可持续发展问题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以后,FDI溢出效应一直是国际投资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溢出效应的定义开始,在对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溢出效应产生的五个渠道,并对检验溢出效应是否存在以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