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贸易便利化既是WTO多哈谈判的主要议题,也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成功的关键所在。本文选取反映贸易便利化水平的13个指标,构建基础设施、通关效率、经商环境和信息化服务4个一级指标,基于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22个国家2010~2013年双边贸易数据,度量丝绸之路经济带进口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进口国基础设施、信息化水平和通关效率的提高,均能显著促进中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其中通关效率的影响最大。因而,中国与丝绸之路国家通过道路建设、政策协调、互联互通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可促进中国出口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稳步增长,但是口岸效率低下、通关程序繁琐、规章制度不透明的"贸易的非效率"等隐形贸易壁垒阻碍了贸易增长,提高贸易的便利化水平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本文利用全球竞争力报告数据,选取口岸效率、海关环境、规制环境和电子商务四个指标对中国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测算,利用2013年的截面数据,通过引力模型分析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对外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对出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超过了GDP对出口的影响。最后,本文模拟沿线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50%后,中国对沿线各国出口贸易增加额,结果进一步证明贸易便利化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显示性比较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测算了2005~2017年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45个国家的制造业产品出口互补性,并在此基础上应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计算了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制造业产品出口效率、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产品对不同区域国家的出口互补性存在差异,且中国的化学制品不具有互补性优势;其次,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制造业产品出口效率表现出"整体差、波动小"的特征;就出口潜力而言,重要区将是今后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的重点突破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及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是影响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的最重要因素,而不同的制度环境开放度所产生的影响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4.
尽管遭受贸易壁垒不利于出口增长,但可以倒逼企业出口产品和市场的多样化发展,并促使出口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出口多样化和技术进步均有利于出口稳定,因而贸易壁垒的强化对出口波动可能具有负向影响。采用1998—2018年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4分位行业(ISIC)数据,以涉华贸易救济案件数量作为贸易壁垒的代理变量,分析发现:涉华贸易救济案件数量的增加对中国产品出口波动具有负向影响,且该影响对制造业和下游行业更为显著;对华贸易壁垒增加可以显著降低中国对进口中国产品多样化程度高的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波动,而在进口中国产品多样化程度低的国家和地区没有显著影响;对于出口市场多样化程度较低的产品,贸易壁垒增加会增强出口波动,而对于出口市场多样化程度较高的产品,贸易壁垒增加会减弱出口波动;相比研发强度较低的行业,贸易壁垒增加对研发强度较高行业产品出口波动的弱化效应更强。面对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应实施多样化高质量发展策略,提升出口贸易多样化水平,并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出口产品质量,进而增强出口稳定性,提高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国际贸易对于环境污染与环境规制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可能促使一国降低环境质量标准。本文建立分析污染产品贸易影响环境规制的计量模型,利用2001~2010年48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结合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估计,结果表明,对所有国家样本和发展中国家而言,污染产品出口会引起环境规制"向底线赛跑",而污染产品进口则会使环境成本转移到出口国,提高一国的环境规制水平;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污染产品出口贸易反而促进其提高环境规制标准。激励和加强技术创新,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优化贸易结构,降低污染产品出口,有利于环境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迅猛发展,企业要求贸易便利化的呼声也日渐高涨.目前WTO对贸易便利化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海关和跨境制度上,特别是在国际物流新发展和"零库存"等经营方式对"无障碍通关"的要求下,对海关通关监管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面对飞速增长的业务量和相对有限的监管资源,如何积极应对贸易便利化对现代海关通关监管工作提出的要求,实现"严密监管"与"便捷通关"的平衡统一,是中国海关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正>APEC会议完美落幕。作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高大上"的APEC,其实离你我并不远。海淘物品清关更便利APEC框架下的通关便利和零关税,使产自国外的水果、蔬菜可以很快摆上超市的货架。随着海关的清关更加便利化,海淘也在国内越来越流行。今年的APEC会议上,还讨论了建立统一的亚太电子口岸管理系统,以上海自贸区电子口岸管理为示范中心,亚太各国指定一个城市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出口关税政策作为宏观调控手段已被我国越来越多的运用,其不但在抑制国内通货膨胀、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实现节能减排、减少贸易摩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在当前金融危机严峻形势下刺激出口、刺激国内经济复苏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目前,国内经济学界对最优出口关税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并且分别给出了最优出口关税计算方法。海关作为国家出口关税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和重要参与者,按照盛光祖署长"海关要积极参与国家政策制定、充分体现海关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作用"的要求,应主动调查研究,积极为国家制定出口关税政策提供可行性建议,同时完善出口税收绩效评估机制和出口税收征管机制,提高出口税收征管水平,充分发挥海关在出口关税政策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加速了全球贸易格局重构,"一带一路"国家在我国对外经贸关系中的支撑作用增强。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起一套指标体系,测算出"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并基于拓展引力模型分析其对中国出口的影响。除进行总量分析外,本文还分别从要素结构、技术结构、经济用途结构和二元边际结构等方面对中国出口产品结构进行分类,详细分析了贸易便利化对各类出口产品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提升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可以极大促进我国出口贸易流量的提升,并优化中国的出口贸易结构;与国内生产总值、人口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相比,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出口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其中以口岸与物流效率和海关与边境管理对中国出口影响最大。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出口高技术含量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促进作用显著,表明其对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10.
立足于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协定的现实背景,本文梳理了升级协定影响域内外贸易的内在机理,并利用1999—2018年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在总量贸易层面上,升级协定会显著促进中国的域内出口,但对域内进口影响不显著。异质性检验表明,中国域内出口促进效应对小型、低收入、高贸易依存度的国家以及SITC目录下第4-9类产品影响更为显著。在域外进口效应上,研究发现升级协定使中国的域外进口显著增加,对东盟的域外进口影响不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贸易成本是影响中国域外出口的中介变量,中国域内出口和收入水平则是影响中国域外进口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1.
运用空间计量方法,从地方政府竞争的视角在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了环境规制对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出口之间呈U型曲线关系,地方政府在环境规制方面存在的"逐底竞争"使得中国当前整体环境规制强度较低,处于U型曲线的左侧下降阶段,当前严格环境规制会抑制出口。目前,中国应该逐步提高环境规制强度,采取措施改变环境规制"逐底竞争"的局面,尽快跨越U型曲线的拐点,实现环境改善和出口增加的"共赢"。  相似文献   

12.
汇率变化会影响国家的进出口。一般规律是汇率下调,可促进出口,抑制进口。但人民币汇率自1994年后至今一直稳中趋升,而出口与进口都相应增加。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分析其成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据Hofstede提出的文化维度测算国家间的文化距离,采用1995~2015年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36个国家的出口数据,实证考察了文化距离对中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对36个国家进行整体考察时,文化距离对出口集中度与出口额均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当对欧洲和亚洲样本分别考察时,文化距离对出口集中度的影响与上述结论一致,对出口额的影响在欧洲地区表现为显著阻碍,在亚洲地区则并不显著。同时,地理距离与出口集中度和出口额亦呈显著负相关。此研究表明,对文化产品出口现状的探索需要超越单纯的贸易流量思维,加入如集中度等其他指标进行综合考察,以丰富研究结论。中国的文化产品出口策略也应根据不同的集中度和贸易额进行调整,在保障现有出口市场的基础上开拓新的文化市场,加强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真正实现"一带一路"各国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4.
在新贸易理论的指导下,国际贸易模式不断发展与创新,产品内贸易盛行。本文根据2000—2013年高技术产品五大行业面板数据,基于豪斯曼构建的产品出口复杂度指标对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技术含量进行测度,得出这期间其出口技术含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引入虚拟变量,实证分析FDI、R&D及中间产品进口五大行业对其出口技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来说FDI、R&D和中间产品进口均有助于提升产品的出口技术含量;但对细分行业来说,中间产品进口与出口技术含量的关系是不确定的,需要区分不同类型的产品,电子及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三类产品的中间产品进口会促进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含量的提升,而医药和航空航天器产品的中间产品进口则会阻碍其出口技术含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修正的贸易评价指标计算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双边贸易结构特征与发展方向,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间的贸易潜力,采用一步法分析非效率项对贸易规模的影响.通过实证估计和分析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本文指出,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应更好地利用资源禀赋优势开展经贸合作,协调各国海关协作,提升通关效率;加强货币金融合作,推动双边国际投资,并构建复合型融资渠道,为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保障;推进"一带一盟"对接进程,发挥边境贸易对双边贸易的正向影响,加快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自由贸易区谈判,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使用2000—2013年的中国工业企业与海关匹配数据,在考虑进口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识别企业数字产品进口和利用事后反推法测算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考察数字产品进口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产品进口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产品进口主要通过提升企业生产率和研发效率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产品进口的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本土企业、低竞争行业以及数字资本品的进口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资源配置过程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高效的通关效率,低廉的通关费用是各国促进经济增长、扩展国际经济活动的重要保证。本文主要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的方式,以货主的视角,总结了目前上海港通关费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上海口岸通关费用仍有下降空间,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分析上海港通关费用偏高的形成原因,提出今后对各项通关费用的管理方法和形成意见。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海关税收高速增长,增长的原因十分复杂,而增值税转型是导致海关税收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增值税转型对经济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种影响,收入效应减轻了企业的税负,使企业增加各种生产投入品的进口以及产品的出口,海关税收的税基也随之扩大,从而有利于海关税收的增加;替代效应会刺激内资企业的投资扩张与生产增长,但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与投资积极性却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对海关税收的税基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影响。进口环节增值税优惠政策的变化对海关税收也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增值税转型有利于海关税收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商贸国际化是中国现阶段发展的重要趋势,跨境零售商品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国内快件通关海关检验程序松散,境内消费者追偿成本高,司法执行效率低,侵害消费者利益事件时有发生。国务院各部门联合制订的消费者对跨境消费零售商品自负其责的通知,显然有不妥之处。鼓励跨境零售商品保税通关模式代替快件通关模式是严把境内商品质量安全关的重要途径,能够最终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中国与新西兰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作为外生冲击,采用双重差分法(DID)来研究知识产权条款对中国进口商品结构的影响,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库,使用了2008年和2011年作为政策前后期,进口新西兰和加拿大的中国企业分别作为处理组和控制组。研究发现:中新自贸协定对中国企业高技术产品进口有正向影响,但对中等技术产品进口有负向影响,而本文也研究了中新FTA的知识产权条款对于企业出口侧的影响,结果表明并无显著影响。本文还采用了其他2个国家作为控制组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依然显著。研究对于深入了解FTA中知识产权条款的作用,以及推进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