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缓解微观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对于降低实体经济运营风险和金融系统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银行业竞争理论上可以通过缓解信贷融资约束来降低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程度。基于手工收集的商业银行金融许可证的数据构造省级层面的银行竞争程度指标,分析并检验银行竞争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潜在影响、作用机理及经济后果。研究发现:(1)银行竞争程度提高有助于降低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程度;(2)银行业竞争降低投融资期限错配的作用机理在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3)银行业竞争有助于降低投融资期限错配对企业业绩的不利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推进金融机构市场结构改革有利于改善信贷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缓解微观企业“短贷长投”困局,从而有助于降低微观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潜藏的债务违约风险对企业自身、上下游实体以及金融系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慧  王军 《财会月刊》2017,(1):106-111
本文以1992~2015年我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和2005~2014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协整理论和面板回归模型对影子银行与金融错配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从时间维度来看,影子银行规模和金融错配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且影子银行从长期来看有助于降低金融错配,但是短期可能会加剧金融错配问题;从区域和规模维度来看,影子银行规模与金融错配之间呈现"U"型关系,存在显著的阈值效应。此外,影子银行的发展对金融错配影响力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金融发展情况、金融和通货膨胀都对金融错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最后,在已有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企业经济》2014,(12):155-158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产力,科技创新能给企业带来理想的回报,还会增加社会福利,但存在一定风险,同时,科技创新要转化现实的生产力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金融资本具有天生的逐利性,面对科技创新带来的丰厚收益,金融资本在权衡收益风险之后,常常和科技创新的企业形成某种形式的结合,从而形成了科技金融。在此理论基础上,运用Stackelberg动态博弈的角度从数理上分析、讨论和检验了科技金融的有关模式。通过研究发现在不同的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科技金融模式。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金融错配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文章以2011—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探索式创新负相关,与企业开发式创新正相关;金融错配能够促进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探索式创新的负相关关系,抑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开发式创新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论丰富了股权质押背景下企业创新的研究视角,进一步深化了金融错配对企业创新影响的认识,对优化资源配置、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金融科技2.0模式的核心特征是由资金端创新转向资产端创新和基础设施创新,在现有金融规范秩序下拓展金融服务维度,为普惠金融和智慧金融发展提供可能。由于技术和资金约束,我国金融科技2.0模式发展存在数字鸿沟过大、金融创新发展质量不高、金融创新网络安全及法规监管滞后等问题。本文从制度、技术和内需角度提出了具体优化发展路径,即鼓励技术创新和金融领域应用,通过监管创新规范金融科技转型发展;鼓励技术创新,推动科技企业技术变革;加速传统金融机构转型,拓展金融科技内需。  相似文献   

6.
王子超  宫清文 《企业导报》2011,(13):141-142
当今,一系列的债务危机以及随着美国标普的下调,金融市场动荡不已,同时企业的科技创新仍然是企业发展的主旋律,因此,企业在科技创新中进行金融分析尤为重要。本文从科技创新和金融分析的内容着手,论述了金融资金、金融环境和制度以及金融工具在企业科技创新中的重要性,提醒在企业的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金融资金、金融制度和环境的变化趋势以及金融工具的合理运用,对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2013—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对金融资源错配、创新战略与企业绿色转型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引入中国式财政分权这一制度背景,探究在财政分权作用下三者关系产生的化学反应.结果表明:创新战略的实施能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但在财政分权程度越高的地区中创新战略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显著削弱;金融资源错配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产生显著抑制作用,且在财政分权程度较高的地区中金融资源错配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金融资源错配显著削弱创新战略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且这种削弱作用在财政分权程度较高的地区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基于技术溢出理论、梅特卡夫法则和里德法则,从存贷业务、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4个角度出发,探究了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盈利状况的作用机理。以银行年度在各地级市网点数量为权重,对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进行加权平均处理,构建地区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指数,并利用2011—2020年我国298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科技显著提高了国有银行的盈利水平,降低了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的盈利水平,总体上显著降低了银行的盈利水平。从非线性角度出发,随着地区金融科技分位数水平的提高,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影响主要以“竞争效应”为主,呈现出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宏观调控背景下,国家信贷规模收紧,银行放贷力度逐渐缩小,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日渐凸显,资金短缺或新项目开发资金无保障,已经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这种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创业投资企业在政府构建的科技金融良性互动机制下,借助于政府搭建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来开展合作说是一种创新的尝试,它可以使得金融资源支持企业创新发展能顺利进行,从而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互动成长。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大银行多、小银行少、专业性的银行更是凤毛麟角,虽然全国各地陆续通过信贷、发行债券、产权交易、引导基金、提供担保等手段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但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依然有着信贷无缘、创投无门的尴尬。我国面临着科技企业发展中庞大的资金需求与僵硬的金融体制之间的矛盾,若没有金融机制的创新,很难实质性解决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根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以及近年来科技飞速发展的现实、国外金融机构对中国高新科技企业的投资控股、国外的成功案例和国内目前设立科技银行的尝试以及科技部专家的论证分析,我国设立中国科技发展银行很有必要,时机也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11.
家族控制权体现为"监督效应"还是"侵占效应",一直以来是学术研究的焦点。家族控制权对企业资金期限结构错配的影响机理如何?研究发现,家族控制权越强,企业资金期限结构错配越严重,且主要是家族控制权存在的较高利益侵占动机所致。深入研究发现,对于融资约束企业,家族控制权对企业资金期限结构错配的影响更强,而且家族控制权会导致债务期限结构缩短,表明银行等债权人通过短期借款的方式加强治理效应,进一步支持了家族控制权的"侵占效应"。此外,家族控制权越强,资金期限结构错配造成的企业风险越大。研究表明,家族控制权存在的侵占动机很可能通过资金期限结构错配的途径加剧企业风险,研究发现对于加强中国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维护实体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大银行多、小银行少、专业性的银行更是凤毛麟角,虽然全国各地陆续通过信贷、发行债券、产权交易、引导基金、提供担保等手段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但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依然有着信贷无缘、创投无门的尴尬。我国面临着科技企业发展中庞大的资金需求与僵硬的金融体制之间的矛盾,若没有金融机制的创新,很难实质性解决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根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以及近年来科技飞速发展的现实、国外金融机构对中国高新科技企业的投资控股、国外的成功案例和国内目前设立科技银行的尝试以及科技部专家的论证分析,我国设立中国科技发展银行很有必要,时机也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大银行多、小银行少、专业性的银行更是凤毛麟角,虽然全国各地陆续通过信贷、发行债券、产权交易、引导基金、提供担保等手段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但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依然有着信贷无缘、创投无门的尴尬。我国面临着科技企业发展中庞大的资金需求与僵硬的金融体制之间的矛盾,若没有金融机制的创新,很难实质性解决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根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以及近年来科技飞速发展的现实、国外金融机构对中国高新科技企业的投资控股、国外的成功案例和国内目前设立科技银行的尝试以及科技部专家的论证分析,我国设立中国科技发展银行很有必要,时机也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14.
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方面,惠州市所面临的重重困境在全国具有普遍性。如金融服务乡村结构性错配问题、金融科技支撑不足问题、三农融资抵押物缺乏问题、三农政策性金融支持资金风险高等问题,都成为困扰包括惠州市在内的各地乡村振兴事业的绊脚石。对此,特提出创新农地金融制度、发展内置金融、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策略以进行配套,从而更好地发展新时代金融服务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三农兴旺。  相似文献   

15.
贾军 《企业经济》2024,(3):114-123
本文分析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并探讨价值独占对两者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共生度与整体技术创新之间存在U型关系,但与核心技术创新之间仅存在线性关系;价值独占负向调节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共生度与企业技术创新间关系;高价值独占企业可以通过提升研发创新盈利能力摆脱对金融机构的依赖,快速攫取创新收益,减弱科技金融生态系统的创新驱动效应。低价值独占企业由于自身的知识泄露风险导致创新价值受损使其难以获得金融资金支持,对技术创新产生抑制作用。因此,要提升科技金融共生度,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并使研发创新与商业化有序衔接,以保障价值独占正向作用发挥。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科技创新水平,解决科技投入与金融创新之间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科技投入与科技创新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科技投入与金融创新的互利相辅关系,提出了通过互利相辅推动科技投入与金融创新共同发展的对策。分析结果表明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投入,科技投入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了金融创新。科技投入作为基础性和资本性投入,离不开多种资源尤其是金融创新带来的充裕资金资源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随着金融产品创新和资金需求增加,影子银行获得快速发展。作为金融中介,影子银行进行期限,信贷和流动性转换,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然而,影子银行游离于传统金融监管之外,高杠杆经营和存在严重期限不匹配,从而这种金融中介活动内在是脆弱的。亟需加强影子银行监管,减少监管套利激励,促进影子银行体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宋学林 《河北企业》2023,(12):45-47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强调,要完善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融合的科技金融生态。山东省经济发展由提质增效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将近十年的努力,山东省金融科技创新得到长足发展。从不同角度分析山东省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山东省实际提出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浙江省106家上市公司2011-2015年的面板数据,从企业RD投入的角度对科技金融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是通过企业RD资金投入和企业RD人力投入的中介效应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促进作用的,且企业RD人力投入的中介作用大于企业RD资金投入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0.
去杠杆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基本举措.本文以2014~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去杠杆政策对企业营业活动间资本错配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落实去杠杆政策,可以有效抑制企业营业活动间资本错配;且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去杠杆政策通过增加融资约束抑制了企业资本错配.本文的结论丰富了去杠杆政策和资本错配相关领域研究,为有关政策的有效推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