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海洋经济正逐步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自2017年5月《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设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国家战略以来,经过几年发展,我国“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发展格局正逐渐清晰。  相似文献   

2.
海洋强国的战略创新研究,既是海洋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中国海洋强国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本文在分析世界及我国海洋战略的基础上,结合现实情况,提出了构建“六位一体”的立体耦合创新型海洋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建设海洋强国”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拥有广泛的海洋战略利益,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市是海洋强国的基本单元。加快建设现代海洋强市,是推动我国建成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但推进海洋强国战略需要海洋强国意识教育的支撑.然而,当前我国却存在着国民尤其是青年海洋强国意识教育不足的问题.这一现状很大程度上由我们对海洋强国意识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海洋法律体系缺乏、社会氛围不浓厚等因素造成.对此,我们必须多措并举来加强青年海洋强国意识教育,从而进一步强化我国青年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5.
《中国招标》2017,(42):45-46
2017年10月17日,2017中国光伏大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罗文出席会议并讲话,科技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等相关部门领导出席大会。谭天伟院士等专家学者、光伏产业上下游企业、研究机构、媒体代表等300余人参会。  相似文献   

6.
走向深蓝     
十八大报告首度将建设海洋强国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宣示中国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本文通过对"海洋强国"战略的内涵、可行性以及必要性的解读,分析归纳发达国家海洋强国之路的经验,最后针对我国和天津市海洋战略的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谢斌 《宁波通讯》2023,(24):58-63
<正>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布局、亲自开篇破局的“大文章”。早在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就提出建设海洋强省的目标,并把发展海洋经济纳入“八八战略”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8.
五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充分发挥海洋特色优势,深入践行"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的国家战略使命,纵深推进经略海洋,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喷涌勃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档升级,海洋开放新通道建设全面提速.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崛起使得中国的海外利益从深度和广度上日益加速扩展,这要求中国必须关注自己崛起的地缘战略环境,尤其是与海外利益密切相关的海洋战略环境。由近及远,中国的海洋战略环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边缘海环境、岛链的封锁与突破、对中国国家利益具有重大影响的海军强国的态度。总的来说,中国崛起所面临的海洋战略环境是非常严峻的:边缘海的利益受到严重侵犯,岛链的封锁依然没有发生变化,美国等海军强国对中国的崛起怀有很深的戒备心理。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更迫切地需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海洋强国,这也是中国崛起的必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0.
海洋是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支撑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加快发展海洋经济,进一步提高海洋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对于我省实施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一、前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蓝色正逐渐渗入中国经济的“底色”。海洋强国战略吹响海洋经济腾飞号角,中国经济形态和开放格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依海”特征。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党中央赋予深圳的一项重大战略使命,深圳前海亦提出2025年初步建成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的发展目标。大铲湾作为前海海洋产业发展重点片区,需要打造有特色、有差异、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从一个传统的陆权大国向陆海兼备的强国转变,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已成为新时期一项十分重大的发展战略。然而近年来,我国与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周边国家的岛屿主权争端、海洋划界争议、海洋资源争夺问题日益凸显,维护海洋权益面临着极其严峻而复杂的形势,海洋安全已成为影响我国周边安全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当前,深入研究维护海洋权益与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措施、政策及方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是海洋强国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兵,也是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海洋经济建设的强省。广东海洋强省建设必须置于我国海洋强国战略体系之下。海洋经济强省是海洋强省的基础与保障,广东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既要发挥现有海洋经济规模、海洋产业地位、海洋经济发展能力以及临近港澳、海陆协调发展等优势,也要挖掘海洋科技、遍及全球海洋国家华侨华人产业实力、海洋社会文化等综合潜力。在壮大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基础上,特别重视海洋产业的国际获利能力,不断提升其全球产业地位与竞争力,在实现海洋经济强省过程中为实现海洋强国目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国内国际发展大局,把握发展大势,深刻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海洋强国建设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任务。2023年是大连“两先区”建设十周年,十年间大连市海洋强市建设步伐加快,海洋经济在推动大连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展现出强劲的势头,国家对大连发展的宏观规划正在稳步推进和落实。  相似文献   

15.
乔翔 《辽宁经济》2014,(2):69-71
确立海洋强国战略须充分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能展开.推进海洋强国战略与我国当前生产方式发展状况基本契合.在推进时应兼顾一般宏观经济目标、直面经济社会生态约束、适时明确经济工作导向、不断优化内外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一、青岛建设海洋强市是青岛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需要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事关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日趋上升。  相似文献   

17.
<正>面向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献身海洋!中国海洋大学,显示着海洋的气象!——选自《中国海洋大学校歌》21世纪是海洋世纪,走向海洋成为国际发展趋势与时代潮流。党的十八大报告从战略高度对海洋事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了要"建设海洋强国"。朱庆林自2005年6月作为中国海洋大学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专业的第一个博士毕业留校任教  相似文献   

18.
杨亮 《宁波通讯》2023,(2):58-59
<正>港口是宁波最大的资源,开放是宁波最大的优势。1992年5月,宁波提出“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的发展思路,作为建设东方大港的远期战略目标的主线。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交通强国。  相似文献   

19.
高峰 《东北之窗》2013,(10):13-15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600年前,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洋强国,也是世界经济大国;600年后的今天,中国正式向世界宣称中国将成为海洋强国,外界认为这是中国正式吹响"中华民族复兴"的号角。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及各种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海洋之于中国的意义,相比其他国家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成为海洋强国已是成为现代化强国及"中华民族复兴"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海洋,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1405年,郑和率领船队开辟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航程最长的远洋航线,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洋强国。此后陆权大  相似文献   

20.
2020年是“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收官和“十四五”规划启动谋划之年,年初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影响,全市海洋经济工作紧紧依靠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坚决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战略和“5211”海洋强省重大决策部署,以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引领,着力推动港城互动发展、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海洋经济重大项目建设,海洋经济发展总体平稳,为全市年度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