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外直接投资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与获利的重要形式,近些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呈稳步增长趋势,其中重要一部分流向为东盟,而领导人访问在一国直接投资决策中具有重要导向作用.以东盟为样本,利用2004-2018年中国对其直接投资面板数据,研究双边领导人访问对中国在东盟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双边领导人访...  相似文献   

2.
石化企业的并购有助于企业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提升企业战略地位、实现多元化经营、建立起竞争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我国石化企业近年来并购速度加快,并购机制不断创新,并购方式灵活,混合并购、海外并购提速。在并购中应注重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多种并购融资方式的灵活运用、外部扩张与内部管理的结合,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与绿地投资两种对外直接投资方式(OFDI)与母国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横纵两向比较与探讨分析,结果显示:企业海外并购技术转移度低于绿地投资技术转移度,因而企业海外并购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包括研发资金溢出与人力资本溢出均高于绿地投资的溢出效应,企业海外并购与绿地投资对母国技术进步均有促进作用。同时,受到母国研发资金投入与人力资本存量约束,二者分别为企业海外并购与绿地投资设立了最低与最高“门槛值”,企业海外并购数量超过最低“门槛值”与绿地投资低于最高“门槛值”均会带动母国技术进步,反之两者都抑制母国技术进步。因此,中国应提高对外直接投资中企业海外并购份额,以提高技术进步程度。  相似文献   

4.
基于跨国直接投资知识资本模型,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影响双边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完整分析框架,并从影响FDI的因素入手,梳理FTA可能作用于FDI的渠道和机制,即贸易成本效应、投资规则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FTA通过贸易成本效应将促进垂直型FDI、抑制水平型FDI,并通过投资规则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促进垂直型FDI和水平型FDI。因此,对于垂直型FDI而言,双边FTA将起到明确的促进作用;对于水平型FDI而言,FTA的影响取决于正向的投资规则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与负向的贸易成本效应之间的角逐。选取26个发达国家、34个发展中国家1996—2017年双边投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建设自由贸易区对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既可起到推动作用,亦可起到阻碍作用,但通过对FTA内容的合理设置可以减少或规避对外资的不利因素。具体来说,中国同发达国家签署的自贸协定将促进双边直接投资;与发展中国家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既可能促进双边FDI,也可能阻碍双边FDI。因此,在FTA谈判中要权衡贸易成本效应和投资规则效应,较高标准的投资条款可使其对双边FDI发挥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5.
基于我国2006~2012年114例上市公司跨国并购案例,运用市场绩效研究方法,对收购方的短期财富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收购方股东获得了显著的财富效应,跨国并购的目的、实质经营资产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以及收购的行业相关性对跨国并购收购方的财富效应影响显著,但收购方的控股性质和目标地域经济发展程度对收购方的财富效应并没有造成显著差异。基于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我国应大力促进跨国并购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2005-2014年ORBIS全球企业数据库中的中国企业海外制造业子公司数量这一微观数据,基于投资引力模型,尝试从国家-行业层面验证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制造业投资时是否遵循了比较优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制造业投资时遵循了比较优势,即会将熟练劳动密集度高的行业投资到熟练劳动丰裕度高的国家,而将熟练劳动密集度低的行业投资到熟练劳动丰裕度低的国家.另外,中国制造业在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自然资源寻求动机和市场寻求动机,自由贸易协定和双边投资协定没有对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海外并购活动。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面对众多的海外并购机会,我国企业掀起了一波海外并购热潮。但是,在海外并购市场上我国企业并购的成功率并不高,将近70%的海外并购是失败的。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还面临着许多障碍。需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加强政府协调与引导,确保海外并购的智力需求,以提高海外并购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的走出去,在海外买买买,而且并购标的体量也日趋庞大的情况下,如何支付数额不菲的并购款成为了中国企业买主最关心的事之一。纵观现在市场频发的并购案,清一色都为现金支付,但是进入2017年,资金出境管控加强,企业不得不寻找其他的创新支付方式。本文以跨境换股和私募EB方式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传统支付方式劣势,接着通过并购案例来具体分析这两种支付方式的使用情况、成功原因和优势等,以期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所面临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海外并购活动.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面对众多的海外并购机会,我国企业掀起了一波海外并购热潮.但是,在海外并购市场上我国企业并购的成功率并不高,将近70%的海外并购是失败的.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还面临着许多障碍.需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加强政府协调与引导,确保海外并购的智力需求,以提高海外并购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投资便利化指标体系,测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便利化程度及特征,进而采用扩展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东道国投资便利化程度对中国OFDI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东道国GDP以及投资便利化总指标在吸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进一步考察分区域和分指标效应,发现不同区域投资便利化的效应不同,其中技术的促进作用在所有区域都很显著。中东欧国家除了技术因素效应明显外,其微观营商环境的便利性也对吸引我国OFDI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东南亚国家除了技术效应外,双边产业园区的建立也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盛涛 《全国商情》2011,(Z3):50-53
企业并购是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的一个方面。我国企业并购起步较晚,但目前中国正成为全球并购市场中的一个亮点。企业并购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本运作手段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成功的企业并购可产生扩大经济规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占有率以及向新经济领域渗透等协同效应,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然而,企业并购带来的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通过对企业并购是高风险经营活动的分析,认为财务风险是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并提出防范举措。  相似文献   

12.
吴术 《全国商情》2013,(12):65-68
在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从2009年开始全球矿业和金属业出现了并购高潮,其中中国企业异军突起,并购交易额突破160亿美元,占该行业全球交易总额的27%,成为全球矿业并购中的重要力量。在并购大潮中,以中国铝业、中国有色等为代表的一批大中型有色企业纷纷进军海外觅矿,由此拉开中国有色企业海外资源并购序幕。而吉林吉恩镍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有色行业中第一个成功"走出去"的企业,从2009年以来直接对外投资额超过75亿人民币。企业通过一系列的海外并购整合,获得境外镍金属储量超过150万吨,潜在经济价值超过2000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堪称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中国有色企业"走出去"海外寻矿成功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汤姆森全球并购数据库、《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构建全新的企业数据库,从微观层面考察了影响我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的因素。研究发现:生产率与跨国并购显著负相关,且二者还具有非线性的正U型关系,国有、外商投资的所有权性质会提高企业跨国并购的倾向,规模越大、资本密度越高、负债率越低的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概率越高。在不同发展水平的东道国、不同要素密集度、不同研究期间的情形下,只有国有的所有权属性对跨国并购均有显著且为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企业海外并购是企业实现海外市场拓展的重要手段。文化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海外并购的成功。文章从文化风险的来源入手,分析了不同类型文化差异是文化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不同的文化风险识别技术,认识海外并购过程中所面临的文化风险。实现文化风险的规避的关键是合理的文化整合,有效的文化整合模式对管控文化风险乃至并购的成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程度的不断深化,在大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中国对外投资数量也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但中国海外并购也面临着国内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国外政治法律不确定性、安全审查日益严苛以及文化差异等突出问题。本研究从盈利水平、偿债水平、运营水平以及发展潜力四个维度构建了一个企业海外并购绩效评价体系,并基于A股16家上市公司海外并购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海外并购行为发生的短期内,企业的盈利水平和运营能力有所下降,债务风险有所提升,但反映企业长期发展能力的发展潜力指标表现良好;同样,本国并购企业对被并购企业的控股水平越高,并购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也就越突出;从被并购企业的所属地来看,北美地区企业表现要高于欧洲地区和澳洲地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2001~2014年间高端装备企业海外并购的数据,通过事件研究方法研究海外并购的长短期财富效应,并用会计研究方法进行了稳健性分析。结果发现公告宣布前后的1个月间,虽然获得了平均为正的超额收益,但是并不显著;而公告日后的2年间,并购对股东权益和财务绩效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并购类型的作用最强;文化距离、制度距离、企业规模短期平均效应均为负,长期平均效应均为正;所有制水平和股权集中度的作用较小,但长短期效果也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7.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事件逐年增加,其中以获取技术为目标的并购事件不断涌现。基于2010—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对比并购前后专利申请数量发现相比于并购前,并购后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提高且影响具有一定持续性。通过负二项回归检验企业并购经验、并购价格、资产专用性等因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并购价格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并购创新绩效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企业资产专用性在并购价格与创新绩效之间、并购经验与创新绩效之间都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拓展了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的研究,为政府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企业并购等方面提供了实证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跨国并购可以使企业更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有效地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跨国并购的成败不仅与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有关,也受到国际关系的影响,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互联互通有利于企业跨国并购的成功;不同类型的并购企业或并购目标企业在不同区域的跨国并购可能有不同的成功率,且互联互通对并购成功率的提升效应也具有异质性。以2009—2019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跨国并购事件为样本,基于五通指数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经贸融通、民心相通4个方面衡量两国间的互联互通水平,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与东道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经贸融通、民心相通水平的提高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功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设施联通和经贸融通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中国国有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跨国并购的成功率比非国有企业的成功率低,并购企业的国有身份会弱化政策沟通和民心相通对并购成功率的提升作用、强化设施联通和经贸融通对并购成功率的提升作用;并购目标企业属于敏感行业的并购成功率低于不属于敏感行业的并购成功率,属于敏感行业会弱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经贸融通、民心相通对并购成功率的提升作用,且这种弱化效应对国有并购企业更为显著;在东南亚和西亚地区,中国与东道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经贸融通、民心相通水平提高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功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因此,应不断深化推进与世界各国的“五通”建设,通过国家间的互联互通改善企业对外经贸合作的宏观条件和市场环境;对外经贸合作要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以利益共同体的发展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进一步落实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积极塑造国有企业“真正市场主体”形象;重视互联互通状况对企业跨国并购的影响,合理选择适宜的东道国和目标企业。  相似文献   

19.
在国内市场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下,网络经济、范围经济、产业经济的发展,使道路运输企业的边界发生了变化。集团化的规模经济、战略协同效应、资源配置效应为道路运输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资产性并购,凌驾于合作性并购与政府指导型并购,将成为21世纪道路运输企业发展的主流。道路运输企业在进行成功并购时,也要注意长远战略与短期利润的平衡,要考虑被并购企业的经理层补偿,重视并购后的人员整合。  相似文献   

20.
实施新兴产业创投计划,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处于早中期的创新型企业,对于促进技术与市场融合、国家战略与产业对接、国际竞争实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新兴产业创投计划投资的新三板企业为样本,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对早中期企业创新的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对早中期企业及非国有企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成长期企业及国有企业的促进作用则不显著。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融资约束缓解机制、认证及信号传递机制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研究从微观视角系统揭示了市场化运作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对企业创新的动态影响效应,进一步厘清了政府引导基金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加深了对政府引导基金内涵及政策导向性的认识和理解,对于进一步明确政府引导基金角色定位、发挥其创新引领作用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