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尺度重组是城市与区域空间重构的重要认知维度,城市与区域通过尺度重组实现地域空间形态的重构和社会空间治理的重构。基于对尺度重组现有分析框架和研究路径的探讨,发现中国城市群空间重构经历了两个过程:一是城市群地域空间重构逐渐形成以经济带—城市群—次域城市群为主体的城市群空间框架;二是城市群社会空间治理经历了由行政区治理、区域融合治理到区域一体化治理的重构过程。以经济带—城市群—次域城市群为主体的城市群空间框架服务于城市群一体化治理目标,强调城市群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将成为中国城市群空间发展形态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基于尺度重构视角,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合作案例的过程、影响因素与绩效进行了对比研究,并总结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两种典型的合作模式.研究表明:①在资本与权力驱动下,城市群区域合作空间生产涉及尺度、领域与网络等空间维度,并通过多样化策略推动着国家尺度重构、资本再领域化与行动者网络的构建.②基于行政命令与市场自发合作机制,政府...  相似文献   

3.
4.
赵继敏 《城市发展研究》2021,(12):中插37-中插40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是全球城市区域空间重构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和国内外的其他全球城市区域的发展类似,受到了国际、国家、地方等不同尺度因素的影响.作者从尺度重组视角重点关注了近年来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发生的一系列新变化,以及在这一背景下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发展中应当关注的新动向,指出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央提出内循环为主体,国...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群划分与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城市群体系不断完善.运用分形理论的基本思想,利用arcgis软件对中国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定量分析发现,中国城市群的不均衡分布态势和空间轴线分布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群的兴起,集聚经济的优势产生于"邻近空间"的交互作用中,应该构建包含"空间"维度的逻辑体系、法则和模型。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城市间的竞争与合作是并行的,城市间的关系对城市自身和城市群整体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探索性地统计分析、空间权重矩阵、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选取长三角城市群扩容后的26个城市为样本,分析城市间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对城市及其他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空间—产业"已形成有效互动,二三产业发展、FDI对本地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弱化其他城市经济发展,资本存量和人口密度对本地和其他城市经济发展均产生正向影响。长三角城市群未来要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探索城市群的协同管理机制,在从整体上规划好城市群发展的同时,将"城市间合作"作为区域发展机制的重要内容,通过产业分工强化城市间的经济合作关系和行为,重点解决城市经济联系不充分、城市职能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构建网络化城市布局形态,推进横向错位发展和纵向分工协作的城市群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未来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空间将出现三个趋势:区域一体化、信息化与知识化、生态文明趋势。在此三个趋势的影响下,长株潭城市群必然要进行空间重构,其进行空间重构的措施主要包括:构建区域一体的流动空间体系,构建区域发展所需要的五个支撑网络;构建以生态基础设施为空间分割的组团式空间结构;实现区域等级空间结构的扁平网络化,实现要素流动的无阻隔。在上述三个趋势及措施的指引下,长株潭城市群将增强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已实现其作为中部重要增长极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8.
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动态识别三大典型城市群空间范围,探讨中国城市群空间扩展的驱动机制,建立城市群空间演化的一般过程模型。研究发现:2010年,长三角城市群不仅扩展到苏北和浙南地区,而且沿长江扩展到安徽的沿江区县,江淮城市群已经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组成部分,区域性、网络化的城市群正在形成;在行政分割的制约下,成渝城市群实际上是由相互分割的成都城市群和重庆都市区组成;武汉城市群受到更多的政策性引导,正以武汉、宜昌、襄阳为支点形成初具规模的城市群。尽管经济力量是城市群空间扩展的核心驱动力,但制度因素、自然条件等对于中国城市群空间扩展的影响同样极其重要,在城市群发育的不同阶段,城市群空间扩展的主要影响因子也在发生变化。基于城市群空间扩展模式建立了城市群空间演化过程的五阶段模型。  相似文献   

9.
在已有的关于城市群经济空间的研究及2009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提出的3D理念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的评价城市群经济空间的3D框架指标体系,运用多个关键指标反映城市群密度、距离和整合3个维度的状况,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16个城市群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共有3D城市群3个,2D城市群3个,1D城市群2个,0D城市群8个.城市群呈现金字塔等级结构,但1D城市群需要0D城市群发展补充.评价结果符合城市群发展趋势,同时为城市群未来发展提供政策建议.经济空间3D理论框架可以继续完善并扩展到城市维度.  相似文献   

10.
11.
12.
以尺度重构为视角,基于国家级新区成立、发展的逻辑演变,探讨"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对于新区发展的作用机理和规划路径选择。研究认为,国家级新区是国家战略性选择的"增量空间",作为国家治理和国土空间优化的载体,为"多规合一"实践探索提供了适宜平台。"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制也将对新区的治理模式重构、空间战略引导和综合实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最后,文章从协调原则、组织机制、编制模式和实施平台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群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形式,具有多尺度空间结构的特征。基于自组织生长理论研究旧金山湾区多尺度空间结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城市群是具有耗散结构特征的开放复杂巨系统,远离平衡态是形成更高一级有序空间结构的条件;分支点附近非线性机制放大发展要素为巨涨落,促使发展要素演化为新的涨落形态;要素涨落与空间协同相互耦合催生新的尺度空间。城市群多尺度空间结构的路径选择为优化发展要素结构、升级空间协同模式、提升空间协同创新能力、动态调整城市群发展规划以及布局空间层次与幅度。  相似文献   

14.
城市间邻近性是影响其技术创新合作的重要因素。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2009-2018年城市群内部和对外合作申请专利数据,探究多维邻近性对城市技术创新合作的影响以及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差异。研究发现:(1)地理邻近性能够促进城市间技术创新合作,并在经济邻近性、技术邻近性对技术创新合作的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2)城市间经济差异对技术创新合作没有显著影响,但在同等经济差异下,地理邻近性程度越高合作概率越低,存在核心城市“帮外不帮里”的现象;(3)城市更愿意寻找技术结构差异大的合作对象以谋求更大创新空间,地理邻近性会进一步强化这一偏好;(4)相比于内部技术创新合作,京津冀城市更倾向于与城市群外部城市开展合作,且地理邻近性、技术邻近性在对外合作中具有更强的影响效应。研究结论为解释京津冀城市群内部技术创新协同程度不高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城市流视角下京津冀城市群网络联系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晨  曾坚 《城市问题》2019,(1):78-83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城市群的空间演变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以中原城市群为例,对城市群的发展条件、形成机制与空间范围进行界定,然后对其发展阶段作了简要的分析,并探讨了其未来空间发展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三大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宏  李振坤 《城市问题》2019,(10):63-68
  相似文献   

18.
城市群创新能力的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基尼系数对我国城市群创新能力进行了空间差异研究,以解决我国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区域不平衡等问题。研究发现:各城市群的创新能力均呈现上升趋势,且各城市群创新能力的总体差距呈减弱趋势,而城市群之间由于要素的流动和共享,相邻区域的创新能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正向激励。因此,应发挥榜样城市的示范作用,对周边区域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推动京津冀一体化提速,充分发挥珠三角城市群的产业联动延伸,以此带动其他城市群,使各城市群之间实现整体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空间重构语境下的城市空间属地型碎片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咏嘉  宋伟轩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2):90-94,114
转型期城市空间重构过程中,中国城市结构逐渐表现出类似于西方的社会空间碎片化特征,而中国以门禁社区为表征的城市空间属地型碎片化倾向则具有其独特性.主要表现为:社会阶层分化以后,不同阶层的社会群体聚居在城市特定区位和社区内,彼此间社会空间通过门禁与围墙相互隔离,并伴随着城市宏观空间的破碎状态和公共空间的私有化侵占.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城市群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格局经历着由"单核引导"的点轴结构向"单核+多中心支撑"的网络状结构的转变,支撑其演变的市场力和调控力的力量对比也在发生着变化。长三角城市群已有部分协作机制和内容,但区域一体化过程推动缓慢。目前,国家和区域空间管治制度和财税制度正在逐步优化改革的过程中,并且有世博会和高速铁路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只有尽快抓住机遇,完善区域空间管治制度并细化落实,才能真正促进长三角城市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