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1 毫秒
1.
闫贝贝 《财会通讯》2021,(17):101-104
随着钢材价格的大幅上涨和贸易环节资金链的日益紧张,托盘业务在钢铁贸易行业越来越活跃.作为一种常见的融资性贸易,托盘业务的实质其实是融资业务.虽然新收入准则对托盘业务会计处理进行了原则性指引,但是相关会计处理细则仍未进行统一规范,进而导致不同企业会计处理原则存在明显分歧,不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以托盘业务最为活跃的钢铁贸易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在明确托盘业务的实质及其会计处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案例对托盘业务收入确认方法、会计核算以及账务处理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分析托盘业务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并从会计处理规范、货权控制和信息披露三个方面思考解决相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恒 《财务与会计》2022,(14):47-50
托盘业务作为一种常见的商品贸易模式,因具有融资的作用,在钢贸行业有普遍的应用。新收入准则对托盘业务会计处理进行了一定的明确,但实务处理缺乏细则规范。鉴于此,本文以钢贸行业为例,对托盘业务的财税处理进行了分析,包括收入确认的方法、会计核算、税务处理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3.
A会计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会计实质量子形式原则是指在对会计要素确认计量中直接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当某项业务的法律形式和其经济实质不完全一致时.企业应以业务的经济实质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而不论其法律形式如何:  相似文献   

4.
《广西会计》2003,(9):47-48
为规范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从事的融资业务的会计核算,现对有关业务的会计处理规定如下: 一、应收债权融资业务的会计处理原则 企业将其按照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销售合同所产生的应收债权出售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充分考虑交易的经济实质。对于  相似文献   

5.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如果遇到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不一致的交易或事项时,应按交易事项的实质核算,而不应按其法律形式作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充分体现了对经济实质的尊重,能够保证会计核算信息与客观事实的相符,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国际社会普遍采用的会计核算原则.  相似文献   

6.
为规范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从事的融资业务的会计核算,财政部于2003年5月15日颁发了财会〔2003〕4号文件《关于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从事应收债权融资等有关业务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本文主要根据这一文件,对企业应收债权融资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一、应收债权融资业务的会计处理原则企业将其按照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销售合同所产生的应收债权出售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充分考虑交易的经济实质。对于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有关交易事项满足销售确认条件,如与应收债权有关的风险、报酬实质…  相似文献   

7.
一、建造合同准则中会计核算存在的缺陷 1.完工百分比法的适用条件不符合一致性原则。建造合同准则对企业在建造业务中使用完工百分比法的条件按照合同类型进行了区分,固定造价建造合同需要具备4项条件,而成本加成建造合同只需要具备其中的2项条件:与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人企业;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能够清楚区分和可靠计量。这就使得固定造价建造业务在与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并能够清楚区分和可靠计量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条件下也不能采用完工百分比法进行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8.
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确认和计量,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形式或人为形式并不是会计业务的真实表现。所以会计信息拟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非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  相似文献   

9.
我国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经历了从把所得税归属于利润分配到采用应付税款法、递延法、损益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等过程,由于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统一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有一定的难度。文章分析了我国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演进过程和影响因素,提出了我国企业在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朱赤 《特区财会》2001,(9):32-33
《企业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中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2001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指定辅导教材《会计》将上述原则称为“实质重于形式”,并解释“这里所讲的形式是指法律形式,实质是指经济实质。有时,经济业务的外在法律形式并不能真实反映其实质内容。为了真实反映企业的帐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不能仅仅根据经济业务的外在表现形式进行核算,而要反映其实质内容。为了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不能仅仅根据斩外在表现形式进行核算,而要反映其经济实质。”这里我们讨论一个《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中有关专门贷款的定义是否遵循了这一原则以及“实质重于形式”用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一些特殊业务,应考虑应收账款的本质,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进行处理,即企业应按照交易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仅以交易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这样有助于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完整,避免会计信息出现失真。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年来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不断改革,长期债券投资的会计核算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长期债券投资增设的明细科目使会计信息愈加细化;另一方面实际利率法的运用.使长期债券投资会计核算能较为真实地反映经济业务发生的实质。但是从现在实际利率法运用的具体情况来看.长期债券投资会计核算仍然没有解决反映一次还本付息与分期还本付息具有不同经济实质的问题,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一些特殊业务,应考虑应收账款的本质,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进行处理,即企业应按照交易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仅以交易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这样有助于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完整,避免会计信息出现失真。  相似文献   

14.
该文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需要将购进货物或接受劳务所支付的进项税额转出或红字冲销的情况进行了阐述,重点强调进项税额转出业务与红字冲销业务经济实质的区别,明确什么时候转出什么时候红字冲销进项税额。企业在进行进项税额核算时,应注意区分这两种不同的账务处理,确保会计核算的合法、合规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实质重于形式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原则,也是国际通用的会计基本准则之一。实质就是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形式就是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实质性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严格按照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不能仅仅依据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关于这一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本文将从涵义、重要性以及运用前提及运用事项作逐一的阐释。  相似文献   

16.
李霞 《企业研究》2011,(12):87-87
实质重于形式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原则,也是国际通用的会计基本准则之一。"实质"就是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形式"就是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实质性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严格按照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不能仅仅依据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关于这一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本文将从涵义、重要性以及运用前提及运用事项作逐一的阐释。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会计准则讲解和相关文件中要求对积分销售采用递延收益法进行会计处理,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积分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积分价值和销售收入无法合理分配以及入账时间无法准确确认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应当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允许企业采用多种灵活的会计处理方式,使会计核算的结果最大程度反映出交易的实质以及交易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影响。文章从国际会计准则中关于销售积分会计处理的分析入手,指出了"递延收益法"会计处理方式的局限性,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提出了积分销售会计处理的变通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晓文 《广西会计》2001,(10):18-19
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第十一条第二款中 ,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这样规定的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 ,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也就是说 ,当其法律形式与经济实质不一致时 ,应以其经济实质为核算依据。它的运用是我国会计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 ,其表现形式已日趋多样化 ,经常会出现经济实质与其法律形式不相一致的情形 ,给我们的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困难。对于实质与形式不相一致的交易或事项 ,在会计核算时 ,必须按…  相似文献   

19.
范芳 《现代企业》2004,(3):25-25,31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李虹 《新疆财会》2004,(1):39-40
一、融资租赁资产的会计核算必须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