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利用2012-2022年中国102家银行的微观数据,考察《资管新规》能否有效治理银行理财业务中的监管套利行为,以及该政策通过治理监管套利行为从而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资管新规》能够有效抑制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逃避资本监管与存款利率管制约束的监管套利行为;机制检验表明该政策是通过打破刚性兑付、禁止资金池运作以及严格非标资产投资来治理监管套利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资管新规》通过治理银行理财业务中的监管套利行为从而能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2.
金融强监管旨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而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以《资管新规》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以2016—2022年中国A股非金融、非房地产类上市公司半年度数据为样本,考察金融强监管对企业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资管新规》的实施加剧了短贷长投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且这一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低成长型企业和银行竞争水平较低的地区表现更加明显。机制分析表明,这一影响由企业外部融资环境变化和债务偿还压力共同作用实现,实施《资管新规》引致的影子银行业务收紧加剧了短贷长投企业的债务偿还压力,最终导致其债务风险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资管新规》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若短贷长投由过度投资所致,则《资管新规》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治理效应和缓解债务风险;若短贷长投由长期融资约束所致,则《资管新规》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流动性效应和加剧债务风险。本文从企业债务风险的角度拓展了《资管新规》的政策效应研究,为优化强监管政策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资管新规》这一强监管政策的出台为准自然试验,利用2010-2021年中国A股非金融企业数据,考察金融强监管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研究发现:资管新规的出台降低了个股股价崩盘风险,发挥了“风险缓释”的作用;上述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和套利动机较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金融强监管既能通过约束企业影子银行化引导其回归主业,又能促使企业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市场非理性情绪,在投资和信息的双重作用下助推实现金融市场稳定;企业自身不确定性感知、证券分析师关注和地方金融监管强度的提高增加了金融强监管的“风险缓释”效应。  相似文献   

4.
厘清《资管新规》对中国的资产管理市场、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带来的影响,是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前提。将《资管新规》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利用2016—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半年度数据,分析了《资管新规》对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结果显示,《资管新规》显著抑制了非金融企业金融化水平,并抑制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借助非金融企业实现“监管套利”的行为以及融资约束较弱企业的金融化行为。异质性分析表明,《资管新规》对国有企业、金融套利企业、影子银行发展活跃地区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金融化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强。研究结论为未来进一步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协同有效的理财市场监管政策提供了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商业银行2013-2020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双支柱”调控框架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并检验影子银行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越紧缩,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抑制程度越强,且同一方向的两种政策具有相互加强效应;不同政策组合的调控效应存在差异:两项政策同时紧缩的抑制效应最强,货币政策紧缩而宏观审慎政策宽松的调控效应次之,货币政策宽松而宏观审慎政策紧缩的效应稍弱,两项政策同时宽松效应最弱;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双支柱”调控框架通过遏制影子银行的扩张抑制银行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6.
经济金融危机的加剧与金融自由化推动监管理念从微观审慎监管向宏观审慎监管演进。后者相较于前者在监管目的、监管对象、监管重点、监管视野及关注的风险特性方面得到深化与拓展。逆周期的银行审慎监管政策、宏观政策之间的有效协调机制、及时有效的宏观信息共享机制与预警机制是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框架的主要组成内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11-2022年沪深A股的16家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资管新规的发布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DID方法对影子银行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影子银行规模越大的银行在资管新规实施后其系统性风险降低越显著;异质性检验显示,国有控制、高存贷比的银行受资管新规政策影响更大,系统性风险下降更明显;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商业银行通过提高贷款质量和资本充足率的路径可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8.
曹勇 《西南金融》2011,(8):55-56
影子银行体系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产生、发展演变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在金融危机后受到各国监管部门的广泛重视。影子银行与传统银行关联密切,其高杠杆业务可能加剧系统性风险的累积,放大经济顺周期性,由于监管相对不足可能诱导监管套利。应将影子银行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加强影子银行管理的微观机制建设,强化功能监管,加强宏观审慎监测分析管理,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提高信息披露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
范应胜 《时代金融》2014,(11):250-251,257
当前,影子银行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促进融资,活跃市场的同时,大量的表外资金游离于监管之外,加大了金融系统的风险隐患,对传导货币政策、落实宏观调控措施,执行宏观审慎管理也带来了挑战。然而,国内对于影子银行及其风险程度的认识却相对不足。本文在对区域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影子银行发展所面临的风险,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规范影子银行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影子银行内生于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资产与负债相互交叉渗透,在会计账户之间形成风险传导,从而成为系统性风险发生和传染的重要渠道。本文创新性地构建了2010—2015年我国影子银行资产负债表,以会计账户风险传导为基础,分析了影子银行部门的风险生成机理,测度了影子银行风险程度,在此基础上厘清影子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传导机制。做好影子银行的风险防范和治理,根本上要加强正规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及时识别、管理与隔离影子银行风险,建立一套适度、完整、有效的影子银行审慎监管框架,构建包含影子银行的广义宏观审慎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都深刻认识到,维护金融体系稳定需要在现有微观审慎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巴塞尔协议Ⅲ对全球银行业控制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系统稳定提出了更严格的监管要求。本文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通过梳理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金融创新监管、影子银行监管等角度,对如何在遵循巴塞尔协议Ⅲ的基础上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宏观审慎监管制度框架、充分发挥银行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数字普惠金融政策对国内影子银行的影响,基于2011—2019年我国173家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利用系统GMM和DID模型实证分析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政策的推行降低了国内影子银行规模;(2)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加强"风险约束"和缓解"融资约束"途径可以降低国内影子银行规模;(3)宏观货币政策环境的调节机制表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弱化了数字普惠金融降低影子银行规模的效果;(4)微观银行特征异质性表明,大型、高资产规模、低资本充足率的银行更能降低影子银行的规模;(5)相比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实施数字普惠金融政策对影子银行的约束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依据2007—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宏观审慎政策和企业杠杆率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适度从紧的宏观审慎政策有利于降低企业杠杆率,受企业特征和地区金融结构异质性影响,非国有控股、规模较小、非过度负债状态企业及金融结构化程度较高地区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宏观审慎政策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影响企业杠杆率,其中非国有控股及小规模企业受影响更深。因此,应优化宏观审慎政策对企业杠杆率的调节方式,加强宏观审慎政策结构性监管与跨部门监管,提高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影子银行在中国金融系统中的作用是把"双刃剑"。本文从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金融资产结构优化视角出发,探究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治理机制和发展路径。首先介绍影子银行的定义、范围、影响等,阐述中国影子银行的动因、特征和规模。其次分析影子银行对经济发展、金融安全和货币政策传导的作用机制。鉴于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及影响的复杂性,本文认为在治理原则上应当趋利避害、疏堵结合。  相似文献   

15.
影子银行在中国金融系统中的作用是把“双刃剑”.本文从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金融资产结构优化视角出发,探究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治理机制和发展路径.首先介绍影子银行的定义、范围、影响等,阐述中国影子银行的动因、特征和规模.其次分析影子银行对经济发展、金融安全和货币政策传导的作用机制.鉴于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及影响的复杂性,本文认为在治理原则上应当趋利避害、疏堵结合.  相似文献   

16.
为防范系统性风险,我国推出了宏观审慎政策工具,该工具在协同货币政策实施中对影子银行的传导通道效应有什么样的影响成为本文关注的焦点.通过观察影子银行信贷扩张的现实特征,基于2002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样本数据,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比检验在有无宏观审慎工具协同情境下,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单独使用货币政策调控信贷时,影子银行信贷规模迅速扩张,致使央行统计的货币供应量与实际货币供应量出现较大偏离,降低了货币政策有效性;当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协同货币政策工具使用时,影子银行信贷规模可以得到控制,并减少了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影子银行体系:发展沿革、风险表现及国际监管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影子银行逐渐发展成为现代金融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揭示了影子银行体系对宏观经济运行与金融稳定的巨大影响.同时也证明传统的微观审慎金融监管与宏观调控体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已经不足以实现其既定目标.需要找寻更为适用的政策框架,拓展监管边界,加强跨业维度宏观审慎是其中的重要方向。本文梳理了影子银行体系的概念与发展沿革。总结了影子银行体系所引发风险的表现特征.总结了危机后国际社会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讨论进展.并就加强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加强宏观审慎有效监管,使宏观审慎政策有效发挥作用,对于防范发生系统性银行危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至关重要。本文基于124个经济体1990—2017年的跨国面板数据,研究宏观审慎政策防范系统性银行危机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和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紧缩型宏观审慎政策能够降低系统性银行危机的发生概率。作用机制方面,紧缩型宏观审慎政策通过抑制信贷扩张,降低了系统性银行危机的发生概率。异质性分析方面,宏观审慎政策在发达经济体、金融体系为市场主导型及金融发展程度较高的经济体更为有效。此外,宏观审慎政策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效力也存在差异,防范系统性银行危机的效力在经济上行阶段更为有效。本研究对于宏观审慎政策实施与政策工具选择、防止信贷过度扩张与防范系统性银行危机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使各国金融监管部门充分意识到,宏观审慎监管是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有力工具。日本作为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代表,为应对巨额银行坏账,从2002年开始实施金融再生计划,并将宏观审慎监管理念成功注入金融监管中,金融体系稳健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采用多种实证分析方法,以2003年为分界点,检验了日本信贷周期与经济周期关联性的前后变化。结果表明,日本向宏观审慎监管过渡后,信贷周期存在阶段性逆经济周期现象,即宏观审慎监管有效抑制了信贷顺周期性,阻止了金融系统性风险向实体经济的转移。日本宏观审慎监管实践对于中国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具有一定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呈快速发展之势,其与房地产市场的关联度逐步提高,影子银行在促进房地产发展的同时,蕴含于其中的金融风险不容忽视.本文探讨了影子银行和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相互关系,指出两者的关联发展不仅会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加大金融监管难度,而且会引发流动性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导致经济泡沫化.为此,要深化金融改革,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效防范交叉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