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VAR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我国年度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ECM等方法分析后发现,长期内,金融发展阻碍经济增长,而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短期内,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任何方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通货膨胀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经济增长不是通货膨胀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2.
随着金融危机的发展,中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经济增长必须由原来的依靠增加要素投入的外延增长方式转向依靠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方式。本文通过构建结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中国经济增长、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在中国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推动高于后两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且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要高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GMM估计量,以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投资、出口、进口和通货膨胀)作为基本增长模型的解释变量,从股市波动的角度考察了金融发展(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估计了股市波动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变化。文章发现:正常的股市波动能使金融发展更为有效的促进投资形成,促进经济增长;而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下的股市波动则往往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会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货币供应、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时变参数VAR模型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我国1996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月度数据为基础,首次建立了货币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带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VAR模型(TVP-VAR),以此来考察货币供应、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货币增长短期内促进经济增长,但长期内对经济增长没有驱动效应;货币增长短期内对通货膨胀的作用不确定,而在中长期时间内货币扩张会引发通货膨胀。经济的增长并没有推动货币增长,经济增长在短期内导致通货膨胀,但在长期内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基本不存在;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和货币增长的作用依状态而变化。 相似文献
5.
彭薇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6):37-48
基于随机波动时变向量自回归(TVP-SV-VAR)模型,采用2002年至2019年宏观经济数据,探讨居民部门杠杆率、消费升级及经济平稳增长之间的动态传导机制与时变冲击.研究发现:第一,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居民消费支出及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交互影响,在不同时点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均有所不同,表现为时变和异质性特征;第二,从变量同期影响来看,居民部门杠杆率提高对当期消费升级产生了负向冲击,对当期经济平稳增长产生了正向冲击;第三,从等间隔脉冲响应来看,居民部门杠杆率变化对消费升级的传递作用经历了"先降后升"的变化过程,对经济平稳增长的传递经历了"先升后降"的变化过程;第四,从特定时点脉冲响应来看,三个特定时点中居民家庭"加杠杆"未能有效促进消费升级,中长期房贷"挤出"了消费支出,但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这种负向影响逐渐减弱.这也对通过"结构性去杠杆"实现"促消费"与"稳增长"向纵深推进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6.
区域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晓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8(4):41-47
协同性分析发现区域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同发展的趋势。平稳性检验与协整分析发现区域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正向的区域金融集聚或区域经济增长冲击最终都将带来相互的正向响应。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进一步检验了不同滞后期区域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现区域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区域金融、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运行均需注重区域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7.
陆妙燕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Z1):27-28
金融发展与经济运行的关系问题一直处于不断的研究积累过程中。文章将金融行业细分成银行、证券、保险三个子行业,并选取了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月度数据,通过ADF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后,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再对变量之间做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以检验银、证、保三者在长期中是否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金融结构中,保险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于银行业与证券业。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北部湾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VAR模型探究北部湾经济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北部湾经济区的金融相关率、资本投入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资本投入对人均GDP的促进作用大于金融相关率;由于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滞后,金融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金融机构的存贷款比例偏小,储蓄向投资转化程度不... 相似文献
9.
根据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基于金融结构理论,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并利用VA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黑龙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黑龙江省金融深化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且二者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证券市场与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但统计意义不显著;金融中介对私人经济部门的贷款效率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且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总体而言,黑龙江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力度较强。 相似文献
10.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金融改革、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VAR模型,利用存款余额、贷款余额、GDP数据,分别从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两方面对2001—2017年南宁市、昆明市、贵阳市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南宁市的GDP变化除源于自身的惯性外,还源于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三者均对GDP的变化有较大影响;而贵阳市的GDP变化主要源于自身的惯性;昆明市的GDP变化短期内受自身的惯性影响较大,长期内则是受存款余额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潘成夫 《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2):20-26
在回顾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使用时间序列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在一个分析框架之内,对1952年以来的中国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三者之间的6种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表明:没有证据支持公平和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以总量扩张为特征的金融发展起着扩大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金融总量的扩张可能更多地适应了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1—2012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可以分析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水平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1)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显著为正,即提高金融发展水平有利于经济增长,第二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2)政府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城市化水平均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3)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虽然都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二者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彼此的制约。 相似文献
13.
在Garcia-Penalosa和Turnovsky(2006)的内生增长模型框架内加入金融部门,分析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论显示,金融效率的提高虽然会导致更高的经济增长率,但是也会扩大收入不平等的程度。金融效率提高拉大收入不平等主要是由于金融资源配置不均造成的。政府在金融发展问题上应当兼顾效率和公平,赋予金融部门一定的社会责任,消除人为不公平的信贷配给,建立普惠性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地区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短期波动及相互影响,文章构建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检验中国29个省市地区,1997 ~2009年间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消费量两者互相对对方的冲击情况.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相互拉动作用是非对等的;电力、柴油和汽油单个能源消费和短缺对经济增长波动影响较小,表现出能源间的替代性;能源总量的消费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较显著,与之前研究认为影响性较小的结论有所不同.在制定能源政策时,需要考虑能源总量供给和单个能源供给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武增海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3):45-50
以知识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产业。文章在对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分布的经济分析基础上,分析了包括企业家在内的投入要素对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的影响,并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影响要素之间的内在数量关系。研究发现: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分布呈现东高西低的梯度分布格局,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家、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应通过企业家精神培养、产业区培育、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等措施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金融效率、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一个内生增长模型的解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金融发展规模来表示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很多局限性,所以很多学者在实证研究中选择金融效率来替代。但学者们并没有从理论上构建模型分析金融效率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导致其实证结论缺乏理论支撑。因此,在Garcia-Penalosa和Turnovsky(2006)的内生增长模型框架内加入金融部门,分析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论显示,金融效率的提高虽然会导致更高的经济增长率,但是也会扩大收入不平等的程度。金融效率提高拉大收入不平等主要是由于金融资源配置不均造成的。政府在金融发展问题上应当兼顾效率和公平,赋予金融部门一定的社会责任,消除人为不公平的信贷配给,建立普惠性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7.
18.
关浩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1)
根据中国1978~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引入消费变量,可以构建VAR模型对中国农民收入、消费以及经济增长三个变量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民收入的提高能够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并且是经济增长的长期因素,但农民收入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对较弱;经济增长在短期能够促进居民收入的提高,在短期存在波动,但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戴翔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3):5-12
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对危机冲击下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贸易冲击效应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发中国经济增长波动,但这种影响十分有限,解释力不足10%。本文认为,将危机冲击下贸易出现的暂时性"崩溃"视为中国外向型经济的脆弱性,将贸易波动可能引发经济波动的风险过分夸大,并由此主张转变中国外向型发展模式为内需主导型,是片面的、错误的。危机后继续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中国经济乃至区域协调发展,应是我们坚持的基本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20.
李善民 《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52-57
利用广西1978—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银行贷款和银行存款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三者之间动态关系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研究结果显示:银行贷款和银行存款对地区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并且银行贷款的影响大于银行存款的影响;在10%的显著水平上,地区生产总值与银行贷款构成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在5%的显著水平上,银行存款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只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据此,提出了广西金融改革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