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提高地区金融效率、完善资本要素配置是出清僵尸企业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资源配置效率的视角,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和宏观金融数据,分析地区金融效率对僵尸企业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区金融效率低下是僵尸企业形成的重要诱因,提升金融效率可以显著抑制僵尸企业形成;同时,这种作用存在明显的产权异质性和规模异质性,在国有企业和中小规模企业中更为明显。机制分析发现,地区金融效率低下主要通过加剧不合理的金融资源占用和政府补贴促进僵尸企业形成。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考察由于资金连接导致的僵尸企业对银行的风险溢出。研究中首先利用社会网络方法分析了僵尸企业和银行的风险关联,并采用基于分位数回归的CoVaR模型对不同风险分位数水平下的僵尸企业风险外溢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银行和僵尸企业的收益率序列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僵尸企业对银行业的整体风险存在正向贡献,僵尸企业风险加剧时风险溢出效应也随之增加;大型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是我国僵尸企业贷款的主要来源,也是僵尸企业风险外溢的重要受关联方。研究结论对厘清我国僵尸企业处置方向、防范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加强重点金融机构和僵尸企业监管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僵尸企业处置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化解僵尸企业的银行债务风险更是银行端僵尸企业处置的重中之重.化解僵尸企业银行债务风险需针对僵尸企业银行债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处置所面临的困难,从风险监测、监管制度改革、信息共享、财税政策等方面同步推进.本文分析了僵尸企业银行债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化解风险面临困难,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考察企业信贷失衡和存货投资对僵尸企业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获得信贷优惠的企业更易形成僵尸企业;存货投资越大的企业越易形成僵尸企业;信贷失衡对僵尸企业形成的影响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明显高于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据此,建议政府应加快以金融市场化为核心的市场化建设,深化国企改革,大力减少政府对企业生产的直接干预,发挥利率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市场竞争激励企业致力于科技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保持合理库存投资水平,加强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清理僵尸企业是化解产能过剩的关键举措。本文采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研究了银行部门市场化改革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银行部门市场化优化了信贷配置,通过减少信贷支持从而促进了僵尸企业实现市场出清,表现为产业层面僵尸企业比例减少,且在外部融资依赖程度更高的产业中更为明显。进一步区分僵尸企业出清的形式发现,相对于大规模退出可能引致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与地方政府的社会性问题,银行部门市场化更可能通过僵尸企业"复活"这一更为"温和"的方式实现其市场出清。上述作用在政府干预更弱、市场化进程更完善的地区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战略导向,谋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创新作用效果及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4-2020年在中小板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与省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激励效用及政府补助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增加中小企业对创新的投入,且相比较而言在高科技行业、非国有企业以及东中部地区促进效果更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政府补助在数字普惠金融与中小企业创新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但只在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中发挥中介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非高科技企业中,政府补助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蓝图  欧家雯 《会计师》2020,(3):15-16
政府在科技创新企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补助政策能够激励企业积极开展研发活动,提高创新产出,促进创新强国战略的实现。然而政府补助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着规模歧视、效率较低、企业过度依赖及利用政府补助进行盈余管理等问题,影响补助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科技创新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以广东省科技创新企业为例,通过对其披露的年报数据进行分析,揭示科技创新企业政府补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异质性视角,本文在界定政府补助初衷的基础上,系统地考察了不同补助初衷下政府补助资源的配置效率问题。研究发现,相对于初衷明确的政府补助,初衷不明确的政府补助效率较低,对公司业绩的负面影响较大。这说明,政府补助资源的配置效率受制于补助初衷,政府补助初衷越明确,资源配置效率越高。而且,这一影响因产权性质不同而存在差异,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初衷不明确的政府补助在国有企业中的配置效率更低。政府质量则增强了政府补助初衷的明确性,提高了政府补助资源的配置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初衷不明确的政府补助增加了企业的无效率投资和寻租成本,从而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本文为理解政府补助资源的配置效率提供了新视角,研究结论对于政府如何提高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冲  周峰  刘莉亚  温梦瑶  庞元晨 《金融研究》2020,485(11):113-132
银行以优惠利率贷款为低质企业“输血”,是企业僵尸化的重要成因。然而,基于中国背景的文献,对银行“输血”动机的研究并不充分,本文从地方财政存款影响银行信贷分配的视角,分析僵尸企业形成的内在机理。首先,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对银行竞争财政存款及影响企业融资和投资绩效进而僵尸化的逻辑进行刻画,而后依据省份财政存款、银行竞争与微观企业财务数据,对理论推论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财政存款占当地存款比重越大,企业僵尸化概率越高,并且银行竞争助长了企业僵尸化。此外,基于工具变量估计处理了核心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并进行了多种稳健性检验。机制检验表明,财政存款的信贷分配效应,促使企业过度投资,导致经营绩效恶化,进而提高了企业僵尸化概率,银行竞争则会加剧该效应。本文拓展了财政存款的经济效应与僵尸企业形成方面的文献,对于僵尸企业治理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2008~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视角,并考虑了市场竞争的作用下探讨了僵尸企业形成的原因。研究发现,企业非效率投资与僵尸企业显著正相关。与投资不足相比,企业过度投资更容易造成僵尸企业问题。同时,市场竞争作为外部治理机制能显著削弱企业非效率投资对僵尸企业的影响。最后本文分别从企业内部和外部提出科学合理规划企业投资行为和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冲  周峰  刘莉亚  温梦瑶  庞元晨 《金融研究》2015,485(11):113-132
银行以优惠利率贷款为低质企业“输血”,是企业僵尸化的重要成因。然而,基于中国背景的文献,对银行“输血”动机的研究并不充分,本文从地方财政存款影响银行信贷分配的视角,分析僵尸企业形成的内在机理。首先,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对银行竞争财政存款及影响企业融资和投资绩效进而僵尸化的逻辑进行刻画,而后依据省份财政存款、银行竞争与微观企业财务数据,对理论推论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财政存款占当地存款比重越大,企业僵尸化概率越高,并且银行竞争助长了企业僵尸化。此外,基于工具变量估计处理了核心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并进行了多种稳健性检验。机制检验表明,财政存款的信贷分配效应,促使企业过度投资,导致经营绩效恶化,进而提高了企业僵尸化概率,银行竞争则会加剧该效应。本文拓展了财政存款的经济效应与僵尸企业形成方面的文献,对于僵尸企业治理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专精特新企业是激发创新活力、完善产业生态不可或缺的关键主体,也是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政府补助作为引导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能否促进企业提高研发人员投资、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值得深入探究。本文基于A股上市公司中专精特新企业2018—2021年数据,探讨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人员薪酬安排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进一步探究项目属性类政府补助与待遇属性类政府补助对企业人员薪酬安排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可以通过认证效应,提高企业的市场关注度与产学研协同能力,进而促进企业加大研发人员投入;相比待遇属性类政府补助,项目属性类政府补助对研发人员薪酬安排的影响更为显著;政府补助会因企业和区域特征而产生差异化效果;进一步分析表明,政府补助扶持企业薪酬水平提升有助于增加企业的长期价值。相关结论对理解企业创新活动中的政府补助定位及政策的后续推进提供了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一、"政府补助"概念在会计与税法上的差异(一)会计中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政府补助具有两个特征:第一,政府补助是无偿的、有条件的。政府向企业提供补助具有无偿性的特点。政府补助通常附有一定的条件,主要包括:(1)政策条件。企业只有符合政府补助政策的规定,才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上市公司是否对创新融资存在显著的选择偏好?本文利用2006~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研究发现:(1)内源融资、外源融资对公司创新投资均存在显著的正面影响,但外源融资对创新投资的促进效应大于内源融资。(2)进一步考察股权融资、债权融资、政府补助三种外源融资对公司创新的影响可以发现,政府补助最能够显著提高中国上市公司创新投资,股权融资的影响次之,债权融资则不明显。(3)政府补助对债权融资与公司创新投资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政府补助可以"刺激"上市公司通过债权融资提高公司创新投资。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创新融资的内在逻辑进行了深入探讨,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推动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生物医药行业是关系到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产业,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级政府非常重视,给与多类型补助,以帮助企业提升研发水平,促进其持续增长,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本文选取261家医药行业的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政府补助、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的相互关系.最终的研究结果显示:政府补助对企业的研发支出存在积极的影响效果,而研发支出的增加对企业的绩效也存在正面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能够为政府的补助政策制定和医药企业自身发展规划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政府的财政补助,是市场经济国家常见的一种经济发展政策,政府通过一定的资金补助,有利于推动和引导企业进行转型和升级.特别是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环境保护以及高新科学技术研究等领域.而会计核算的变化更是直接影响到企业以财务报表反映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本文主要分析讨论新修订会计准则下政府补助核算变化对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一、"政府补助"概念在会计与税法上的差异(一)会计中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政府补助具有两个特征:第一,政府补助是无偿的、有条件的。政府向企业提供补助具有无偿性的特点。政府补助通常附有一定的条件,主要包括:(1)政策条件。企业只有符合政府补助政策的规定,才有  相似文献   

18.
高新技术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而技术创新作为经济转型的一种重要驱动力量,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给予支持。府补助作为其中的一种鼓励手段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产生着重要影响。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政府补助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梳理和归纳,分析政府补助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期完善政府补助与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9.
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维度,但僵尸企业严重影响中国产业升级进程。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实证分析僵尸企业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内僵尸企业比例越高,产业升级进程越缓慢。机制分析发现,僵尸企业通过扭曲资源配置和抑制技术进步两种渠道拖累产业升级。从资源配置角度看,静态上僵尸企业扭曲企业资本要素投入,对资本投入不足的企业危害更为突出;动态上僵尸企业不仅阻碍在位企业增加值率提升,还妨碍潜在高增加值率企业进入市场。从技术进步角度看,僵尸企业具有自身创新懈怠和挤出正常企业创新的特征。本文从资源配置和技术进步的视角揭示了僵尸企业对产业升级的拖累效应,为更好处置僵尸企业和推动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时代金融》2019,(6):92-93
2013年《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颁布,标志着我国去产能政策的正式开展。本文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和2010-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专利数据,考察了去产能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去产能政策激提高了企业的发明专利产出,其增加幅度高达21.9%;进一步发现,政策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更加明显。本文为评估去产能政策的影响提供了实证证据,对于进一步化解过剩产能、解决僵尸企业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