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网络爬虫挖掘东方财富股吧中个股的发帖文本,搭建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特征融合模型(LSTM-CNN),对样本股的股吧发帖文本进行情感识别,构建投资者情绪指标并分析了其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实证发现,当期投资者情绪对下一期股价崩盘风险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投资者情绪高涨加剧了未来股价崩盘风险;不同市场环境下,情绪对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具有不对称性,熊市状态下投资者情绪对崩盘风险的正向影响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规模较小、股权集中度较低、卖空限制大、公司所在地市场化水平低的样本公司中投资者情绪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更为明显。此外,我们发现股票流动性是投资者情绪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研究结论有助于从投资者情绪视角来解释股价崩盘风险的形成机理,丰富了对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因素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中小股东信息不对称一直是困扰中国资本市场的难题,而成立投资者线上互动平台则是具有创新性的监管尝试。本文利用2009年~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593万余次线上互动文本数据,构建投资者线上互动质量综合指数,研究了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线上互动的特质信息含量。研究显示,中国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线上互动质量呈上升趋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8.06%,但互动质量较高的上市公司较少、整体互动质量偏低。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线上互动式交流质量越高,股价对公司特质信息的融合效率越高;线上互动质量对公司股价特质信息含量的正向影响持续3个季度。机制分析表明,线上互动质量通过降低财务信息披露和股价信息反应时滞、吸引分析师关注等方式促进股价特质信息含量的提升;并且,在散户投资者多、投资者情绪低迷等外部环境下,互动质量的提升能产生更强的特质信息效果。本文的研究为完善投资者线上互动平台、实现高质量互动以助推资本市场信息效率提升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温权 《上海金融》2019,(12):12-18
传闻作为一种未经证实的、具有极强不确定性的信息,是冲击股价、困扰证券市场发展的棘手问题,因此研究传闻如何影响股票价格、投资者能否对传闻做出理性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已有文献研究的是以美国市场为代表的成熟资本市场,其市场特点与新兴资本市场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已有研究结论并不能代表新兴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理性程度。本文手工搜集了2007.1.1-2013.12.31期间所有中国A股上市公司经公告澄清的并购传闻,实证检验了真假并购传闻发布前后的投资者反应(市场反应)。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能够在传闻报道日(事件日)区分并购传闻真伪,表现为在事件日和事件日后真实传闻的累积异常收益率显著高于虚假传闻。本文为了解新兴市场的投资者理性水平提供了直接证据,发现了新兴市场与发达市场的理性水平差异,探析了可能的原因,丰富了已有文献的不足。同时也发现:中国股票市场存在信息提前泄露问题;虚假并购传闻增加市场噪声,引起市场非理性行为等。本文为监管层更好地完善中国证券市场建设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10—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投资者关注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客观表现和传导路径。研究发现,投资者关注度的提高会显著加剧下一期的股价崩盘风险,存在“关注度的崩盘效应”;分组检验发现,关注度的崩盘效应仅在机构持股比例低的公司和市场处于牛市状态下存在;路径检验发现,投资者关注不存在信息路径,没有改善公司信息透明度,但存在部分的情绪路径,提高了股价同步性和投资者情绪,从而加剧了股价崩盘风险。建议监管部门重视投资者关注对股价带来的冲击,通过进一步提高机构者持股比例,缓解情绪过热导致的定价错误程度,降低股价崩盘风险。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投资者在社交媒体情绪表达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以及投资者情绪如何通过影响公司行为作用于股价波动,采用网络爬虫和具备强大数据积累的百度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利用上交所"上证e互动"特有的问答实验环境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投资者在"上证e互动"表达负面情绪与股价同步性负相关,公司回复丰富性和针对性在其中分别发挥遮掩效应和中介效应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关系只存在于无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或者媒体报道数量较多的公司.  相似文献   

6.
基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上的问答数据,实证检验上市公司敷衍投资者的行为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回答投资者提问的及时性和切题性越低,其股价崩盘风险便越高。进一步分析显示,上市公司敷衍投资者行为通过两条途径加剧了股价崩盘风险,一是敷衍行为不利于投资者获取公司信息,加剧市场信息不对称;二是敷衍行为有损公司声誉和投资者信任,容易导致投资者在上市公司面临利空消息影响时"用脚投票"、加剧股价波动。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要推动上市公司主动加强自愿性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实现与投资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在与投资者沟通中避免敷衍、搪塞的行为;监管当局可考虑采取"引导优先"的策略,发挥声誉机制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引导上市公司自觉重视、及时处理投资者的网络提问,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信息沟通功能、促进资本市场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渗透,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共享经济形态机遇与挑战并存。网络社交媒体作为目前投资者交流与传递投资信息的重要渠道,能够成为量化投资者情绪的数据来源。以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东方财富网共享单车概念股的股吧信息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文本挖掘技术构造投资者情绪、投资者关注度、投资者互动程度三个指标,并与股票收益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混合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共享单车市场中投资者情绪高涨、关注度增强能够提升概念股的股票收益水平,而投资者互动度与股票收益负相关。此外,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机构投资者降低了股价崩盘风险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3-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增大了公司股价未来崩盘的风险。在考虑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和内生性等因素的影响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公司中,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强;公司所在地区的制度环境越完善,上述正相关关系越弱。渠道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影响一定程度上源于它加剧了信息不对称。本文拓展了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因素研究,丰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对监管部门积极引导机构投资者、维护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深交所"互动易"与上交所"上证e互动"的网络互动平台数据,研究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互动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互动信息越充分、互动情绪越积极、互动行为越有效,则越有助于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当公司的内外部信息更透明时,投资者互动的治理效应更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更好。并且投资者网络互动平台能够通过媒体渠道放大其社会责任治理作用。本文的研究对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互动平台促进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经验证据,基于此,监管部门应进一步推动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的提升,调动投资者在网络互动中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网络互动平台的外部监督治理功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投资者有限理性及其在媒介信息与社会化交互作用下注意力及决策的传染机制,分析游戏驿站投资者在社交媒体信息传播与情绪因素的影响下,注意力聚焦与行为传染的过程,以及导致股价与交易量大幅波动的后果.分析结果认为,在社交媒体时代,操纵市场行为的认定、投资者分类管理、信息披露监管及企业财务信息披露都应作出适应性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廖昕  陈湘灵  张钰  余越 《浙江金融》2023,(9):64-73+26
股票市场中的“过度交易”现象会增加市场波动,进而加剧市场风险。本文抓取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沪深300指数与中证500指数成分股的东方财富股吧发帖文本数据,基于文本数据挖掘方式构建了1小时的社交媒体投资者高频情绪指标,深入探究了投资者情绪对我国A股市场日内过度交易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能显著地正向影响投资者日内过度交易行为,同时投资者情绪对机构投资者日内过度交易的影响强于个人投资者。进一步地,牛市中受投资者情绪影响产生的日内过度交易行为明显大于熊市;并且相较于中小盘股,投资者情绪对大盘股中个人投资者日内过度交易行为的影响程度更大。本文研究结论对投资者优化投资策略、引导监管机构机制设计、防范我国股票市场过度交易风险等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2010年1月-2020年5月东方财富股吧1.88亿条散户帖,从三个维度识别散户积极主义(关注信息深度、广度以及信息传播),并以深度学习LSTM模型搭建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对帖子情感分析。基于此,本文探究积极散户能否提高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研究发现:积极散户有助于提高公司审计质量。积极散户以相对普通散户的信息优势发挥影响,通过在散户群体中传播信息、情绪,将其对公司的态度观点反映给审计师,为审计师提供可参考和重点关注的信息,从而提高公司审计质量。在散户负面情绪强烈时,这一作用更强,此时热衷传播信息的散户的作用更显著。本文的发现为促进中小投资者保护及提高公司审计质量提供了明晰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3.
根据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个人投资者在情绪的影响下,会采取追涨杀跌的正反馈交易策略。随着网络的普及,股吧在个人投资者信息获取和投资决策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股吧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了投资者的情绪。已有的研究表明股吧信息与股市收益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通过利用股吧发帖量构建了个人投资者情绪的代理指标,并运用实证方法验证了个人投资者情绪与股市收益间存在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2001年之后,我国机构投资者正经历着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针对之前屡屡发生的违规行为,机构投资者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根据Grossman与Stiglitz(1980)等研究提出的信息经济学理论,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更直接的体现为通过知情人交易向市场传递信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考察机构投资者交易对股价中公司特有信息含量的影响,从信息的角度对机构投资者在我国资本市场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检验。在控制了内生性、噪音等因素影响之后,实证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交易确实增加了股价中的公司特有信息含量,提高了市场的效率。本文加深了对我国资本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理解和认识,从更直接的角度验证了引入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监管者正确导向了机构投资者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2009—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股价崩盘风险是否会对上市公司未来线上投资者关系管理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较高时,其后续在线上与投资者沟通互动的效率更高,说明公司通过加强线上投资者关系管理建立事后补救机制以进行危机公关。进一步分析表明,公司信息透明度和高管是否拥有金融会计类工作背景对上述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即当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较低和拥有较多金融会计类工作背景的高管时,股价崩盘风险对线上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尤其体现在对线上投资者问答回复率的正向影响。本研究反映了测算股价崩盘风险在公司治理角度的信号作用与预测意义,并揭示了信息时代投资者关系管理来自资本市场的决定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使用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分析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水平与股票市场价格崩盘风险呈显著的负相关。(2)机制检验表明,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能够促进机构投资者增加持股比例,作为资本市场的信息中介,机构投资者将会释放更多积极的股价信息,对资本市场产生积极效应,并促进投资者进行合理的投资决策,进而降低股价崩盘风险。(3)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非国有企业、非重污染企业、大规模上市公司,其ESG信息披露抑制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7.
史永东  杨瑞杰 《金融研究》2018,460(10):189-206
股价下行作为资本市场的普遍现象,在极端情况下会对投资者财富和公司声誉造成巨大冲击,因此受到学界、业界和监管层的高度关注。本文选取2007-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票为样本,研究了不同信息对股价下行风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察了过度自信和损失厌恶两种不同的投资者行为是否会影响信息与股价下行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有形信息显著降低了股价下行风险,而无形信息对股价下行风险的影响并不显著;(2)投资者的过度自信水平越高,有形信息与股价下行风险的负向关系越弱;(3)投资者的损失厌恶程度越高,有形信息与股价下行风险的负向关系越强。本文的研究不仅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风险管理思路,也为监管层的政策制定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东方财富股吧等股票论坛日渐活跃,反映了投资者对获得上市公司真实、完整、及时信息的强烈需求。尽管股吧有助于促进信息传播,但仍是非正式的信息发布平台,股吧评论本质上是一种模糊信息。为探明股吧评论的信息含量,本文以2012—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股吧评论对股价崩溃风险的影响,以及同样属于模糊信息的分析师跟踪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股吧评论分歧越小,股价崩溃风险越大,并且分析师跟踪人数和研报数量在上述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厘清股吧评论影响股价崩溃风险的路径和机理,既丰富了股价崩溃风险成因的研究,也揭示了股吧评论、分析师跟踪等模糊信息的信息含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A股市场因公司并购而引发股价泡沫的案例日趋增多,并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本文以2009-2019年A股市场发生并购行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并购商誉减值对股价崩盘的影响及其调节因素.研究发现,并购商誉减值具有显著的股价崩盘效应,并且商誉资产规模越大,股价崩盘风险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占比、信息不对称程度、分析师乐观预测误差和投资者情绪,在并购商誉减值与股价崩盘关联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对于理解并购商誉减值对资本市场稳定性的影响以及防范相关金融风险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股票市场波动与投资者情绪和宏观经济存在着密切联系,宏观经济又会影响投资者情绪。本文以2014~2018年为研究时间段,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回归法构建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标,使用SVAR模型研究了宏观经济条件在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冲击过程中起到的影响,并比较了该影响在主板市场和中小板市场之间的不同。结果显示:宏观经济条件会放大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冲击幅度并延长冲击时间;主板市场规模更大,宏观经济条件对情绪冲击的放大幅度更大;中小板市场活跃度和投资者关注度较低,对投资者情绪冲击的反应会被减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