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经 《南方金融》2008,(4):5-10
当前,广东金融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争当科学发展金融产业的排头兵,我们首先必须在解放思想上先行一步。广州和深圳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前列,如今共同肩负着率先实现金融发展新跨越的重大使命。对广州、深圳的金融业发展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查找推动金融业科学发展的薄弱环节,探索促进金融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举措,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广东金融强省建设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现代产业的转型,决定着现代金融的转型,我国金融业发展必须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重要作用。十二五时期,国内金融业需要及时跟进,把握产业转型升级脉络,找准金融服务创新转型的切入点,在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及时高效服务的同时,实现金融自身的新发展和新跨越。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金融的大发展背景下,互联网支付的基础性作用更加突出。本文分析互联金融在推动发展中地区普惠金融上的独特优势,认为互联网支付回归小额便民,能够使其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基础设施和新通道。本文同时为我国发展中地区借力互联网支付深耕普惠金融提出了对策及建议。当前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不仅对国民经济运行和传统金融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金融和科技深度融合,在推动传统金融业转型的同时,不断催生出诸多金融新业态,为金融业的整体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金融科技所凭借的技术本身加大了金融安全风险,使得金融监管面临新的挑战。自2013年以来,我国的金融科技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浙江的金融产业蓬勃发展,并逐渐成为浙江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柱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整体而言,当前我省金融业发展仍存在诸多结构性矛盾,唯有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才是出路,为此必须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各方支持,以做强地方金融为抓手,加速推进浙江金融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给传统金融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讨论了在银行业面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背景下,通过对互联网金融及其发展历程的介绍,结合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于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影响和有关案例,对银行业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策略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二五”时期,是甘孜州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突破瓶颈制约、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是金融业抢抓机遇、提升金融服务经济发展能力、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面对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回顾总结金融业发展现状,正确把握金融业发展定位,明确金融业发展目标,理清金融业发展思路,对加快建设金融强州,全面提升甘孜州金融产业的整体实力,通过金融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金融互促共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全球环保产业正蓬勃发展,环保产业和金融市场互动产生的环境金融作为一个领域,以应对良好的环境管理与健全的经济管理正相关的观点。越来越有必要将环境质量改善提上议程。环境金融将环境保护理念引入到金融行业中,促使形成节约环保的发展模式;强调金融业应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密切关注生产过程的污染问题,为环境产业提供最好的金融服务和产品。本文分析国际及国内环境金融市场发展的现状,进而探索有利于我国国情的环境金融体制的创新与改革。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走向繁荣发达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做大做强金融产业,提高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对促进区域经济既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把握山东省金融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一五”期间促进山东省金融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也呈现迅猛发展的新态势,成为当前热议的话题。对于在金融业持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大数据技术,其合理应用,最大程度保证了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金融产业中必须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最大程度挖掘出该行业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1.
陈元 《中国金融》2020,(1):9-10
<正>金融与科技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古往今来,金融业一直对新技术保持高度敏感,是科技成果应用最广最深的行业。历史证明,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使金融与科技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助推金融业培育新优势、发挥新作用、实现新发展。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金融业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业务流程、拓宽客户渠道、提升服务质效,推动金融服务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为金融业贯彻落实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提供了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走向繁荣发达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做大做强金融产业,提高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对促进区域经济既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把握山东省金融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一五"期间促进山东省金融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的热点领域,云计算相对于传统信息化技术有着独特的技术和资金优势,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信息化体系建设将成为包括金融业在内的众多行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之一。现阶段,区域型金融产业正蓬勃发展,但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造成区域型中小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因此,探索建设基于云计算的区域金融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可成为推动区域金融业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十七大报告关于经济金融改革发展的主要论述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有关金融业改革和发展的论述,表明了党中央对近年来金融业改革和发展工作的肯定,也说明未来任务更加富有挑战性。十七大报告对金融业发展部署的任务更加具体和细化.尤其是在建设现代金融体系、优化资本市场结构方面。频频显示出新提法、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纵观"十一五",北京市朝阳区金融业一年一个台阶,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金融业由自由分散发展进入到有规划成体系发展阶段,金融机构快速聚集。目前,朝阳区国际金融机构聚集规模优势日益显著,国际特征日益凸显,产业规模显著提升,金融业态逐步完善,已成为推动首都金融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快速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不断向金融领域渗透,推动数字金融不断发展。新形势下,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纷纷开启数字化转型,推动商业模式变革,深化数字技术应用,赋能业务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7.
经过多年的发展,首都金融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金融产业已经成为带动北京市经济增长、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第一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一主一副三新四后台”确立的金融功能区总体布局也颇见成效,金融街、CBD、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以及其他各区县的金融产业功能区,在聚集高端要素、引领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首都金融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短时间内,在共同的发展背景下,各金融功能区局限于一个框架、一个构想进行同质化竞争;再加上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程度等导致各区县竞相发展金融带来的资源竞争,最终导致各功能区金融的发展产生无序竞争并产生趋同性,各功能区的金融发展不能实现有效协同。因此,下一步必须反思如何结合各功能区的优势特色实现金融业的差异化定位,进而实现金融业协同发展,统筹各功能区金融资源,提升北京金融发展功能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伴随全社会的聚焦和热议,互联网金融进入了爆发元年。展望2014年的走向,有人预测互联网金融将蓬勃发展,并颠覆传统金融业,近期余额宝、理财宝、百度百发等新兴网络理财产品的热销,又为此提供了佐证;持反对意见者认为互联网金融在交易安全、信息安全和规范经营等方面存在诸多隐患,是泡沫产业。各家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石家庄金融业既有优势,又有劣势,机遇与挑战同在.为实现石家庄金融业的跨越式发展,石家庄要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规划设计,争取有利的政策环境;要创新发展理念,坚持错位发展,形成金融发展新特色;要发挥石家庄的比较优势,推动石家庄“金融服务中心”建设;要改善金融结构,做大金融体量,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要“引进来”、“走出去”,积极参与区域金融协作;要优化金融环境,引进金融人才,增强石家庄对金融机构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能够有效促进农村产业发展。近年来,重庆农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但是金融在支持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金融产品形式单一、信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无法完全满足农村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制约重庆农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结合重庆金融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的现状、实践模式与现实困境,从聚焦优势特色产业、优化农产品加工产业结构、推进科技赋能农村金融和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四个方面提出重庆金融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的路径优化策略,以期为金融支持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