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及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使生物医药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一批有规模、有创新实力、有竞争优势的科技园或企业集团迅速崛起,如上海张江生物医药科技园,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天津泰达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已出现了“百舸争流“的喜人局面.但西安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举步维艰,长期在低层次徘徊.如不及时改变这一局面,将导致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难以形成,聚合效应难以产生,最终将失去发展机遇而中途搁浅.……  相似文献   

2.
尹星月 《河北企业》2023,(12):72-74
生物医药产业是河北省重点主导的产业之一,河北省的生物医药产业有雄厚的历史沉淀与专业基础,省会石家庄因有大量医药制造业聚集,也被称为“药都”。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尤其重视,近些年来有大量的政策支持,河北省内也建立了大量的生物医药产业园,以便强化产业聚集力。除了省内医药行业五朵金花——石药集团、华北制药集团、以岭药业、神威制药、石家庄四药五大强企外,也产生了大量的中小型生物医药企业,促进了河北省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但是不可否认河北省生物医药产业排名在全国呈下降趋势,因此,基于其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医药物流、产业聚集性等方面呈现出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各地动态     
<正>北京:"十二五"期间重点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将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根据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制定积极的产业政策,通过"五个重点支持"、"两个专项"及相关保障措施,促进该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从新兴战略产业发展为北京市主导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4.
吴向阳  张耘  毕娟 《经济界》2009,(1):32-38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北京的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促进了产业规模的扩大,提高了产业在全国的竞争能力,提高了产业的平均技术水平。但是,对也正在把产业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一定程度上威胁产业安全,技术外溢效应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5.
<正>一河北省生物医药产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之一,技术创新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但河北省生物医药产业整体的创新能力仍然不强。到2010年底,我省生物医药产业新药推出数量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12位,新产品产值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医药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笔者  相似文献   

6.
<正>这一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专利技术会让中国生物医药领域,尤其是抗癌药物筛选过程发生革命性的技术变革。生物医药产业在中国起步较晚,国内抗癌药物基本被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医药公司所垄断。临床前药物筛选过程成为阻碍这一产业发展的"瓶颈"。安泰康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泰康)引进了世界领先的小型动物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侯云德院士日前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题报告会上表示,生物医药经济成世界趋势,中国生物医药技术研发要注重创新。侯云德表示,当今世界干细胞技术、克隆技术、DNA重组技术、纳米技术和系统生物学技术等新技术研究应用十分活跃,老年病、疑难病、传染病治疗医药产品及功能性食品的市场需求迅速上升,生物医药经济异军突起,已成为涵盖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和生物环保在内的新经济业态。基于国际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态势,我国生物医药技术研发既要重视源头创新,更要重视仿制创新和集成创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石家庄在经济转型中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现在,生物医药产业成为石家庄的第一主导产业。石家庄是首批认定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之一,经过发展已形成了五大生物产业集聚区,形成了以化学原料药制造、现代中药和民族药为特色的产业体系,产业集聚形成。2014年10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批复了石家庄市《高端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方案》,为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石家庄承接北京、天津的相关产业是趋势。因此,以石家庄市生物医药产业为研究对象,探讨影响生物医药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工作。  相似文献   

9.
生物医药产业是省委、省政府重点培育的产业,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随着云南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的扩大,对资源量和质的需求日益提高,实施中药现代化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民营企业如何围绕重点产业,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在促进重点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发展壮大,这是当前我省经济结构调整中应重视研究的问题。红河千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0.
《企业经济》2016,(2):153-157
产业集群是当代世界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也是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头羊。近年来,我国一些中心城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蓬勃发展,江西省在南昌、赣州、宜春等区域中心城市和工业园区,也形成了明显的集群发展趋势。21世纪生物医药面临市场扩大、技术突破、各地竞相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发展机遇,因此,江西必须把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作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通过扩大开放、强化创新驱动、培育更多集群种子、推进特色产业园建设等措施,促进生物医药集群快速发育成长。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从1989年开始,其后,全国各地积极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开始出现了专业集群和园区,并迅速成长为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中国医疗改革的持续推进以及生物医药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迎来了加速发展和布局调整的重要机遇。  相似文献   

12.
<正>以"房地产开发和运营+现代服务业"为传统核心产业的人居蓝光,以"3D生物打印+生物医药"为创新支柱产业的生命蓝光,嘉宝必须突破与飞跃。1月20日,四川嘉宝资产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嘉宝股份,证券代码:834962)在北京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举行新三板上市企业挂牌仪式,成为西南地区率先正式挂牌新三板的现代服务业企业。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沈建忠、蓝光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嘉宝股份董事长、总裁姚敏、中物协副会长李书剑、徐青山、刘德明、秘书长王鹏、《中国物业管理》杂志总编赵富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功能定位将产业创新平台运行绩效分解为服务绩效和网络绩效,提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运行绩效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以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为样本开展的实证研究发现:平台的资源条件、开放程度、信任水平、契约治理的规范性以及政策环境的完善程度对产业创新平台运行绩效具有正向作用;平台资源条件和开放程度对平台运行绩效的影响关系显著性地受到契约治理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徐佩  XUPei 《价值工程》2014,(4):151-152
目前,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布局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安徽省重点发展产业。安徽省生物医药产业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发展规模,对国内生物医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对安徽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再次,剖析安徽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促进安徽省生物医药产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张倩 《河北企业》2012,(7):29-31
<正>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它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如今同仁堂已发展成为跨国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同仁堂集团公司。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同仁堂同时发展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有境内外两家上市公司,连锁门店、各地分店以及遍布各大商店的店中店六百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二十家,遍布二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行销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企稳回升明显,新医改和"全民医保"带来的扩容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拉动医药市场的增长。我国人均用药水平有待向发达国家靠拢,"十二五"规划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给予了很大的重视和支持,各地也相应地提出了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这些都为以同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要素的分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对江苏、广东、上海、河北、山东、浙江、四川、天津等省市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找出阻碍集群创新的相关因素,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谢宇  邹执寰 《企业导报》2014,(2):57-57,59
生物医药产业被称为21世纪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钻石产业",是我国以及成都市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型产业之一。大力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通过生物医药产业的高端化带动成都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区域产业倍增的重要举措。本文试图从生物医药产业基本定义入手,进而分析其产业特征及产业链条形态,并综合分析国内以及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最终对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今,产业创新不论在国民经济发展,还是国际政治、经济竞争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它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而技术创新则是产业创新的内在基础。本文重点研究了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创新的具体机制,并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红豆一开始走了一条多元化的道路,其实多元化这条道路.应该讲的是个陷阱,因为行当太多,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面,肯定竞争是不行的,最近这几年我们相对在压缩。我们压缩了像车辆、电池,把这几个行当关了以后,把所有的资源集中在现在的几个产业,就是纺织服装、橡胶轮胎、生物医药和地产,这四个板块相对集中.就发展的更决更好了_  相似文献   

20.
张春婵 《数据》2012,(3):8-9
正如果你曾留意过近年来关于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相关报道,那么"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以下简称生物中心)"这个名字你必定不会感到陌生。这个坐落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院内一隅的机构,占地不大,人员不多,却是企业、政府、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