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世界上关于金融市场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类:一是欧洲的综合性金融模式,以德国为代表,银行可以经营证券和保险业务;二是美、英、日等国的专业化金融模式,银行、证券、保险业务分别由不同的机构经营。其实,就金融市场功能来讲,综合性金融与专业化金融本身并无优劣之分,选择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主要应综合考虑三个因素:①规模经济因素。混业经营的业务范围宽,其效益也可能会高。②净收益最大化因素。混业经营中的一项业务经营不好,就可能冲抵另一项业务的收益,要考虑综合收益最大化。③系统性风险因素。混业经营可能会出现因一项经… 相似文献
3.
混业经营是当前国际金融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我国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也必须采取措施实行混业经营 ,以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4.
关于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思考—兼论我国金融业经营存在的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业经营对于市场利益主体的影响利大于弊,国际金融领域的混业经营的趋势说明了这一点,我国金融业未来的发展也将是混业经营的模式,但目前仍存在着许多障碍,逐步消除障碍和完善混业经所需的外部条件,是我国金融业目前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5.
1999年11月4日,美国一纸《金融服务现代法案》彻底宣告了分业经营时代的终结,引导世界金融业迈入混业经营的潮流。近来,国内提倡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不可否认,这一制度是世界也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当我们冷静地思考我国金融业的现状时,就会发现其中掺杂着许多“冷”因素。本文以银行和证券业为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6.
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的金融体制,无不朝着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方向发展。中国加入WTO以后,伴随着竞争性金融市场结构的形成,中国金融市场必将发生重大变化,分业经营的局面也随之会发生变化,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正在向我们悄悄走来。 相似文献
7.
张昊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5,(10):38-38
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当前整个世界金融业的大势所趋,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是指金融、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的业务互相渗透、交叉,而又不仅仅局限于自身分营业务的范围。中国作为为数不多的坚持分业经营的国家之一,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应该成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最终选择和历史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它有以下的好处: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不断发展,金融创新的层出不求,经营单一业务的金融机构已经很难能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混业经营已成为世界金融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金融业仍实行分业经营,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我国金融业必须要紧跟国际潮流,在充分分析国情的基础上,逐步走出分业经营,实现混业经营,以提高我国金融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应对国际挑战。 相似文献
9.
所谓金融业混业经营是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在业务上相互融合、渗透与交叉,它突破了分业经营业务模式的局限,借助金融创新手段不断丰富金融产品内涵,提高金融市场资金运用效率,为有价值的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奠定架构基础。本文就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混业经营: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我国目前实行的金融业分业经营与国际金融发展趋势相悖。面对加入WTO后的新形势,我国金融业应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竞争和全球化发展的需要,采取措施实行混业经营,以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1.
潘春强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5,(17):26-26
从全球金融发展进程看,实行混业经营,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混业经营的缺陷和不足在金融监管能力提升到一定程度后是可以避免的,而混业经营的优势,特别是在促进微观金融主体通过金融创新提升竞争力方面是分业经营不能比拟的。因此,从我国金融业长远发展趋势看,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银行业务与非银行业务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和市场化进程加深,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回归,不仅可以提高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还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在目前金融趋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要使我国金融业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金融业有必要适应全球化的新挑战,逐步走上混业经营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外金融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我国传统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已逐渐显露出其弊端。为了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混业经营已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分析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必然性的基础上,对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关于金融管理体制的规定和如何健全金融法律制度,完善法律监管进行了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融业应当实行混业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际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中国金融业也应采取措施实行混业经营,以应对WTO,以适应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17.
混业经营——我国金融业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趋势使世界各国纷纷放弃了运行多年的分业经营制度,努力通过混业经营提高本国金融业的竞争力。自2006年底,我国履行了加入WTO承诺,在地域业务种类、客户对象等各个方面对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我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正在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8.
19.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外金融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我国传统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已逐渐显露出其弊端.为了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混业经营已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分析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必然性的基础上,对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关于金融管理体制的规定和如何健全金融法律制度,完善法律监管进行了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 一、我国金融业经营业务的演变 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金融业的经营管理体制是一种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或投资银行)截然分开的分业经营模式。其特点是:商业银行不得从事证券投资,证券公司也不得从事存、贷款等商业银行业务。从实践看,我国这种银行业的分业经营模式,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制度建设及监管体系还不十分健全的情况下,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一是在改革中已经启动了利益驱动机制,但金融企业体制改革尚未到位,特别是自负盈亏的责任制尚未落实,混业经营易滋生盲目追求利益而破坏金融秩序的行为。二是有关金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