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计2013年中国经济总体走势"内需为主,中速发展,稳中有升",而宏观观济的调控将面临两难的困境,如"稳增长与调结构"、"放货币与控房价、稳物价"、稳出口与促消费"、"降税负与增支出"等,因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与把握。  相似文献   

2.
刘钧 《经济经纬》2001,(2):99-100
闻潜教授的专著《中国经济运行与宏观调节》一书于今年5月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了.这部65万字的宏篇巨著是闻潜教授一生皓首穷经、孜孜以求、钻研学术的结晶,也是他几十年来致力于跟踪中国这片黄土地经济运行的结果.他所提出和一贯倡导的经济适度增长与适度调节的理论,对于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书中指出,在我国经济运行中,造成经济增长大起大落的根源在于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严重的脱节和失调,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保持经济适度增长势在必行,但是要真正实现经济适度增长,政府实行适度调节是十分必要的.可见,适度调节理论是其宏观调控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一、2008年整体宏观经济展望过去的2007年,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宏观经济也延续了2006年的高速增长态势,在三大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的引领以及外贸出口与投资的推动下,GDP增长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高达11.4%,可以说,整个宏观经济形势是非常良好的。  相似文献   

4.
物价上涨影响因素及宏观调控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价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经济变量,又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物价水平是衡量宏观经济是否过热的"晴雨表"。2010年中国经济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已经在逐步恢复并将不断增强,从而推动经济增长重回上升周期。但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也隐藏着物价增长可能过快、消费增长或将乏力等隐患。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国物价总水平明显上升,己成为中央宏观调控关注的核心指标。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的财政三职能划分中,经济增长历来被认为是中央政府的职能.然而,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的省、市政府却积极出台各项措施,刺激经济增长.在严峻的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央借助地方实施制度创新;而在分权改革强化的财政激励下,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始终存在.特有的城市经营模式使地方政府密切关注楼市,而分割的市场格局则强化了地方政府的调节效应.地方政府的救市行为很可能形成新一轮投资拉动增长的局面,并由此加剧财政风险和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6.
《经济视角》2006,(12):5-5
仅仅5年,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将实现又一次量级的攀升。12月9日,国家发改委首次预计今年全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20万亿元。这距中国GDP突破10万亿元,仅仅过了5年。7年平稳增长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12月9日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表示,预计今年全年GDP将突破20万亿元,同比增长10.5%。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调整后的数据,中国GDP突破10万亿元是在2001年。10.5%的GDP增速也预示本轮经济增长周期中,中国经济将7年保持在适度经济增长区间内(8%~10%左右)平稳较快地运行。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此轮持续7年的平稳趋势从未有过。在上一轮经…  相似文献   

7.
舒真 《经济导刊》2011,(4):90-91
2010年是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频次最密集的一年,但同时也是房地产业最高歌猛进的一年。虽然2010年国家下"猛药"泼了两盆冷药水,还是无法收敛。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8267亿元,比2009年增长33.2%。房屋施工面积40.5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6.6%;房屋竣工面积7.60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5%。2010年1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4%,  相似文献   

8.
试论解决中国现阶段通货膨胀问题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磬 《当代经济》2010,(13):74-75
中国的CPI指数增长过快,通货膨胀现象一直持续存在,这直接影响了民生问题.本文列举了中国现在通货膨胀中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分析中国现阶段通货膨胀的原因,强调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联系政府调控政策中的不足,提出解决中国现今民生困难、通货膨胀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国瑞 《经济纵横》1995,(12):35-36
控制“短期速胀”是长期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李国瑞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四个较大的周期,每一周期峰顶的年份就是经济过热的起点,有的过热期要延续到第二年,也就是说,短期急速高增长,又同时带来膨胀,一般要持续1—2年。四次高速增长,通货膨胀不断登上新台...  相似文献   

10.
2013年,中国将经济发生深刻变化。从长期看,潜在经济增速下降;从中期看,产能过剩风险加剧;从短期看,房地产经济快速降温。加上2013年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仍不明朗,2013年中国经济调控面临四个两难:“稳增长与调结构”两难、“放货币、与稳增长控房价、稳物价”两难、“稳出口与促消费”两难、“降税负与增支出”两难。预测2013年中国会优先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更趋复杂,产能过剩、地方政府性债务、财政金融风险等仍较为突出,房地产市场调整与分化并存,通货紧缩风险显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全面深化改革将持续释放经济活力,宏观调控政策继续发挥支撑作用,宏观经济运行有望缓中趋稳.初步预计,2015年一季度我国GDP将增长7%左右.应坚持稳中求进,适应新常态,开启“双引擎”,实现“双中高”,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开局.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开放度的提高,中国的外汇储备量急剧增长.与此同时,高额外汇储备是好是坏的争论也愈演愈烈.但从我国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分析,目前我国面临的关键问题应是如何利用好外汇储备,笔者参照国外经验,根据我国国情,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1992年国民经济在1991年全面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进入高速增长的新阶段。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都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加强监测,搞好宏观调控,保证1993年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将经济界人士对当前经济生活中若干热点问题的各种观点加以综述,并谈一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财政政策转型及其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海鹏  王翠 《经济与管理》2009,23(11):55-58
为了应对新世纪的第一场国际金融危机,中央政府果断出台了扩内需、保增长的"十项新政",这预示着中国从2004年以来实施的稳健财政政策向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型。新积极财政政策被期望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实现稳定经济增长速度的目标,同时还必须避免矫枉过正,以有效发挥积极财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周期回落和结构调整的压力集聚期,同时体现在经济总量增长放慢和经济结构出现调整两个方面。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潜在经济增长率下移的新阶段,如何在"短期经济增长与长期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与保持合理增长速度"间找到"黄金平衡点",是摆在新一届政府面前的新挑战。中国需要以"降低结构失衡,提高要素效率"为核心目标,创新宏观调控思路,优化中长期供给,真正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走向新的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16.
冯江 《时代经贸》2008,6(2):67-68
文章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持续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增长正处在稳定的上升期,对其中的一些重要特征做了初步剖析.对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中的几个战略取向问题进行了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波动的新轨迹   总被引:68,自引:3,他引:68  
本文对 1 998— 2 0 0 2年中国经济运行所出现的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既稳定又较快增长的新轨迹进行了考察 ,尝试归纳了这五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库所增添的新内容 ,并通过国际比较 ,提出在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中能否走出一条在 8%— 1 0 %的区间平稳运行的新轨迹 ,以及相应地要牢记我国历史上多次经济过热的教训。  相似文献   

18.
2023年是疫情影响消退与经济秩序归位的一年。中国经济的核心任务是实现宏观经济恢复性增长和微观基础深度修复,进而重返扩张性增长轨道。不同于以往经济周期,在经历了三年疫情管控后,本轮中国经济复苏需要经历社会秩序与交易修复、资产负债表修复、常态化扩展三个不同阶段,而且在阶段转换上也可能会遭遇阻碍。当前中国经济复苏正处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换的关键期,这既是中国经济复苏的恢复性增长期,也是各种潜在风险显化和矛盾的集中爆发期。本文对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对复苏过程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风险挑战进行了研判,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5月,西北地区经济呈现以下特点:继续高位运行,增速逐渐趋缓,多项指标和区域分化明显,结构调整初显成效.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内部自主增长动力不足、地方财政收支压力加大、部分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工业用电量与工业增速背离明显等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从下半年及长期经济运行看,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仍然存在,西部地区面临着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双重任务.为此,要在保持宏观调控政策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增强调控政策的区域针对性,将过剩产能调整和区域产业布局优化结合起来,将扩大内需和区域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切实做到“稳增长、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的统筹推进.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粮食供求关系时松时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新开工项目过多,在建规模过大,一些行业和地区投资过度扩张.事实上,在1988~1989年、1993~1994年这两次大规模的宏观调控中,国家也面临了这些问题.但是今非昔比,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问题不断出现,最突出的就是中央与地方、国企与私企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