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的确是白酒市场不平凡的一年。之所以说不平凡,是因为这一年白酒市场出现了很多往年难以预料的情况,而且这些情况将对白酒市场的未来产生一定影响。非典的出现,高端白酒市场的竞争大规模加剧。以及与此有着密切关系的白酒市场整体涨价。这三大热点构成了2003年白酒市场的主旋律。随着2003年白酒市场的变化,2004年白酒市  相似文献   

2.
白酒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一直是我们和业内人士关注的对象,我杂志社在2004年第一期上以《白酒市场井喷销售风险显现——白酒涨价、市场回暖及经销商压货现象调查》为题对2003年的市场热点进行了相关报道。前段时间,业内又有媒体报道说,白酒市场经过几年的调整,在2003年已经止住了持续下滑的局面,并开始好转。持这种观点的理由有  相似文献   

3.
于悦 《糖烟酒周刊》2005,(50):42-43
虽然还要有一个月才到白酒真正的销售旺季,但县级白酒市场在2005年的几个变化已经很明显地显示了出来为了对2005年县级白酒市场的变化有准确的了解,并及早对2006年的操作做到心中有数.我刊于本周对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和山东的部分县级市场进行了调查。经销商所反映出的白酒市场变化之快超出我们的预料。  相似文献   

4.
吴宁 《糖烟酒周刊》2005,(45):60-61
我刊曾在2004年第16期、2005年第16期两次调查并分析了徐外1白酒市场,从如今的市场情况来看。我刊的部分预测得以证实。被安徽酒让出的中低档白酒市场出现了混战局面。以老村长为代表的东北酒成为这部分市场的主角,黑土地的市场出现了急剧下滑。几乎已被老村长代替。相对于混战的中低档市场,80~150元之间的中高档市场相对平和,但也出现了部分变化。集体向上扩军的安徽酒如今已经成为这部分市场酒店终端的主力,川酒强势品牌五粮春在徐州已风行多年,但目前出现了下滑趋势。种种市场迹象说明:徐州中高档白酒市场正孕育着新的商机。  相似文献   

5.
赵传平 《糖烟酒周刊》2004,(31):A016-A019
“入市先锋”栏目自制作以来已经对近200个城市做了调查,其中包括省会和各省的地级城市,范围涉及到东北、华北、中原、华东等各大白酒主销区域。为了让读者对这些城市的白酒市场状况和消费特点有个更明确地认识,在开发这些城市时更有针对性,我们在2004年秋交会到来之际对已调查的城市进行了筛选和归纳,根据这些城市白酒市场特点随机分为开放型城市、封闭型城市、潜力型城市、机会型城市和阻力型城市,并且根据所涉及的区域主要分为华中、华南、华北、东北、中原、华东等篇。  相似文献   

6.
《糖烟酒周刊》2005,(1):A016-A020
2004年对白酒经销商来说是感觉吃力的一年.许多变化的迹象开始出现。2005年的白酒业因此充满着期待,也夹杂着不安.许多环节始料不及的变化可能会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7.
《糖烟酒周刊》2004,(50):A013-A014
“市场调查”是《糖烟酒周刊》的特色栏目,比如白酒版块的“入市先锋”,葡萄酒版块的“就市论市”等,被誉为糖酒企业的第二个市场部。2004年,《糖烟酒周刊》共组织市场调查文章近200篇,约50万字,涵盖了中国所有的地级市场,及时反映了市场变化,给读者提供了大量一手的市场信息。在2004年的市场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不少独具看点的市场,这些市场的样板意义使它们成为某个行业在某个阶段的缩影。  相似文献   

8.
朱浪 《糖烟酒周刊》2006,(26):54-56
白酒平淡 调整为主 2006年上半年,昔日大开大阖、刀光剑影的广东白酒市场显得波澜不惊。按照广东省酒协秘书长李唐的说法,上半年进入广东的白酒品牌总数量和往年相差不大,但是运作市场的力度明显减弱。白酒从业人士认为。“市场力度明显减弱”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像2003年那种大鸣大放,高调上市的品牌越来越少。第二,像2004年、2005年东方喜炮、开口笑那种大手笔投入、高举高打、血战终端的品牌也难觅踪迹。大多数白酒品牌到广东淘金都开始“开枪的不要、偷偷的干活”。步步为营、理性人市、稳扎稳打逐渐成为2006年广东白酒市场的主流和共识。  相似文献   

9.
《糖烟酒周刊》2004,(34):8-17
酒海里沉浮、奋斗、成熟,一路挥洒青春和梦想,我们对白酒的钟爱丝毫不逊色于这位古人,我们不但是酒的饮者,还是酒的作者、歌者和舞者。然而新世纪初的白酒市场却是一个撒旦式的微笑,曾经流畅的脚步变得沉重而滞涩,前途充满了变数、困惑和迷茫:新开辟的市场得而复失,通路久攻不下,终端悬而未决……既往的经验无奈地遭遇营销盲区。白酒的一切营销活动都在围绕着终端进行,终端给我们带来了惊喜,随之也给我们带来了悲哀,终端已经沦为一个让你心惊肉跳的黑洞。经营以利润为中心,我们可以不问精神的投入,但是可以不问物质的产出吗?终端困局如何突破?难道白酒营销已经走到极限了吗?  相似文献   

10.
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已经大幅度地转向中高档产品竞争,而把低档产品市场拱手让给了小型酒厂。小型酒厂异常活跃,白酒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相似文献   

11.
2004年白酒市场看点多,随着名酒的涨价风及各自品牌的不断削减,高端白酒竞争显得俞发激烈,国窖&;#183;1573的突破,五粮神216、218、219的振撼问世,高端白酒市场大战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已经过去,和以往相似,江苏的白酒市场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出现了很多的变化,这些变化渐渐演化成几个比较明显的趋势。新的趋势意味着白酒企业必须要对原有经营思路进行调整,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因此,能否认清和把握这种趋势对于酒类经营企业和广大经销商来讲可以说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糖烟酒周刊》2004,(18):22-24
众所周知,包装(包括外包装和内包装)是白酒生产和销售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其所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相关资料显示,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各大名酒企业为提高竞争力就已经开始在包装上做起文章。从近几年的市场发展来看,包装已经变是五花八门,包装在企业招商和市场销售中的作用更加明显,有的企业甚至已经把包装作为一种与对手竞争的利器。因此,白酒包装正在成为许多厂商所关注的问题。基于此,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就广大白酒厂商所关注的白酒包装类问题推出一个系列专题报道,邀请行业内知名人士来进行探讨。这几个专题分别为白酒包装的发展趋势预测、如何将包装和经营有效地结合起来、全国各区域白酒包装现状及趋势调查、关于白酒包装的热点问答等几个专题。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4.
田涛 《销售与管理》2005,(11):15-15
中国白酒市场近年来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其产业结构也在稳中求变,追求不断的完善。据中国酒网的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986家,从业人员达32.37万人,共生产白酒311.68万千升,同比增长1.98%。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白酒的生产大国,也是白酒的消费大国。近日,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2004年二季度中国白酒行业分析报告》中指出:“2003年全国白酒制造业销售收入大幅增加,行业利润大幅增长,说明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已见成效。2004年上半年白酒制造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累计实现利润总  相似文献   

16.
朱心明  舒国华 《糖烟酒周刊》2004,(43):i023-i023
笔者:在与五粮神两年的合作过程中,切身经历五粮神的点点滴滴,也可称是感慨万千,盘点2004年的五粮神,在“五粮神218”的基础上成功开发出“五粮神219”和“五粮神216”系列产品,以期攻占更超高端及高端白酒市场,进一步酝酿五粮的“神”文化。在经历了一番市场运作之后,终端价为380元的“216”已经倍受经销商的青睐,为五粮神2005年的品牌运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将据了解到的“五粮神2005年市场攻略”在我刊进行部分摘录,以便于各白酒企业根据自己情形予以参考。  相似文献   

17.
喻胜江 《糖烟酒周刊》2007,(23):115-115
近些年,我国台湾白酒进军大陆市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从前几年的游击发展到今天有计划、有规模的正式登陆抢滩。这主要表现在:2006年台湾广福企业专门为大陆市场设计研发的“古意”系列台湾白酒;(如古意台湾高粱酒成为2007年度《参考消息》海峡两岸的栏目协办单位。)  相似文献   

18.
于悦 《糖烟酒周刊》2005,(37):A0030-A0031
尽管传统高档白酒向来有茅五剑之说,但随着水井坊和国窖&;#183;1573的销售上升和影响力加大,从价格上看,五粮液、水井坊和国窖&;#183;1573均以超过340元的价格已经成为高端白酒市场的三驾马车,成为高端白酒市场走向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9.
朱玲 《市场周刊》2005,(15):39-39
2004年。我国动力煤市场价格一路飙升。到2004年年底.动力煤价格比年初上涨了50%。创出了近年来煤价上涨的最高水平。由此.也进一步加大了计划电煤与市场电煤价格的差距.使得电煤市场化运怍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分析2005年的动力煤市场,我们已经看到:让市场做主.已成为包括电煤在内的动力煤市场发展的趋势;政府干预减少.供需之间逐步实现市场化运作.双方按煤炭供求状况商定价格,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0.
按照《财富》杂志2004年的一项调查结果,全球市场的协调执行能力与利润增长,成为跨国公司 CEO 们最关注的问题。2004年是中国加入 WTO的第三年,中国本土企业实力日见增强,跨国公司面临来自中国本土企业和国际竞争对手的双重压力,为提高中国市场在其全球利润贡献率,跨国公司在他们的中国公司内部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事实上,自2003年以来,跨国公司调整中国市场策略的趋势已经显现,例如松下、菲利浦等公司在中国掀起的“跨国公司独资化运动”。20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