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华 《开放潮》2002,(10):21-22
中国加入WTO之后,许多跨国企业在华投资策略发生明显变化:新近批准进入的跨国企业大多选择独资方式存在;而原先进入的外资已不大满足于单纯与中方合资,更乐于独资或控股。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获准在华投资的跨国企业,69%采取完全独资方式。以上海为例,今年以来上海浦东头两个月引进161个外商投资项目中,有140个独资项目;上海其他城区独资项目也占很大比重。  相似文献   

2.
汪春  傅元海 《山东经济》2011,27(3):67-72
外资技术含量是度量利用外资质量的重要指标,但外资技术含量是不能直接观察的。外资的一些特征能反映技术含量,如以独资方式进入的外资技术含量高于以合资、合作、兼并方式进入的外资,因此外资进入方式传递了外资质量的含义。信息不对称会诱导外资以合资、合作和兼并方式进入,降低信息不对称则使外资以独资方式进入。从提高外资技术含量的角度,外资政策应鼓励外资以独资方式进入,限制引导外资以合资、合作和兼并方式进入。  相似文献   

3.
根据入世协议,我国在入世后3年内允许外商成立独资房地产企业,同时合资合作房地产企业享受“国民待遇”。近年来,由于强烈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大量外资正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6年外资进入国内房地产开发的资金达394亿元,同比增长53%;2007年1~6月外资进入房地产的资金为282亿元,同比增长68.7%。如果考虑到外国企业及个人商品房的投资,外资进入中国房地产的资金还要高很多。[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制度理论与跨国公司理论,从政治因素视角出发,以2006~2017年中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199起投资事件为研究样本,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风险对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双边政治关系和企业性质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中国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合资模式进入制度风险较高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良好的双边政治关系提高了企业选择独资模式进入制度风险较高的沿线国家的可能性;相较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合资模式进入制度风险较高的沿线国家。研究结论将对中国企业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时选择更为恰当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以及积极应对制度风险、促进国际产能合作等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外资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但采取的政策和导致的后果却不尽相同.文章选择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作为样本:对外资完全开放的美国;以外债为主并抵制外国直接投资的国家日本;以引进直接投资方式为主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加坡;允许外国直接投资进入但有诸多限制的发展中大国印度.从多个方面对这些国家采取的防范外资对国家经济安全影响的政策作一比较分析,并从以上几个国家利用外资和防范外资经济风险的过程中得出一些对我国有益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6.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外资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但采取的政策和导致的后果却不尽相同。文章选择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作为样本:对外资完全开放的美国;以外债为主井抵制外国直接投资的国家日本;以引进直接投资方式为主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加坡;允许外国直接投资进入但有诸多限制的发展中大国印度。从多个方面对这些国家采取的防范外资对国家经济安全影响的政策作一比较分析,并从以上几个国家利用外资和防范外资经济风险的过程中得出一些对我国有益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7.
<正> 目前国内学者主要从宏观的角度论证外资并购国企的利弊及进行可行性研究,普遍忽略了外资并购内资企业的组织形式问题。在法律上,我国现有三部外商投资法律主要是规范外商在国内新设企业,对外资并购这种直接投资方式没有涉及;虽然国家经贸委1999年8月颁布的《外商收购国有企业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外商可以参与购并国有企业,但并没有制定具体可操作性的措施。一旦外资并购成为继合资、独资、合作三种外商直接投资后的主要进入方式,组织形式问题就可能与我国现行相关外资法规发生冲突。本文试图从政策制定的角度出  相似文献   

8.
外资并购亦称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FDI)的主流趋势。并购中国本土企业不但节约成本。而且还省去了新建企业的时间.于是并购控股中国企业就成为一种外资快速进入中国市场、快速得到回报的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以并购方式进入国内。本文探讨了外资并购国内企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日本是全球主要对外直接投资国,也是墨西哥吸收外资的重要来源国,而且日本是对墨西哥直接投资最多的亚洲国家。为了寻求效率以及完善生产网络,日本开启了对墨西哥的直接投资进程。自2005年《日墨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以来,日本对墨西哥的直接投资在波动中保持高增长,并形成了以制造业特别是运输机械制造业为主体的直接投资行业结构。日本通过以对外移民带动直接投资,以区域和行业的投资集聚提高规模效应,以独资、合资企业为主要企业类型并且注重利润增值,实现投资收益持续增长,保持了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日本对墨西哥直接投资实践给中国的启示包括:加强中墨官方战略沟通和依托墨西哥华裔的民间文化交流,促进中国对墨西哥直接投资;扩大中国对墨西哥制造业的直接投资,完善制造业投资结构;实施多元化投资方式和跨国投资合作,提高中国对墨西哥直接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1998~2007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制造业内部生产结构调整角度,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外资进入对中国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资进入对中国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多种稳健性检验以及克服了内生性问题的情况下仍然成立。文章进一步以城市间、产业间和企业间三种资源配置形态为影响机制,分析外资进入作用于中国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发现外资进入主要通过城市内产业间和企业间资源的再配置效应促进中国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其中前者具体表现为生产资源从中低技术产业向高技术产业转移,后者表现为持续生产企业间和企业进入退出间生产资源再配置。外资进入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来自非港澳台地区和以独资方式的外资进入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外资进入对内陆城市和高行政等级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发生的德隆事件、金融机构改革以及外资金融机构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使得产业进入金融业出现了新的特点,对金融业的投资有进有出,更加重视战略性;民营企业大举进入城商行与农信社,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外资金融机构加强与我国大型产业集团的合资;政府、监管部门在促进产业投资金融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产业投资金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金融业的风险逐步降低,但产业投资金融的风险仍不容忽视。为此,我们应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积极鼓励产业与金融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外资进入中国上市公司的政策、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正在以多种方式进入中国市场。本文拟根据我国目前的宏观政策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试图对外资进入中国上市公司的方式、行业和地区选择等作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投资国特征及其对华投资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经验研究来回答什么样的国家愿意选择中国作为投资目的地 ,为此 ,本文采用直接投资强度来衡量中国与投资国的投资关系 ,并分析影响投资强度的因素。本文的结论是 :一些投资国的特征与对中国的投资强度有显著的相关性。这些特征包括 :投资国与中国的地理距离和商品贸易关系 ,投资国的政治制度、华裔人口、出口关税和产业结构等。  相似文献   

14.
进入90年代,外资的投资形式和领域产生了重大变化。与中国民族品牌企业(特别是民用企业)合资,利用其原有的知名度和良好的社会信誉,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中国市场,消融中国品牌;赚回投资和利润,为外资投资涌入中国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新形式。外国公司的合资对中国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外国公司合资的重点为民族日用消费品行业,瞄准中  相似文献   

15.
康青松 《科技和产业》2012,(11):138-144
首先构建了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理论模型,之后基于对华投资韩国制造企业的数据调查,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基于企业资源因素、战略因素、区位因素的研究模型,对于解释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海外投资模式,具有有效性和适用性;企业的差异化优势、出口生产导向型战略对独资方式的选择产生显著影响;市场导向型战略、东道国对外资企业的规制政策对合资方式的选择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跨国并购企业面临着国家文化差异和企业文化差异.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模式大致分为五种:吸收型、分隔型、融合型、引进型和全面革新型.我们要根据中外双方企业的特征,采取相应的文化整合模式,以实现跨国并购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UNCTAD)近日发表以世界各国投资促进机构为对象实施调查的结果,其中在最重要的对外投资供给国一项上中国的数量超过了日本,成为首个进入前5名的发展中国家。至此,已吸引大规模投资的中国进入了世界主要投资国行列。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国家中,美国位居首位,其后依次为德国、英国、法国、中国,日本紧随其后名列第六。  相似文献   

18.
环境污染、政府规制与FDI区位选择存在明显的相互影响机理,本文使用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建立联立方程,分别从全样本和外资进入模式两个角度就它们三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外资进入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污染避难所"现象;经济分权在提高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同时扭曲了引资竞争;不同模式下的FDI选址决策差异显著,合资、合作企业关注投资成本,独资企业看重投资地的人力资源及市场化水平等。  相似文献   

19.
外资进入国内市场采用合资方式只是一开始的做法。随着业务的开展它们更愿意采用独资的方式来发展业务,竞争尤其会随着2004年底中国成品油零售放开及2006年底油品批发业务开放而加剧,外资石油巨头带来的竞争压力会实实在在摆在国内石油公司的面前。  相似文献   

20.
文静 《开放导报》2003,(8):42-43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在这个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体系中,日益活跃的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国际资本流动周期发展和国际生产一体化,无论是对投资国还是对东道国,都是发展的机遇.因而,各国普遍放宽了对外资进入的限制,如允许外资进入的行业或部门逐渐开放,允许外资进入的条件在逐步放宽同时,各国对外资的保护正在日趋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