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练涛 《魅力中国》2014,(4):371-371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科学技术革命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善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生产力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广阔空间。同时,科学技术目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也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正在日益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哲学和人们的工作、生活与思维方式,一个崭新的网络时代正在到来。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  相似文献   

3.
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和手段,科学技术的作用在于满足人类实践活动发展的需要以造福于社会,促进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同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功能。科学技术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工具,推动社会政治文明的发展,推动社会制度的进步,为社会发展提供社会精神理性手段。同时,科学技术在建立有序的社会关系中具有重要的规范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4.
加强产学研合作 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智慧无有穷尽。科学技术作为这种智慧的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经过无数科学家的艰辛努力,正在不断地透过层层叠嶂照耀到更高的群峰之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早在1988年,邓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  相似文献   

5.
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各种现代技术更是大量地、深层次地被开发和不断运用。一方面,科技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飞跃,引发了人类社会从生产到生活、从经济到社会形态的根本性变革。但另一方面,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固有负面效应的人为放大也同时引发了一系列诸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生态环境问题。人类自身的生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这一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漫延、不断恶化,于是在人们面前呈现出这样的一个直观表象: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人类工业文明的高速崛起,  相似文献   

6.
李晶 《魅力中国》2012,(29):40-40
档案是人类社会各项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类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档案工作深深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与人类社会发展同步,并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越来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办公自动化、网络化渐趋完善,各行业、部门基本上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管理,这无疑为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档案管理由传统方式向信息化管理转变已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在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演进,科学技术不断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经  相似文献   

8.
一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推动的,而生产力的发展是与科学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结合大约有三种方式,正是这不同的结合方式造就了三种不同的经济,从而决定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时代。 第一种方式:科学技术总结生产经验,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比较缓慢,特另是还没有与生产十分密切地结合起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落后于生产的发展,体现为生产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生产中摸索出来经验,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经验,科学技术在总结这些生产经验的基础上,从此向前发展。与这种结…  相似文献   

9.
“技术质体”论杨纯轩“技术质体”论探索了人类主观能动性不仅启动、变革着社会生产力,决定社会生产关系的优化组合,同时亦启动变革着社会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力性质的优化组合。这是社会生产方式的运动法则。一、技术质体概念所谓技术质体就是以科学技术为骨胳,...  相似文献   

10.
字体设计是人类商业活动的需求.它随着时代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地变化着。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当今的设计领域中扮演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并在众多媒体领域中显现出这一新时代的特点一即“字体效应”。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的缘由及实现途径(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朗宝金 《北方经济》2001,(11):19-21
科学技术知识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使得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反过来,可持续发展思想一经形成,又极大地推动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知识,把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知识的生产、传播与使用的基础上,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寻找一条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之路,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步入健康持续的良性循环轨道,已成为全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农业是人类生存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而现代农业在为人类提供大量优质农副产品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其中主要的就是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造成地力衰退、环境污染、农作物品质下降、农业成本增加等。因此,发展生态农业,无疑是解决这些矛盾的有效途径。汶上县是个欠发达的农业大县,正面临着向农业强县跨越…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项事业的改革活跃起来,经济社会发展步人新的历史阶段。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不断进入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着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因此,科技新闻报道问题成为新闻单位的重要课题,也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门.然而随之出现的广告宣传大战混入科技新闻报道之中,危害着人民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了更好地发挥科技新闻报道的媒介作用,使科技成果发挥应有效力,推动科学技术活动和社会进步健康发展,本文试就科技新闻与广告宜传的关系加以论述。一、科技示闻报道的B结局性和原则就科技新…  相似文献   

14.
王学东  唐军荣 《特区经济》2005,(12):124-125
信息商品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和必然趋势。从人类进化和发展的历程来看,人类的生存是头等重要的事,因此,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成为人类社会前期的主要活动,而人类的经济活动也就主要是围绕着物质商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到了现代社会,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直接生产过程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离,导致一种专门开发与利用信息的行业或产业出现。物化于商品之中的信息成分的比重逐渐加大,而且在许多情况下超过了物质成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特别是信息科学技术革命浪潮,不仅改变了商品中物质成分的比重,而且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信息商品。随着现代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出现)等种种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余冰川 《魅力中国》2010,(32):383-383
转基因技术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结果,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而进行的探索。人类在取得巨大得利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转基因技术本身存在着很多问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如何合理利用转基因技术成为人类社会共同探索的问题。人们在利用转基因技术时应辩证地看待它,充分地利用其优势规避其风险,使其利大于弊,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16.
朱力 《辽宁经济》1999,(4):31-32
对比科研经费指标,看我国科技改革:在世界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无疑已是社会进步的最有力杠杆,它在以空前的规模和巨大的力量影响着人类社会。诸多事实都在表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与其科学技术的进步快慢成正相关系,为此世界各国竞相谋策谋略,以增强自己的科...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科学技术不是在个别的科学领域和技术上有了突破,而是几乎在每个学科领域都取得了巨大进展,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着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有资料统计,近30年来,人类取得的科学新发现和科技新发明,比过去2000年的总和还要多。现代科学技术正在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使社会物质生产面貌日新月异。就以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几样事来说吧:我国的农业,要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不依靠科学技术特别是先进的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和科学的管…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大:从经济发展上讲它是生产力,从政治上讲它是影响力,从军事上讲它是威慑力;从社会发展上讲它是推动力.科学技术正以空前的威力,向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渗透,全面影响着人类的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和全面影响,归根到底就在于它是一种生产力.马克思早就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相似文献   

19.
一、知识经济兴起的标志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农业经济.又经历了大约300年的工业经济.现在,知识经济的曙光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正以巨大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江泽民主席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直接依赖知识和信息的生产、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志。现代国际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特别是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竞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