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棉麻企业如何保住主业优势,不断增强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如何才能搞好为"三农"服务,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我们认为,其根本途径在于坚持不懈地实施科教兴农,也就是说,科技兴棉是棉麻企业实现两个转变的基础和前提。一、科技兴棉是棉麻企业巩固主营阵地及实现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1.是巩固主营阵地的唯一选择。棉麻公司在多年的棉花经营和服务中,形成了得天独厚的人才、技术、系统管理及仓储等优势,担负着棉花经营任务。但是,棉花经营走向市场以后,要想守住棉花阵地,唯一的出路就是实施科技兴棉,实现棉花生产的高产、稳产,这是实现棉花生产走向市场经济体制和集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河北省棉麻系统由于受棉花减产减收、市场滞销等因素的影响,经济效益大幅度滑坡,面对严峻的形势,全省棉麻企业坚持立足本地,开展多种经营,拓业增效,逐步实现棉麻企业的经营战略转变,既取得了可喜成绩,也获得了一些经验教训。(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棉麻企业共兴办多种形式的经营实体240多个。其中,引进外资项目12个,吸收外商投资2400多万美元,取得经济效益7300多万元,分流人员2.3万人,占全省棉麻企业总人数的28.8%。在开展多种经营上,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1、多方位拓展型。在搞好棉花加工、经营的前提下,发挥现有人员、设施、资金、场地等优势,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如新河县棉麻公司,1992年以来,在北京搞了房地产开发,年盈利28万元;在北京搞了一个砂石料场,年盈利50万元;在天津办了一个国际集装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棉花企业存在的问题当前棉花企业存在七个方面的问题,影响着棉花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一)紊乱的管理体制影响了棉花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目前,棉花企业有多种管理体制,即棉花直属库、接运站、采供站及部分地、市棉麻分公司属省棉麻公司管理;县棉麻公司属县供销社管理;地区棉麻公司属地区供销社管理;部分基层收购站(厂)属基层供销社管理;还有些基层收购站(厂)又属县棉花集团公司管理。这种紊乱的管理体制,导致"婆婆"多而乱,环节多而散。社企不分,工作扯皮,管理混乱,经营分散,加大了棉花贷款管理难度,影响了棉花企业经营效益,也严重影响了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二)沉重的企业负担影响了棉花收购资金封闭运行。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受国家政策、资金、市场、经营体制、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供销社棉麻企业经营出现前所未有的困难,企业资金紧缺,收购经营停滞,棉花主渠道作用难以发挥,个别地方出现农民卖棉难、增收困难的问题,特别是北方个别产棉省份供销社棉麻企业两三年甚至五六年得不到农发行资金的支持,没有正常收购棉花,职工工资被长时间拖欠,职工生活出现困难,而农发行将资金贷给个体私营棉花收购站点,资金风险无形中加大。为此,我们建议:  相似文献   

5.
棉花是重要的农产品,自建国以来的50多年间一直实行计划管理,棉麻企业受国家的委托,负责棉花的收购、加工、储存、调拨,在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的同时,从中也获得很多益处。现在棉花已步入市场,棉花经营企业已显现出不能适应市场经济、难以生存和发展的症状。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形势,大浪淘沙,优胜劣汰,一批新兴的多种经济成分组成的棉花经营企业已出现,并将崛起,另一批经营观念、体制、机制、管理水平落后的传统棉花经营企业将  相似文献   

6.
棉花是兵团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兵团积极推广机采棉技术是解决棉花收获劳动力紧缺问题、降低棉花劳动生产强度、扩大规模经营、提高棉农生产率、加速实现兵团棉花生产集约化、现代化经营的战略措施,是实现兵团"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目标的具体体现,而切实抓好机采棉清理加工生产,是全面推广机采棉技术,确保机采棉质量,提高机采棉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鸡泽县供销社立足本地资源和技术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棉油产业发展。 依托技术优势,资金规模投入。棉花加工过去是鸡泽县的重头戏。近几年由于棉花产销形势变化,棉花经济效益下滑,该社及时转变经营思路,将全县棉花加工厂的经营重点转向供销社有技术优势、市场广阔的棉油加工业,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对棉油生产进行了扩建和技改。目前,全系统已形成年加工棉籽10万吨、浸饼10万吨、生产卫生油1.3万吨的生产能力,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棉油饼粕生产  相似文献   

8.
隆尧县油棉二厂是1985年建成投产,以棉花加工为主的中型企业,1989年被评为省级先进企业。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由于棉花连年欠收,原料紧缺,企业一度跌入加工不足、效益滑坡的低谷。面对困难怎么办?该厂领导班子不等不靠,迎难而上,确定以农副产品加工增值求效益,靠技术改造增后劲的兴厂战略,使该厂在困境中异军突起,重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以副养主求发展由于受棉花资源不足的困扰,给隆尧县油棉二厂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困难面前,该厂领导充分发挥现有设施和资源的优势,紧紧抓住了油脂加工这一创收途径,向深加工、精加工方向发展,走"以副养主"之路,使企业  相似文献   

9.
金乡县棉麻集团公司1995年始建以来,已发展成为集棉花生产、加工、浸出油、纺织、印染、牛仔系列服装、塑料制品、汽车修理于一体的国家大型企业。现有成员企业11个,固定资产2.1亿元,职工4200人。1999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548万元,利润15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2%、24.2%。一、组建集团,改革经营管理体制金乡是全国重点产棉大县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30万亩以上。当时全县一个棉麻公司,六个棉花加工厂实行公司经营、基层供销社代购、棉厂代加工的松散型运作机制。由于公司缺乏对厂、站的直接管理,导致挤占资金、以次充好、私自倒卖等不轨现象屡屡发生,企业内部损失惨重。截至1995年,全县棉  相似文献   

10.
1999年下半年至今,我国纺织行业在经历长达四年限产压锭,减员分流的阵痛之后,终于迎来了新的春天,可谡“艳阳高照,风景这边独好”,加工棉纱差价大,利润高,产品销售供不应求,形势一路看好,当年纺织行业一举实现扭亏为盈,2000年上半年利润突破100亿元,纺织业的好转也带动了棉花形势的好转,棉花供大于求,库存积压局面有所缓解,价格稳步上扬,这令步履难难的棉麻企业倍感欣慰,然而,我国棉麻企业现状究竟如何,尤其是在“入世”后,如何确保供应纺织用棉的主渠道地位,怎样开拓经营,再创辉煌,成了棉麻人关心的话题,本拟就“入世”后棉麻企业的出路作浅显论述。  相似文献   

11.
棉麻企业经营管理机制与农业政策性金融管理体制的不适应,导致政策性资金屡屡被挤占、被挪用、被流失,很难实现封闭运行。笔者就棉花企业管理现状造成的资金流失等问题谈几点意见。一、棉麻企业管理体制的现状长期以来,棉花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由供销社管辖,一年一度的棉花购销调存、资金供应由农业银行承担,具体收购又主要在基层供销社所属的棉站。这种体制在农发行成立之前虽也不顺,但必竟归一家银行管理,矛盾不甚明显;随着农发行的建立,给信贷管理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据调查,河北省棉麻企业管理体制有以下几种情形:70%以上的基层收棉站、油棉厂归供销社系统管理;20%的基层站属于棉麻公司管理;10%的收棉站归良棉厂(场)管理;还有个别的基层收棉站归县经委等有关部门管理。每逢收购季节,棉花收购任务主要由供销社所辖的基层收棉站代收,棉麻公司按收购价格向各棉站支付手续费或组织费。  相似文献   

12.
从2007年起,山西省棉麻公司的棉花企业骤然没有了棉花收购贷款,资金来源顿时断绝,棉花业务顿时中止。虽然企业2010年一度储存了部分国家储备棉,但此棉已非彼棉,企业无棉花现已成了不可改变的事实。在此情况下,企业如何重操旧业、再续前缘?山西省棉麻公司经理李云楼  相似文献   

13.
当岁月的年轮步人2009,新疆兵团农三师供销棉麻总公司已迈向成长征程的第19个年头。成立于1990年的农三师供销棉麻总公司,是一家集农、工、商、贸各种经营为一体的大型企业,年产值16亿元,拥有棉麻公司、巴楚前海物资有限责任公司、土产日杂公司、图木舒克市永安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图木舒克市天鹅棉机5s配送服务中心、前海棉业有限公司、图木舒克市前海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兵团巴楚棉花储备库等8个下属企业。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各棉花主产区涌现出许多从事棉花收购、加工、经营的业主,多元化市场格局基本形成,而这些年上得最多最快的便是私营棉花购销和纺织业。据对江苏盐城某产棉大市的调查,该市现有各类棉花经营业主1500余家。其中收购、加工业主120余家(不包括流动棉贩),5000锭以上的气流纺、环纺纱厂50余家,年产10万米以上坯布的中、小型织布厂1000余家,而国家放开棉花市场之前,该市只有两家共计不到20万锭的纱厂和7个棉花加工厂。一个年产不足百万担皮棉的产棉区,一下子涌现这么多的用棉企业,它们的原料是如何组织安排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棉麻流通经济研究会于2005年9月14-15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了棉花市场形势分析暨课题研讨会。会议议题,一是预测42005年度的棉花市场形势;二是研究如何巩固供销社系统棉麻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是讨论关于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的课题报告。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放开国内棉花市场和棉麻流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我国的棉花收购加工市场已呈现出“百花齐放、多家竞争”的局面,在这些收购加工企业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原有的供销社棉麻企业;二是民营、股份合作企业;三是棉纺企业属下的棉花收购加工厂(简称棉纺轧花厂)等类型,这对我国棉花产业适应国际棉花市场形势,促进棉花流通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通过近几年的激烈竞争,优胜劣汰,有些收购加工企业更加强大,有些已名存实亡,这其中就包括棉纺轧花厂。下面就棉纺轧花厂的生存发展谈谈自己的看法。2001年以前,我国棉花…  相似文献   

17.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麻公司(以下简称“兵团棉麻公司”)成立于1991年,现已发展成为集收购、加工、批发、仓储运输、行业管理、酒店服务于一体的新疆兵团大型棉花流通企业,销售网络遍布全国主要用棉区。  相似文献   

18.
2000年是棉花经营渠道拓宽后竞争非常激烈的一年,一方面资源紧缺,另一方面需求量大,供求矛盾较为突出。纺织企业经过几年的限产压锭、技术革新、减员增效的改革、改造,焕发了新的生机,使多年疲软的棉花市场出现了购销两旺的可喜局面,国家储备棉也大量出库、上市拍卖。然而,由于棉麻企业、纺织企业、其它一些非法经营单位和个体棉贩等鱼龙混杂、争相抢购,使棉花价格忽高忽低,棉花质量难以保证,导致棉花市场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秩序混乱。更有甚者,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假冒伪劣、掺杂使假等恶性案件,更加剧了紧张气氛,扰乱了棉花市场秩序,迫使国家采取了全国性市场的果断措施和严查严打的重大行动,才使得棉花市场秩序趋于规范,收到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棉花购销政策的变化,棉花持续几年供大于求,价格不断滑坡,加上管理体制、经营机制、人员、资金包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棉麻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为改变现状,必须进行生产经营上的调整,在深化改革、转换机制、调整结构、解决人员及挂帐包袱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一、落实国家对棉麻企业的政策棉麻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的原因是由于企业的亏损挂帐包袱沉重。从1996年国家宣布实行棉花销售浮动价政策,到1998年4月完全放开棉花供应价格,当时的基本政策是收购价格不变。由于国内棉花需求不振,进口棉冲击等原因,使棉花市场价格持续下滑坡,致使棉花大量积压呈现亏损局面,不仅蒙受降价损失,而且超储备期的棉花利息和保管费至今尚未落实,还要承受降级变质损失,使棉麻企业生产经营步履艰难。对此,当务之急是尽快落实国家的有关政策,对棉麻企业的政策性亏损挂帐进行挂帐停息,  相似文献   

20.
1995年以县棉花加工一厂为龙头,联合全县五个棉厂组建为金乡县棉麻集团公司。目前,棉麻集团公司形成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集棉花生产、收购、加工、榨油、纺织、牛仔布、牛仔服装于一体的企业集团,实现了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在1998年全国棉纺织行业市场低迷、购销平淡的严峻形势下,我们仍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连续3年被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百强企业"、"龙头企业",省社授予全省供销社工业"二十强企业",济宁市委、市政府授予"发展外向型经济先进单位"、"外商投资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回顾近几年来的工作,我们认为,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