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成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已经初步形成了土地流转市场,对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形成动因的探究对推动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发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农民流出土地主要基于土地的预期收益、集中开垦带来规模效应、政府的推动等。而土地的保障功能弱化、农民非务农收入增加以及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共同促使了农民将土地流出。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及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农村土地经营权作为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中逐渐分离出的一项权能,由其他组织或者个人经营,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取得土地经营权。其流转模式及流转问题,既关系着农民利益,又关系社会稳定,文章从流转权主体特征入手,提出了其在当前政策环境下所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政策法律法规,明晰产权分割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发展》2003,(4):42-43
“双会”期间在代表和委员们关心的诸多话题中,土地流转问题备受关注,他们认为,用法律的形式确认农民的土地流转权,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保护农民利益的最好保障。很多人大代表谈了下一步实施土地流转的原则和具体措施。江西人大代表、宜春市市长宋晨光说:“怎么样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这其中有一个土地流转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还是主要是从政策上鼓励,从资金上引导扶持,从政府的服务上来做好。”人大代表刘永忠认为:“现在土地流转不是一个简单的数量问题,更重要是一个质量问题,(要能在基本利益的基础上)给他有一个增量的利…  相似文献   

5.
吕莎 《改革与开放》2013,(4):100-101,103
研究转型期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对于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土地快速、健康流转具有重要意义。积极正确的引导农村土地实行依法、自愿、有偿的转让,可以提高土地产出、有效进行资源配置,为城市化建设提供支撑。但我国土地流转存在诸如产权不明确,中介服务机构不完善等问题。笔者试提出弥补内在条件缺陷和优化外在因素不足的相关对策,探究土地流转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土地流转制度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全和不断发展,农村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土地作为农民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要素,科学合理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是解决人地矛盾,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在此进程中,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培育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试从法社会学角度,就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必然性和构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运行框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7.
李金波 《中国经贸》2010,(10):187-187
本文就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农地有序流转,鼓励农户间的承包耕地的等质置换;保障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9.
江怡 《宁波经济》2015,(4):19-23
经过多年探索,宁波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不断完善,呈现出由土地的分散、集中向土地的流转转变,由土地的种植收益向土地的流转收益转变,由承包土地的资产性收益向流转土地的资本性收益转变等特点。进一步推进宁波农村土地流转要从实际出发,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规范土地流转管理,加快建设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易远芝 《特区经济》2013,(9):115-118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然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却受制于种种因素而未能大规模的推行,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地流转市场的欠缺,在此背景下我国农村地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构建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来分析我国当前农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提出构建统一而又有差别的农地流转市场的建议,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农民的职业化,从而更进一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带动农村经济的新一轮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的土地流转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并在不断完善和深化。与此同时,日益规范、有序的农村土地流转将使农村土地利用更加科学、高效,但土地流转中一些不完善的方面也给农村土地利用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文章简要评价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土地利用的现状,着重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对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的正面效应和制约农村土地高效利用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2.
曹正勇 《乡镇经济》2008,24(3):32-35
大力培育农地使用权市场是促进农地使用权健康、合理、有序流转和集中的关键。大城市郊区因地缘优势往往成为农地使用权市场的“温室”和“试验田”,对大城市郊区农地使用权流转模式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整个农地使用权市场的培育。文章以成都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运用分层聚类、对比等方法对大城市郊区两种农地使用权流转模式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培育农地使用权市场提出了要因地制宜、为农地使用权的流转提供制度环境以及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作用并规范其行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涉及农民切身利益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是统筹中国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其保障制度仍很不完善,这是阻碍农村土地健康有序流转的主要因素。为了切实有效地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健康有序地流转,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加大力度完善有关土地流转的法律及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4.
加强农村土地权益流转的目的是要提高农民土地产权收益、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促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虽然当下的农村土地权益流转要具有"实现社会保障"与"满足经济效益"双重预期收益目标,但是因土地权益流转分类的性质不同,预期收益目标各有侧重。我们要确保农村土地权益流转的相关预期收益目标的满足,除了让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外,还必须全面构建由政府主导的农村土地流转社会补偿机制。通过市场之手和政府之手,以法治方式确保农村土地权益的充分流转和相关主体的利益维护。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农地入市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社会矛盾的一个根源。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政策分析法对农地直接入市的内涵、溯源以及我国现行农地入市制度的弊端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分析现阶段我国实行农地直接入市的积极意义,并从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合理分配土地收益、加快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农地直接入市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有着深刻的利益动因,是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推进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但不应操之过急。文章分析了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存在的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对现有土地制度的冲击、土地产权障碍、收益分享与支配、政府利益障碍、支撑体系研究滞后等,以期为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的变革与完善提供借鉴,促进建设用地流转市场的发育。  相似文献   

17.
徐丽艳  乔家立 《改革与战略》2010,26(11):47-49,82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地有效流转是农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我国农地流转效率较低的事实,从制度方面分析了其原因所在,并对农地流转制度效率进行分析。文章首先介绍了农地流转的相关背景,然后在阐述了制度与制度效率关系的基础上,引入"短板"理论,用于从制度结构的角度分析制度效率,并对促进农地有效流转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农村土地流转及农地流转的金融支持等相关文献的梳理和研究表明:我国农地流转的发展亟需金融的支持和进行农地流转金融创新;需要设计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对金融支持农地流转的绩效进行评估;金融支持农地流转的运行机制需要科学而系统化的研究和设计。  相似文献   

19.
"土地城镇化"模式下城乡土地利益结构失衡问题日趋严重,强制性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目标在短期内较难实现,而在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推动下,由农民自发组成、得到政府支持、有限度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是可能的。文章从制度变迁的博弈均衡视角出发,结合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开发商、农村基层政权和农民四组博弈,探讨推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形成的动力机制,为其破除制度障碍和减少改革阻力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农地流转的当下情势与典型模式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桢 《改革》2011,(12)
对我国部分地区农民承包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创新的宅基地换房、换社保政府主导模式、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流转农民主导模式、确权赋能土地产权综合改革模式、农用地规模化租赁性经营模式、农民承包地股份合作模式等五种典型模式的研究表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建设应以土地确权为基础,以市场化机制建设为核心;地方政府应改变运动员角色,让利于民,履行好市场管理与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