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优质河蟹的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江苏的特种水产养殖中,河蟹的养殖规模一直高居榜首。河蟹养殖已经从传统的“大养蟹”向“养大蟹”、“养好蟹”转变。从而,优质河蟹的养殖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决定优质河蟹养成、养好大致有以下四大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八字”精养池是对我国悠久的传统养殖经验的总结,其“八字”分别是指:混、轮、防、管、水、种、饵、密。生产实践证明,它对现代的河蟹养殖也有相当的指导作用,它丰富的科学内涵在河蟹养殖中有了延伸和发展。“水”:水是从事水产养殖的物质基础。养殖用水的基本要求是:肥、活、嫩、爽。肥是指水体中所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即较多的可被养殖对象摄食或利用的营养盐(如浮游生物),所以这里的肥不特指肥料的肥;活是指水体内的各种物质包括水体本身都处在一种循环、运动、变化之中,如水色有明显的日变化(主要是因为水中的浮游生物的种群随着阳光照…  相似文献   

3.
<正> 池塘养蟹各个时期,各个阶段以及各种养殖方式,其关键问题不外乎“水、种、饵、密草、蜕、防、管”。我们把它称为“池塘养蟹八字丰产法”。 一水:河蟹对水质要求较其它水产动物要高。在整个养殖期间,要求水质清新,溶氧丰富达4毫克/升以上,pH值7.5—8.5,透明度保持在40cm左右。要达到以上要求,可采取  相似文献   

4.
阳新县渔海公司根据近年河蟹市场价下降,养殖效益不高,而辽宁、江苏等地蟹种销售困难,于是采用借“鸡”生“蛋”的方法进行河蟹养殖。  相似文献   

5.
河蟹养殖主要靠“三分养、七分管”,管理的成败,关系到养殖成功与否。当前正值河蟹养殖关键季节,更要强化养殖管理,当前尤其搞好饵料投喂、水质调控、疾病防治三个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鱼儿离不开水”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道理,水作为渔业生产重要的基础物质条件之一,随着“健康养殖”、“无公害养殖”等新的养殖技术在水产生产领域的运用其重要性不仅不削弱,而且作为传统池塘精养方法的“八字精养法”中的第一法——水对渔业生产的促进作用和对单产量的限制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加强对养殖水体管理的重要性,大家对于水体管理的综合分析和研究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7.
河蟹暂养是指每年9月份前后将成蟹捕捞上来,再用池塘分规格进行集中育肥饲养、根据市场情况进行销售的养殖方式。每年8月下旬开始并进入河蟹的捕捞旺季,但通常此时市场销星不大,价格也相对较低,要等到“中秋”前后才逐渐趋旺,元旦、春节达到销售高峰。因此,暂养对提高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增加养殖户收益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将河蟹土池暂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浅论池塘养殖与水的十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儿离不开水”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道理,水作为渔业生产重要的基础物质条件之一,随着“健康养殖”、“无公害养殖”等新的养殖技术在水产生产领域的运用,其重要性不仅不削弱,而且作为传统池塘精养方法的“八字精养法”中的第一法——水对渔业生产的促进作用和对单产量的限制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加强对养殖水体管理的重要性,大家对于水体管理的综合分析和研究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9.
《江苏农村经济》2009,(9):51-51
秋季,是养殖河蟹成熟和收获的季节,也是河蟹极易死亡的时期。引起河蟹秋季死亡的原因重要有以下3条: 1.自然死亡俗话说:“西风起,蟹脚痒”。每年9-11月,都有一批生长了2年的河蟹由“黄蟹”脱壳成为“绿蟹”,性腺成熟,进入其生命的最后阶段。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随着养蟹面积的扩大,总产的增加,效益却急剧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河蟹规格小、品味差、病害多。当前养蟹业仍然是有利可图的产业,其发展前景仍然广阔,为使蟹农们在养蟹生产上增产增效,本文谨提出几点参考意见。(1)要在养蟹技术上下功夫。俗话说:“外行不做内行事”。投身到养蟹业中的人,先要把河蟹养殖的理论弄懂、弄通,再去认真实践。只有精通业务技术的养殖者,才能不断提高养殖水平,才能提高效益。(2)要有河蟹的良好生态环境。河蟹养殖池一般要2~3.33h,水源清爽、无污染,水深1.5m左右,透明度35c…  相似文献   

11.
恰逢金秋喜丰收,又到河蟹上市时。最近,当步入盘锦市几大公路交通要道时,总会被那些“正宗生态河蟹”、“野生河蟹”和“纯辽河水养殖河蟹”的售蟹场面所吸引。在临路售蟹大军中,多数是自养自销的当地农民,他们不仅看好了临路销售的商机,更主要的是打出了盘锦“蟹都”的品牌,  相似文献   

12.
宜兴市官林镇解元村村民王小兵养殖河蟹多年,近年来,通过对河蟹养殖技术的不断学习和总结,河蟹养殖效益明显高于其他养殖户,带动了该地区养殖户的总体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其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养蟹没有巧,只要水草好”,“蟹大小,看水草”是长期从事河蟹(中华绒螯蟹)养殖者的口头禅。这类民谚虽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却一语中的地讲明了河蟹养殖的技术关键之一,即养殖环境中水生植物的重要地位。综合地讲,河蟹的养殖技术实质上是围绕河蟹的天然属性(生理、生态)进行研究的结果。笔者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从事河蟹的人工繁殖和养殖工作,这里将实际操作经验,撰写如下河蟹养殖实用技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因为工作需要,笔者在洪湖和监利两地长期蹲点做调查研究,对两地的水产养殖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洪湖因境内53万亩的同名湖泊而得名,自然环境优越,物产丰富。境内有大小湖泊103个,拥有水面88万亩,其中洪湖大湖水面53万亩大部分水面主养河蟹,是湖北省最先开始养殖河蟹的县市,仅洪湖市滨湖办事处就有15万亩水面、且全部养殖河蟹,年产3000吨,占全省总产的十分之一,近日被省水产管理办公室授予“湖北河蟹第一乡”称号。  相似文献   

15.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吴宗文项目组多年来从事南方鲇繁育、养殖技术等相关研究,特别是自2007年承担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绿色浮性饲料养殖南方鲇配套技术开发及应用”以及2011年承担成都市科技攻关项目“南方鲇生态高效养殖集成技术示范推广”以来,经过不断探索,总结出南方鲇新“八字”池塘养殖集成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怎样提高河蟹的养殖水平?如何使养殖户对河蟹养殖的技术和管理更加了解,对养殖事业更有信心?随着河蟹养殖技术的不断探索和提高,虽然人们对河蟹的养殖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主要还是遵循传统的粗养模式——培草放苗、清水稀养、换水消杀。这种模式一直制约广大养殖户对健康生态养殖理念的  相似文献   

17.
《渔业致富指南》2013,(23):75-75
河蟹养殖单位面积产量多年来一直徘徊不前,成蟹养殖极少有养殖户突破100kg/亩的。然而今年,江苏省兴化市南海镇河蟹养殖大户张宏斌(联系电话:15195253448)大胆应用合缘牌酵素菌渔肥养殖成蟹,单位面积产量达到了200kg/亩,不仅创造了河蟹养殖单产的历史,而且为河蟹养殖高产找到了一项成功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
由于目前淡水鱼养殖效益不稳定,发展名特优水产品的养殖,特别是养殖河蟹是一项非常有前途的产业。现将我地池塘养殖河蟹的技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字精养法是南美白对虾养殖成败的关键。笔者浅从八字精法养归纳南美白对虾养殖要点: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河蟹养殖不断发展,养殖的效益水平已从以前的暴利进入微利状态。河蟹已进入寻常百姓的餐桌,河蟹养殖的发展虽然丰富了人们的膳食结构,但对蟹农来讲效益在下降。因此,当前蟹农的精力要放在研究如何提高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上。根据目前的市场调查,同规格优质蟹比劣质蟹价格要高,小规格河蟹价格下滑辐度大,而大规格特别是只重在150g以上的河蟹价格仍居高不下。因此,养殖河蟹不能只求产量,而是要在提高品质与规格上下功夫。下面根据我地特点和做法就如何养殖高品质河蟹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