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创名牌十策     
《价值工程》1995,(2):45-45
创名牌十策1.运行策略。创名牌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的运筹工作,是整体素质领先的结果,绝非一个人演的独角戏。要协调一致,凝聚一股向心力,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2.规模策略。形成经济规模式组成集团,分工与协作,建立名牌产品的企业联合体.增强整体实力。3...  相似文献   

2.
钟玲 《企业天地》2002,(5):41-42
任何企业,如果不管其自身状况与条件如何,一味去争创名牌,很可能适得其反、得不偿失。尤其对一些实力较差的中小企业,如果自量其力,采取无品牌化策略,以退为进,不失为其立足市场,以求生存与发展的良策。中小企业创名牌的制约因素企业规模制约。大多数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简单,规模过小,成了创名牌的一大障碍,一般来说,名牌的各种优势是通过规模经济才能有效体现出来的。人员素质制约。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而面对创名牌方方面面的大量工作,恐难以顾全。时间制约。创名牌的工作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要耗费大量的…  相似文献   

3.
汪华 《企业导报》2001,(3):52-53
<正> 创名牌是一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长期工程。一个企业,尤其是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如果不顾自身状况与条件,一味去争创名牌,很可能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中小企业创名牌的制约因素 一、企业规模制约。 大多数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简单,规模较小,构成了创名牌的一大障碍。纵观世界名牌,无一  相似文献   

4.
创品牌是一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长期艰苦劳动 ,任何企业 ,如果不管其自身状况与条件如何 ,一味去争创名牌 ,很可能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尤其对一些实力较差的中小企业 ,如果自量其力 ,采取无品牌化策略 ,以退为进 ,不失为其立足市场 ,以求生存和发展的良策。中小企业创名牌的制约因素企业规模制约。大多数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简单 ,规模过小 ,成了创名牌的一大障碍。纵观世界名牌 ,无一不与巨型跨国公司相联系 ,国内涌现出来的一批名牌产品 ,也都归属于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规模经济是名牌企业的一个重要外部特征 ,名牌的各种优势是通过…  相似文献   

5.
商标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商标策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策略。企业要创名牌 ,必须设计、注册、创立驰名商标 ,并用法律手段保护商标的专有权。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中小企业时代,中小企业将成为中心企业。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要实现其突破性发展,必须走“创名牌,求发展”之路。一、中小企业创名牌是其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1998年4月,江泽民在考察苏南乡镇企业时指出:要从战略高度重视乡镇企业。中小企业要不要创名牌,也是关系到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战略问题。应该说,对这个问题认识的正确与否,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也是摆在我国中小企业面前亟等解决的重大问题。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崛起到现在,我国的中小企业在规模和速度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江阴市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重视培育和发展名牌,把实施名牌战略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点工程。最近,我们调查了一些创名牌较早、较好的企业,探讨了他们创名牌之路。具体是,实施名牌战略要因品而直,分层推进,走立体化创名牌之路:一批企业奋勇争先创名牌,一批企业借梯登高借名牌,一批企业结攀“高亲”配名牌,有力地拓宽了国内外市场,促进了企业规模、效益、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加强开发创名牌这表现在一批企业集团和骨干企业发挥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致力于产品的开发,在形成拳’头产品的基础上创…  相似文献   

8.
创名牌与知识产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说从知识产权的角度说创名牌可能要说明一个问题。知识产权是法制制度跟创名牌有什么关系?创名牌这么有必要,怎么实现创名牌,这一点对企业来讲是最实际的。 市场经济需要名牌,名牌的主体应该是企业,名牌也是顾客的认可,名牌应该是企业的业绩形成的,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业绩被顾客所认可,我估计它这个名牌是很难形成的,所以名牌形成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艰苦的创造过程。所以江主席的题词里边讲的很清楚,创世界名牌。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创造这个名牌。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名牌包含了什么样的东西?我觉得能够…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高质量与高效益基础上的有序经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一个企业要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创名牌是最有效的武器和手段,创名牌必须进行产品生产的“质”的革命。“质量第一”、“质量是企业的  相似文献   

10.
创名牌,是企业在消费者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为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壮大企业发展实力而实施的一大战略。眼下,创名牌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一种潮流,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产物。但是,各企业在创名牌的过程中,一定要立足长远,放眼全局,科学规划,慎重行事,要通过技术、人才、管理、经营、质量、资金等诸多因素全方位的竞争来实现,切不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发展。笔者认为创名牌工作应注意这么“三忌”:  相似文献   

11.
杨林根     《上海企业家》2006,(4):25-27
一、希望多一些生物学的思维有的企业的领导人在策略上常常存在一个失误.即把企业看作是一台缺乏生命的机器.将企业管理看作是操作机器。没有意识到企业其实是一个有生命的肌体。  相似文献   

12.
名牌是企业的徽章、商战的法宝.创名牌是企业长久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创名牌与企业的创新活动休戚相关.技术创新是创名牌的先决条件,产品创新是创名牌的基础,而市场创新则是创名牌的关键.企业只有紧紧依靠创新,创名牌才能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青松制衣有限公司广告词中有这么一句话:“一个民族拥有国际一流的品牌,就拥有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巨大资产,就拥有支撑民族自信的消费文化,爱国主义的旗帜就能历久弥新。”把创名牌与爱国主义联系在一起,使人感悟颇深。 创名牌是目前不少企业致力追求的目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一个是理想信念,一个是具体行动,这不是精神与物质的有机统一么!搞爱国主义教育,要引导职工把满腔爱国激情化为生  相似文献   

14.
创名牌,是个系统工程,其中有许多讲究,有多方面的工作要做,如广告宣传、权利保护、售后服务等等.所谓"商标战略策略",此之谓也.但我认为,创名牌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它的精髓是两个字:认真.  相似文献   

15.
企业如何创名牌,这已不是新问题,理论上有论著,实践中有经验。但笔者拙见,当前,企业要创名牌产品,应该是:目标要选高起点,攻坚要靠高科技,管理坚持高标准,营销要有高招式,改进提高保名牌。正是虽然万众竞商海,唯有高手出名牌。 目标要选高起点。名牌产品,依使用范围和品种不同,而有不同的比较标准,但基本内涵都是性能优良,实用耐久,工艺独特,款式新颖。一个企业只有敢于将本单位产品的技术性能、可靠性、可维修性以及满足用户心  相似文献   

16.
龙丰集团公司是山东省龙口市的国营大二型企业。近年来,公司坚持大投入、高技术、创名牌的指导思想,闯出了一条“本业为主深加工,产品优质占市场、扩大规模增效益”的路子,  相似文献   

17.
轻工业产品直接面向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轻工业名牌产品对人民群众的消费潮流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选购名牌产品和如何避免购买假冒产品受骗上当,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名牌产品是企业科学技术、产品质量、管理经验、营销策略、市场信誉、企业文化等诸方面综合素质的凝结。我们应当看到:首先,创名牌加快和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由数量型经济向质量型经济转变。如果轻工企业仍然没有把创名牌作为长期发展战略,就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和轻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其次,创名牌是参  相似文献   

18.
名牌是一种时尚,追求名牌、享受名牌已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在人们的观念中,对一个企业而言,名牌既是企业及其产品的一个标志,也是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个保证,对消费者个人来说,名牌既是财富、身价的象征,又是一个兴趣、境界、追求的体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近一两年来,“名牌”热在中国急骤升温。消费者青睐名牌产品,企业争创名牌,把创名牌、保名牌作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求生存、求发展的一个追求目标,政府制定名牌战略,鼓励、支持企业创名牌,发展经济。由此可以看出,名牌  相似文献   

19.
阐述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途径是以质量、规模、产品更新、统一标识、广告宣传创名牌。并提出实施战略名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国内各个行业、各类企业在不同程度上都遇到了在产业及市场上的重新定位问题,普遍面临着资产优化重组的任务。同时当今的时代又是名牌的时代,以争创名牌为恒久动力,以维护名牌、优化名牌为基本内容的名牌战略竞相实施,形成了当今市场竞争的新浪潮。 优势互补,资产重组创名牌 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当今市场竞争的特点,使得企业之间品牌的竞争更胜于产品本身的竞争。一个企业,拥有合理的生产规模、先进的生产技术、科学的管理方法、灵活的运行机制,但只要其品牌尚未叫响,便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稳脚跟。因此对于现实中大多数没有名牌或品牌名气不大的企业来说,拥有一个知名度高的名牌,自然就成了梦寐以求的愿望。一个企业要创出名牌产品,至少要具备两方面的基础条件:一是质量;二是规模。高质量是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