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必然结果。本文分析了企业文化的本质、层次和企业文化管理的内涵和特征,提出了企业文化管理的基本方法,即企业基本假设的适当性管理与一致性管理的方法,以期对加强现阶段我国企业文化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大中型骨干企业的活力如何,直接关系到经济体制改芏的成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盛衰,并进一步影响到国内政局的治乱安危。如何搞活企业,已成为当前理论界最大的热点问题,牵动着政界、财界、学界许多人士敏惑的神经。当今书籍报刊上,宏论纷呈,高见迭出,见仁见智,竞放异彩,呈现一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我们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最富有实践经验、昼夜奋战在生产、经营第一线的企业家。为此,从第10期开始,特辟专栏,为全国大中型骨干企业的领导决策层,经营管理层人士提供广阔的园地,请他们纵论管理的真知灼见,畅叙经营的深谋妙计,评说改革的成败得失,展望发展的宏图大略。本刊将一如既往,为改革、为发展、为稳定,为实现成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而鼓,而呼! 相似文献
4.
在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依法建立完善的公司组织机构。但从目前公司制改革的实践来看,公司制企业内部制衡机制还存在一些法律不完善的问题急待解决。 相似文献
5.
6.
在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依法建立完善的公司组织机构.但从目前公司制改革的实践来看,公司制企业内部监督制衡机制还存在一些法律不完善的问题急待解决. 相似文献
7.
吴敏一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1994,(5):13-16
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出现的任何~种方式,都要放到现实的尺度中去衡量和评价,离开了这一点,不仅在理论上会得出失之偏颇的结论,而且在实践上也容易使国有企业的改革裹足不前,难以突破。香港中策投资有限公司与中国近200家国有企业的合资过程及成功,就是有力的佐证。一、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中的两大制肘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改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大,市场调节已占绝对的比重,政府已自觉不自觉地重视市场规律,企业已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市场竞争。然而,所有这一切,主要并不… 相似文献
8.
<正> 围绕着搞活大中型企业的问题,很多经济界和企业界的专家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提出了不少意见。我想从困扰企业的几个具体问题出发,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一、必须放下“企业办社会”这个包袱“企业办社会”的现象,一直是困扰国营大中型企业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近几年,这个问题不仅没能解决,而且愈演愈烈,甚至出现了“企业办政府”的现象。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只要职工一入厂、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食业几乎无一不包。企业要设立一整套承担社会生活服务和公共事业职能的机构,从学校、医院、托儿所、房管部门,到公安、武装、计划生育、城管城建等部门,凡是社会政府的部门机构,企业几乎 相似文献
9.
和谐企业是以"依法治企,科学发展;公平协调,团结有序;敬业爱企,创新创效;诚信合作,环境友好;安全稳定,服务社会"为基本特征的企业。创建和谐企业,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创建和谐企业,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用和谐理念统领企业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实施和谐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建立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10.
11.
企业总部集聚是知识经济时代一种新的产业集聚形态.企业总部集聚向中心城市集聚使中心城市功能由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制造职能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控制职能转变.一场围绕构建中国西部企业总部集聚中心的竞争正在我国西部三座主要城市展开.重庆应确立构建中国西部企业总部集聚中心的目标,实施企业总部集聚战略,提升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人的本质问题在中、西方哲学史上曾引起了众多的哲学家的探索。当今人学的兴起又使其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而当代中国人学研究的成果与困境,更促使人们对人的本质问题及其研究方法进行反思。最重要的问题不仅不在于人的本质是什么,而且在于人是如何存在的,人怎样在实践中改变自己。 相似文献
13.
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相适应的经济伦理规范,是以德治国方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保证经济健康运行的又一手段,坚持社会主义的义利统一观,注重效率,维护社会公平;质量第一,消费者至上,勤劳敬业,合法致富;诚实守信;尊重人,关心人,维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反对奢侈浪费,提倡文明健康的消费观,保护生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是其重要经济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机电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及提升措施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机电工业已成为中国工业和外贸的支柱产业。如何正确认识中国机电工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和提升中国机电工业国际竞争力是中国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机电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 ,探讨各种影响因素 ,提出切合实际的提升措施 相似文献
15.
理顺企业中的劳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我国的经济改革与开放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但由于理论的滞后和政策的不到位,无论是公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的运行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矛盾与不和谐,这些矛盾与不和谐的存在影响到国家的稳定。解决这些矛盾与不和谐,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更需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进行新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6.
促进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不仅直接关系着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应坚持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和统筹兼顾的原则,在促进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以加快中西部发展而不妨碍东部发展为主要战略目标,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确立财政补贴政策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后,我国中小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压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特别是适度的财政补贴政策可以中小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8.
依据循环经济理念构建矿山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我国矿山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效益差、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开采无序等问题,严重影响到我国矿山企业的国内外竞争能力.本文在认识矿山企业当前形势的基础上,探讨在循环经济模式下构筑矿山企业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20.
建立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但中小企业的整体生存发展环境不容乐观,根本原因在于中小企业信用资源的匮乏。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建立起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该体系至少应包括中小企业信用教育体系,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转移分散体系以及中小企业信用的法律制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