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经常与其他经济组织发生经济纠纷,经济纠纷解决的途径有:当事人协商和解、有权机关进行调解、经济诉讼、经济仲裁、行政复议等。经济诉讼则是解决经济纠纷最主要、最常见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15、仲裁机构的裁决书是否可以作为权属登记的确权依据?仲裁和调解、诉讼一样,是解决经济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产生纠纷的各方当事人根据纠纷发生前或纠纷发生后签订的协议,将争议事项交由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来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我国于1994年公布了《仲裁法》,规定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将纠纷事项交由哪一家仲裁委员会处理由当事人自己协商确定。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申请设立仲裁庭进行仲裁,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将制作调解书或根据协议结果制作裁决书;对调解不成的,由仲裁庭…  相似文献   

3.
产品质量纠纷是指因产品质量而引起的有关当事人之间的争执,包括经济合同中的质量纠纷,因产品质量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引起行政机关处理的争议等。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产品质量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四种,即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协商是指由被害人和侵害人根据法律规定自行商量解决,通常当事人之间要达成书面协议和口头协议。调解是指企业主管部门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双方当事人的要求居中调解,依照法律规定合理解决纠纷,保护用户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仲裁是指经济仲裁机关根据双方当事人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以…  相似文献   

4.
产品质量纠纷是指因产品质量而引起的有关当事人之间的争执,包括经济合同中的质量纠纷,因产品质量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引起行政机关处理的争议等。产品质量纠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对于产品质量引发的纠纷如何解决,不少人并不十分了解,有的人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产品质量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四种,即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协商是指由被害人和侵害人根据法律规定自行商量解决,通常当事人之间要达成书面协议和口头协议。调解是指企业主管部门,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双方当事人的要求居中调解,…  相似文献   

5.
张林海 《企业活力》2003,(12):60-61
<正>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明显加快,经济融合日益加深。经济活动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争议数量的激增。如何采取适当的方式来预防和解决经济纠纷,扫除经济发展的障碍,是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必须勇于面对和认真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所谓诉讼会计(Forensic Accounting)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市场经济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会计领域,是对诸如经济犯罪、经济过错、经济纠纷等案件进行会计反映,为法庭的诉讼当事人提供专门服务的一种特殊会计。在经济司法实践中,最令法官、律师和诉讼当事人为难的就是对经济损失的客观计量和责任划分,即所谓鉴定难的问题。具有良好计量特性的会计无疑会为此提供独特的诉讼支持,诉讼会计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
一、经济案件中公益诉讼当事人制度存在的问题 1、经济案件中公益诉讼当事人的诉权受到限制 传统理论认为,与争议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是诉讼中的当事人,这种观念下的当事人有三个特征:(1)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2)与案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3)受人民法院裁判的拘束.  相似文献   

8.
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劳动者或用人单位用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作为当事人,如果需要选择仲裁来挽回被侵害的权益时,应该注意下列14个问题:一、什么情况下可以要求仲裁?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按部就班,先行调解,调解无效,即申请仲裁;另一种是越过调解程序,直接申请仲裁。二、申请仲裁有无时间限制?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0天内(或说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  相似文献   

9.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因劳动权利和义务发生的争议.根据<劳动法>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劳动争议的处理机构有设置在企业内部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三机构处理劳动争议的方式或调解、或仲裁、或诉讼.我国劳动争议中的调解制度主要有三部分构成: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调解;法院处理劳动争议中的调解.<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4条规定着重调解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原则,第6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第27条规定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协议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可见调解在劳动争议的处理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之所以重要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社会中.相当多的经济纠纷属于当事人之间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双方没有任何争议的情形.只是债务人出于种种原因而怠于履行.此种纠纷纯属执行问题。督促程序则是针对此类纠纷专门设立.帮助债权人以简单、快捷的诉讼方式收回债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经济放缓背景下三个典型集体劳动争议案例为基础,通过对该案例的梳理与比较,探讨以集体协商的方式解决集体劳动争议的合理性.文章指出,从争议的解决效果看,以劳资协商解决集体劳动争议的方式应当是较为符合劳方利益的,但是,这种方式最终能否采取,首先取决于工人的组织程度,其次是政府的态度和策略.在经济放缓期,按照以往惯例处置的方式往往难以奏效,因此,政府在解决这类争议的时候,需要及时修订应对策略与措施.在保障社会稳定的同时,保障工人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2.
梁晓杰 《活力》2009,(10):71-71
一、诈骗犯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非法占有目的”之有无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当事人利用欺骗方式从对方当事人获取财物、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其中,有的属于诈骗犯罪.需要对当事人追究刑事责任,有的则属于民事欺诈行为,应以经济纠纷加以处理。因为涉及罪与非罪,所以诈骗犯罪与民事纠纷尤其是与民事欺诈纠纷的界定与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13.
劳动争议调解,是在调解组织或劳动争议仲裁庭的主持下,通过积极的工作,促使当事人双方达成一致协议,最终使劳动争议得到解决的一种方式。笔者近年来一直从  相似文献   

14.
目前,美中两国经济走势向好令人思考。一是目前美国经济衰退似已见底;二是尽管美国经济见底,但美国还有问题需要解决和应对,经济复苏速度可能缓慢;三是中国经济增长将持续回暖,源自于政府投资快速增长及信贷投放大幅增长;四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应对危机和促进经济增长中作用争议较大,集中在  相似文献   

15.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主要有四种方式:双方协商,他人调解,机构仲裁,司法审理。双方协商是指买卖双方直接进行友好商谈,在相互沟通谅解的基础上达成和解。他人调解是指通过双方都信得过的第三者居中调停,达成和解。机构仲裁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最主要的方式。司法审理一般不轻易使用。  相似文献   

16.
仲裁作为诉讼以外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由来已久,它表现了当事方于纠纷未启之时即欲通过求和之方式来解决纠纷的心态。无疑的是,作为解决争议双方之间争议的方式,其必须是以一种公平公正的方式进行,因此,早在14世纪起,现代仲裁制度就开始形成和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对仲裁进行立法予以规范,约束,至近世纪,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日益频繁以及现代商业的形成,各国仲裁和国际商事仲裁逐步完善。由于仲裁中争议是提交给独立第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与法人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多,因此,订立的合同和合同纠纷也显著增多。那么,发生了合同纠纷以后如何解决呢?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是和解。就是当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双方发生了分歧意见。当事人在充分协商和相互谅解的基础上,自愿达成和解。当然,这种和解不能违反法律、政策和公共利益。第二是调解。当双方当事人发生了合同争议,彼此又达不成和解,可以由双方当事人的上级单位,合同仲裁机关或者人民法院主持进行调解,从而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第三是仲裁。当事人双方…  相似文献   

18.
王厂长: 《经济合同法》第42条规定了解决经济合同纠纷的四种途径,即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其中调解具有简便、快捷、灵活、成本低的特点,而且不伤害当事人之间的感情,因而成为当事人选择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常用方法。根据《经济合同  相似文献   

19.
合同争议的行政调解,又称之合同纠纷行政调解,是行政机关依法劝导当事人和解,解决合同争议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1995年10月1日《种裁法》的实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从事经济合同促裁的历史任务终止,但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调解合同争议的工作不应终止,应当继续加强,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行政调解是解决合同争议的一种法定方式,而且已经生铲的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20.
经济责任审计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那么“经济责任”如何定义?如何理解?一种观点认为“经济责任”应当是当事人基于其特定的职务而应履行、承担的与经济相关的职责、义务;第二种观点认为“经济责任”应当说是当事人对其与经济相关的职务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第三种认为经济责任是当事人应当承担的经济上的后果,如经济上的赔偿、补偿等。我本人同意第一种理解,即经济责任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