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何处不垄断 自2001年4月起,国家工商总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对地方保护和地区行为进行严打,对重点垄断性行业如电力、保险、铁路、邮政四大“猛虎”以及供气、供水、供暖等强制交易、强制服务等行为进行查处。垄断,即限制竞争,是指行为人排斥或者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铁路春运无端提价、电信资费明降暗升、保险单据的强制买卖……其表现可谓无孔不入。这次工商部门的出手,表明了国家遏止垄断的决心,也让深受其害的消费者看到了希望。这次反垄断的惩治重点是行政及行业垄断。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石油、金融、电信等行业存在突出的垄断现象及由垄断衍生的各种腐败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国民经济的扭曲和收入分配的不公,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破坏了社会公平与正义。西奥多.罗斯福任期内的反托拉斯改革措施举世瞩目,并卓有成效。分析罗斯福的反垄断政策,借鉴其经验,对我国反垄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威  程慧 《中国报道》2014,(9):54-55
近期,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等反垄断部门对奔驰、宝马、奥迪以及微软等企业密集启动反垄断调查,这使得中国市场的垄断经营情况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行动之期,恰逢中国《反垄断法》实施六周年之际。六年来,这部新生的法律在争议与探索中不断完善与成长,而反垄断也在中国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垄断源于缺乏竞争并导致社会分配不公经济效率下降 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朱镕基总理引用了一段顺口溜:"银行加证保,两电加一草,石油加石化,扫地的拿得也不少",意指由于这些行业目前的垄断地位而职工的平均收入较高,垄断地位造成了社会分配不公.今年政府将着力推进电力、铁路、民航、通信等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创造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7.
政府失灵、规制与我国反垄断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从政府失灵、规制的角度分析中国在市场取向改革进程中存在的特殊垄断现象,我国目前存在行政性垄断过度而在竞争基础上衍生的经济性垄断不足的现象,正确认识行政性垄断的危害,矫正政府失灵,重构政府规制是我国反垄断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9.
市场经济转轨中的我国反垄断任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垄断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出现的特殊现象,本文分析了垄断问题的由来以及反垄断的法律学意义,特别是针对我国现阶段存在的行政垄断,对照WTO的反垄断精神,探讨我国当前反垄断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的发展反复证明,竞争作为最理想的配置社会资源和最大可能地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的手段已被公认.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我国当前的垄断现状及危害对象进行分析,阐明我国垄断立法方面的一些不足,并初步论述了建立国家反垄断起诉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电信、铁路、电力等一些特殊行业的大型国企,因为占据垄断地位往往被冠以"垄断国企"之称.  相似文献   

13.
14.
15.
试论我国的反垄断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志民 《南方经济》2001,146(11):61-64
我国目前的反垄断立法状况尚不能适应“入世”的需要。为规制我国目前存在的行政性垄断行为,经济性垄断行为和行为垄断行为,与WTO规则接轨,我国必须尽快制定出台一部专门的《反垄断法》。这部法律应有反对行政垄断的内容,应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禁止严重限制竞争的协议,应控制企业的合并行为;还应提高反垄断法执行机构的法律地位与职取等。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反垄断的三重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绪亮 《宁波经济》2004,(12):14-1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反垄断成为学术讨论和实践探索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杨枢立 《发展》2001,(11):7-8
垄断是自由竞争嬗变的结果在市场运行机制中,“垄断”或者是独占与“竞争”即自由竞争是两个相对立的概念。“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运行初期所适用的重要的“经济模式”。“自由竞争”——即“完全竞争的经济模式”,不仅意味着市场完全通过“自我调节”机制而向良性方向发展,不需要任何“国家行为”或者“政府行为”对其资源进行有效配置;而且这种“完全竞争的经济模式”遵循的是一种与“人为秩序”相对立的“自然秩序”,它不是靠多种干涉性措施和通过建立只对某一部分人有利的“特惠制度”来实现自己的运行的,否则便必然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