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王芳 《审计月刊》2006,(9):41-41
审计机关有权要求被审计单位按照审计机关的规定提供资料,被审计单位不得拒绝、拖延、谎报。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有权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被审计单位不得拒绝。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有权就审计事项的有关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有关证明材料。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被审计单位不得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不得转移、隐匿所持有的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财务收支的规定与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应当建议有关主管部门纠正;有关主管部门不予纠正的,审计机关应当提请有权处理的机关依法处理。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有权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运用电子计算机管理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电子数据的系统,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被审计单位不得拒绝”。这为审计机关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奠定了法理基础。目前,在我国信息系统的审计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3.
《审计法》规定,国家和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分别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照法规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法》与原《审计条例》不同之处,就是在保留审计机关对下级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审计职责的同时,增加了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审计监督的职责。为有利于人大常委会对财政收支情况实行有效监督,《审计法》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明显加大了对财政的监督力度,也加重了审计的监督职责,明确了审计监督的范围,强化了对财政监督的权限。因此,必须充分认识财政审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加强和改进财政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4.
国家审计机关主要承担对政府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应进行审计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依法进行审计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国家审计机关有要求被审计单位提报资料权、对被审计单位检查权、  相似文献   

5.
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其实质是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独立的监督。目前,世界上已有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国家审计机关。由于各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民族文化传统不同,其国家审计的体制亦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6.
对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实施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的职责,其主要目的是查明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是否真正发生,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是否遵循国家的有关规定,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是否有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7.
《审计法》为加强财政收支审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它突出了加强对本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预算外资金进行审计的内容。《审计法》共7章51条。第一章总则就开宗明义地指出,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应当依照本法规定接受审计监督,并将它列在其他应当接受审计监督对象和内容之首。这表明了财政收支审计是审计机关审计工作的重点和主要任务。对企事业单位和有关专项资金、基金的财务收支审计应围绕这一任务去开展,它们是财政收支审计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审计处理是指审计机关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采取的纠正措施;审计处罚是指审计机关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行为和违反《审计法》的行为采取的行政制裁措施。作为经济执法部门,审计机关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财政收支行为,以及违反《审计法》的行为依法给予处理、处罚,是审计监督的重要内容。在审计执法过程中,由于执法不严、行政干预、措施不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审计机关在行使审计处理、处罚时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笔者谈谈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审计法》第四十八条对被审计单位不服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决定规定了两种救济途径:即不服有关财务收支的审计决定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不服有关财政收支的审计决定的,可以提请审计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裁决.本级人民政府的裁决为最终决定。因此,划分政府裁决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界限实质上就落脚为划分审计的性质是财务收支还是财政收支。  相似文献   

10.
《宪法》中明确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是传统意义上的审计模式。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1号令颁布的《审计机关审计处理处罚的规定》对审计处罚规定了两种文书格式 :一是《审计决定书》 ,二是《审计处罚决定书》 ,两者同为处罚文书 ,在使用上有什么区别 ?读者小王小王 :《审计机关审计处理处罚的规定》第二条规定 :“审计机关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以及违反《审计法》的行为进行处理、处罚时 ,应当遵循本规定。”第七条规定 :“审计终结后 ,审计机关应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 ,出具审计意见书 ;依法作出审计决定 ,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 ,需要依法给予处理、处罚…  相似文献   

12.
一、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的关系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在地区、部门、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和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以及其他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直接责任或者主管责任进行的审查和评价。经济责任审计包括财务收支审计和效益审计两方面。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四十四条对有关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行为没有明确可以进行处罚 ,但审计署2000年第一号令颁布的《审计机关审计处理处罚的规定》第四条则明确“审计处罚是指审计机关依法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和违反《审计法》的行为采取的处罚措施。”由于以上法律、法规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行为能否进行审计处罚的规定不统一 ,在财政决算审计实际工作中不便于操作。对于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行为能否进行审计处罚 ,请答复。读者王青王青同志 :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是否可以处罚的…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审计机关审计处理处罚的规定》,审计意见书应当包括改进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政收支管理和提高效益的意见和建议。审计意见在这里暂且不谈,就来谈谈审计建议。目前审计机关的审计意见书中大都存有审计建议部份。审计建议就是审计机关针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改进建议。审计建议在过去的审计工作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一般来说,审计建议都能被审计单  相似文献   

15.
政府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  相似文献   

16.
审计建议是审计机关依法向被审计对象就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中审计查出的问题,提出对被审计单位改进规范管理、遏制问题再次发生的一些措施和意见的行为。好的审计建议可以帮助被审计单位起到治本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也是审计建议与审计处理处  相似文献   

17.
(审计署2000年第1号令1月28日发布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审计工作,保证审计质量,明确审计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制定本准则。第二条本准则是规范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依法办理审计事项时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是衡量审计质量的基本尺度。第三条审计机关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法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监督时,适用本准则。第四条审计机关应当依照《审…  相似文献   

18.
王芳 《审计月刊》2006,(6):53-53
国家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照本法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依照本法规定接受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对前款所列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报告应当重点报告对预算执行的审计情况。必要时,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相似文献   

19.
《广东审计》2000,(4):44-45
第一条为了规范审计处理、处罚行为,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维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审计机关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以及违反《审计法》的行为进行处理、处罚时,应当遵循本规定。 第三条审计处理是指审计机关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采取的纠正措施。 审计处理的种类有: (一)责令限期缴纳、上缴应当缴纳或上缴的财政收入…  相似文献   

20.
审计程序     
王芳 《审计月刊》2006,(10):45-45
审计机关根据审计项目计划确定的审计事项组成审计组,并应当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审计人员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并取得证明材料。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应当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审计机关按照审计署规定的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并对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一并研究后,提出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的意见。审计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