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房地产税、市场结构与房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住房流量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购房者和开发商的住房市场局部均衡模型,考察了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情形下房地产税与房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何种市场结构,提高房地产税均导致房价下降;住房市场垄断性越强,房价越高,房地产税对房价影响越大。笔者对1996-2008年中国33个大中城市数据的检验发现,市场结构对房价影响大于房地产税。房地产税增长率每增加1%,房价增长率将减少0.03%;勒纳指数每增加1%,房价增长率将增加0.16%。房地产税与市场结构相互作用将使房价上涨,但影响微不足道。因此,对住宅开征房地产税,将对房价上涨有一定限制作用,但不能有效抑制房价上涨,而增强住宅市场竞争性、降低开发商垄断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陈志武 《商周刊》2012,(10):8-8
常识性错误之一:有关房地产。大家都恨房价涨得太快、太高,第一个反应是怪房地产开发商。于是,为了抑制房价,很多人主张由政府限制给房地产的贷款、要求开发商有更多的自有资金、卡紧房地产开发商的业务许可、减少给开发商的土地供应等等,他们没想到,这样一来,房产供应量因此而下降许多,使供不应求的局面更加严重,房价当然更加往上涨。这个常识性错误是过去多年房产调控政策失败的根本原因,结果是越调控,房价涨越多。  相似文献   

3.
利用面板计量方法,从土地交易价格和交易量两个维度,对房地产开发商土地竞买过程是否存在显著的羊群效应进行检验和分析,其结果:(1)我国城市土地市场中,不论土地价格上涨还是下跌,不论成交量较大还是成交量较小,开发商土地竞买皆不存在明显的羊群效应。(2)在房价增幅下降时期,开发商对市场的观望情绪具有一定的传染性。(3)土地拍卖制度实施前,全国各大城市土地价格波动存在更强的集簇性;土地拍卖制度实施后,市场竞争性加强,各城市土地价格波动更能反映当地房地产市场情况。  相似文献   

4.
以2016年我国一线及部分二线城市房地产价格大幅波动为背景,从供给侧视角探析我国部分城市房价快速上涨内因,考察了货币供给、土地供给和住宅供给三者对我国房价的作用.从宏观视角看,货币供给量的快速上涨是导致房价攀升的外在背景,从微观视角看,土地及住宅供应的相对减少是推动部分城市房价上涨的内在因素.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主要从供给侧角度出发,且显著的政策调整也存在一定时滞.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市场中开发商之间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支柱产业,尤其是关系到经济发展、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住宅房地产,从土地购置开始,经过房产的开发建设,到进入消费和服务等各个环节的运行过程中,都涉及到各级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广大消费者等各方的利益。本文将利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针对房地产开发建设市场中开发商之间的市场行为进行利益的博弈分析,为政府部门、开发商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也为房地产市场体系的建设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土地供应管制对住宅价格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中国实际修正传统的存量—流量模型,选取1999—2007年中国30省市的季度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分析土地供应管制与住宅价格波动的关系,并比较不同的土地供应管制强度下投机因素对房价影响的大小。研究表明:(1)中国的土地供应管制对住宅价格水平及波动都有显著影响;(2)土地供给管制环境的宽松与紧缩影响投机行为作用的大小,当土地供应管制加强时,投机因素对房价波动的影响更大;(3)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从严从紧"的紧缩供地政策,通过预期效应作用于投机行为,进而传导给住宅市场,对平抑房价政策目标的实现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我国住房商品化已有三十多年的时间,房地产业渐渐从稳定发展走向了发展过热的阶段。为此,国家出台了大量的土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从土地供应政策的三个角度即土地供应量、土地供应方式和土地供应结构方面分析其与土地价格的关系,可深化研究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机制及其对房地产价格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编者:中国指数研究院近日发布的6月份“百城价格指数”显示,全国100个城市的住宅均价结束自2011年9月以来连续9个月的环比下跌态势,其中45个城市出现环比上涨。7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江苏常州市调研时强调:要毫不动摇地继续推进房地产市场各项调控工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决不能让房价反弹,造成功亏一篑。作为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房地产应该何去何从?我们从稳增长与控房价的联系、土地供应的影响等方面探索经济发展与房地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居者有其屋”不仅是民生需要,也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得以健康协调发展的基础性要求。然而,多年来北京市商品住宅价格稳步持续上升,尤其2005年以后北京市房价出现快速上涨的势头,成为政府、公众、开发商等相关利益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就基于这样的背景,分析政策因素对北京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分别从土地政策、信贷政策及税收政策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各政策对北京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旨在通过宏观调控,调整北京商品住宅价格,使其在一个合理的价位上运行,从而保持北京市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市场泡沫问题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迪 《发展研究》2005,(10):77-78
1998年我国政府取消了持续几十年的福利分房,进行了个人住房货币化的改革,以此为契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开始迅速地发展起来.2003年以来,房屋价格持续上扬,大部分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明显,政府随即出台了多项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2004年房价猛涨13%以上,但土地价格增幅下降,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有所回落,中低价位、中小套型住宅供应比例偏低,个人购房贷款增幅虽缓慢下降,但依然维持高增长,而投资性购房需求增长较快,部分境外资金流入国内热点地区的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11.
利用深圳市1990-200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优化扩散指数法,对深圳市房地产周期波动的特点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房地产近十几年来呈现了五个波动周期,波动的原因涉及土地供给、政府政策、消费者自用与投资(投机)、开发商人为操作等宏、微观因素,建议完善土地市场调节机制、出台政策措施打击非法炒房、完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供应体系、建立完善房地产预警预报系统等。  相似文献   

12.
从当前全国房地产市场总体情况看,局部地区出现了投资增幅过大,空置房面积增加过多,房价上涨过快,土地供应量过大的现象,显现了过热苗头,主要表现为一是部分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增大,销售增幅下降;二是部分地区商品房供应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近一段时期各地房地产开发企业普遍出现争上大户型,建高档商品房的现象,一些地区甚至在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地上建高档商品房,这种现象一方面造成当地房价上涨,另一方面造成适合广大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的供应不足。  相似文献   

13.
韩芳 《经济研究导刊》2011,(16):135-138
对新疆住宅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行了分析,长期来看市场供大于求,但短期呈现出蓄意供给不足的局面。为进一步验证开发商的垄断行为,采用勒纳指数分析和Panel Data模型中的变系数模型对新疆住宅房地产市场进行了纵向历史分析和横向地区间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疆的住宅房地产市场已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垄断,垄断形式主要是价格合谋,并有逐年加深和局部地区较明显趋势,政府应重点管控这些城市的住宅市场竞争环境,促进市场的良性竞争。  相似文献   

14.
房价——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博弈的产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少人说,中国人赶走了旧的三座大山之后,又产生了新的“三座大山”。持续上涨的房价,摸不清底细的医疗费用,不断拔高的教育成本,成了国人心中的巨痛几千年来,人们笃信“安居才能乐业”的信条,房子问题首当其冲。房价问题现在成了普通老百姓和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关注的焦点。这几年房价一直都在上涨,到2004年时理论界和房地产商关于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达到了顶峰。但中央政府的行动已说明了一切:自2005年下半年以来,央行和国土资源部痛下杀手,分别采取了令房地产市场胆战心惊的包括加息、紧缩房地产信贷、收紧土地供应等若干…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土地市场的逐渐形成,住宅土地价格在城市间表现出巨大的差异.通过构建一个关于城市问住宅土地价格差异的衍生需求模型,对浙江省29个城市2004年出让的425宗住宅土地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城市房地产业从业人数、城市房地产投资额、人均持有流动资产水平、城市人口结构是导致城市间住宅土地价格差异的主要因素,这四个变量可以解释城市闻住宅土地价格差异的86.40%.  相似文献   

16.
2005年之后,大理的房地产市场骤然升温,房价急升,项目放量,房价已经上涨一倍多,在"国十条"的大背景下,大理房价不仅没有下跌,更是量价齐升,昆明、省外开发商纷纷杀入大理,而且大多定位高端.由于大理房地产开发起步晚,基础薄弱,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改善和解决.通过调查,本文对大理房地产近期开发情况、供给需求情况、发展趋势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7.
施嘉岳 《经济师》2006,(9):12-12,15
文章从房地产泡沫的定义出发,从土地供给弹性、地产投资结构两个主要方面分析了近期北京市房地产市场金融风险的来源,又从地方政府、商业银行、地产开发商以及购买者相互博弈过程对地产泡沫的膨胀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给出了衡量地产泡沫风险的基本研究范式,数据计算证实近期北京地产市场上不存在明显泡沫风险。  相似文献   

18.
住宅区位的选择受房价的高低、交通通达性、环境条件等客观条件影响,居民对不同住宅区位和环境的偏好也左右着住宅区位选择过程和结果。随着温州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温州的住宅区位基本形成了内核式圈层结构。温州城市居民的住宅区位选择结果反映了温州房地产格局的变化,房地产开发商应据此合理选址、准确定位,并做好产品策划。  相似文献   

19.
中国房地产价过快上涨的原因、危害及调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波 《经济研究导刊》2010,(18):135-137
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主要是由供求关系、土地的出让制度、房地产市场的体制不完善、开发商的违规操作和投机客的过度炒等原因引起的.过快上涨的房价使普通百姓无力承受,而进入了"蜗居"时代,导致现阶段住房矛盾比较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容易出现房地产行业的泡沫,增加金融风险,不利于中国经济良性、持续的发展.在了解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原因、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性的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20.
赵磊 《时代经贸》2010,(18):73-74
2005年之后,大理的房地产市场骤然升温,房价急升,项目放量,房价已经上涨一倍多,在“国十条”的大背景下,大理房价不仅没有下跌,更是量价齐升,昆明、省外开发商纷纷杀入大理,而且大多定位高端。由于大理房地产开发起步晚,基础薄弱,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改善和解决。通过调查,本文对大理房地产近期开发情况、供给需求情况、发展趋势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