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纵向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储蓄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34%最高升至2008年的53%,目前仍保持在50%左右的水平。从横向看,2011年美国储蓄率是15.8%,日本是21.7%,欧盟27国是20.3%,印度是32%,巴西是17.2%,新加坡是51.5%,中国是50.3%。除新加坡等少数国家和地区外,可以说当前我国的储蓄率在全世界是最高的。我国之所以能保持如此高的储蓄率,可能主要基于四个方面的原因:(1)我国国内居民收入差距大,住户部门消费倾向总体偏低;(2)社保体系不健全,住户部门因此需为子女教育、住房和未来的养老、医疗进行大量储蓄;(3)经常项目长期顺差推高储蓄率;(4)政府和国有部门可支配收入占比高,且两级政府大量参与投资活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持续而快速增长,正确分析这一现象的利弊有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本文详细分析了影响居民储蓄的因素,并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我国居民储蓄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国内生产总值和收入水平对我国居民储蓄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实际利率与居民储蓄成反向增长、物价的下降会引起居民储蓄的增加、体制性因素对居民储蓄有正面影响等结论.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提出了合理引导居民储蓄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4.
本文根据生命周期假说和家庭储蓄需求假说,建立了动态面板回归模型,用以分析近年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其他影响因素:我国居民储蓄率受惯性影响较大,因此,在短时间内,储蓄率应该不会产生较大的变化;其次它还受到少儿抚养比变化的影响,而由于我国当前的计划生育政策,可能会导致抚养比持续下降,那么这就会带来储蓄率的持续上升;同时老年抚养比的上升也会进一步提高居民储蓄率;最后经济增长率的变化对居民储蓄率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如果不存在剧烈经济波动,居民储蓄率就不会产生大的变化或者趋势性改变.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居民消费率的持续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并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文章首先描述了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特征,然后主要从人口结构、城镇化进程和房地产市场三个角度系统梳理了导致我国居民消费长期萎靡不振的影响因素,最后,本文针对低消费问题的成因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并进一步指出未来该领域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居民储蓄率与证券市场流动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志  王德劲  段吉华 《经济师》2001,58(6):37-38
储蓄和股市都是大家所普遍关心的两个概念,我国的经济在进入21世纪后仍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居民储蓄居高不下,尽管国家有针对性的多次降低存款利率,开征利息税,二是证券市场经10年发展,规模不断扩在,但存在着重筹资,轻交易,重调控,轻流动的特征,而证券市场的重要功能就在于引导储蓄转化是投资,促进经济的增长,那么是不是证券市场的流动性的强弱变化会影响居民储蓄率的高低变化呢?两者究竟存在不相关关系呢?本文首先在界定居民储蓄率与证券市场流动性的前提下,通过实证分析来揭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并对之进行理论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居民储蓄率与金融风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谷秀娟 《经济经纬》2005,(5):117-120
以间接融资为主的独特金融结构决定了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对于银行体系从而高储蓄率的依赖。因而,研究我国居民储蓄率的决定因素以及其波动趋势并在宏观调控层面予以关注、监控就应成为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永远都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反映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的统计指标是投资率和消费率。投资和消费只有保持合理的规模,才能够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如何正确认识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分析其失调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并加以解决,对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经济理论为指导,以数学统计方法为手段,以我国1979-2009年储蓄率与一年期储蓄利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和基尼系数的实际数据为依据,并借助Eviews软件研究,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索洛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借助菲尔普斯的黄金律水平,研究了全球108个国家的最优储蓄率与实际储蓄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多数国家表现出最优储蓄率围绕实际储蓄率上下波动。考虑到各国经济增长目标的差异,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以经济增长预期为变量的理想最优储蓄率,得出能达到国家预期经济发展水平的储蓄率水平。最后,综合影响储蓄率的经济性、制度性、结构性因素,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储蓄率的各类因素,发现这些因素随着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对储蓄率的作用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设定综合社会老龄化和养老保险制度的三期迭代模型,文章对社会老龄化、养老保险和居民储蓄率三者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 表明,社会老龄化和养老保险均会导致居民的总体储蓄水平下降.进一步把收入用途划分为消费和储蓄后发现,养老保险的不同账户形式对居民收入分配决策的影响存在差异,即公共账户方式下的养老保险会在一定程度上侵占消费,而个人养老金账户方式下的养老保险则会完全替代储蓄.文章的研究结论能够为完善中国的灵活退休政策,健全社会养老体系带来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消费指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是市场存在的根据,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较快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消费率和消费增长率。近20年来,我国消费率年年有波动,总体上表现为前期消费率较高,后期消费率较低。分析表明,在我国现阶段,消费率保持在61%-65%之间可能是较为合理的。虽然这样一个消费率区间仍然低于钱纳里-赛尔昆模型所提出的水平和典型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但是,它基本上符合我国国情、特别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后发性质。  相似文献   

13.
赵钰 《经济论坛》2011,(1):28-30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居民高储蓄率和低消费率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我国高居民储蓄率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及产生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适当降低我国高居民储蓄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自1992年以来我国的消费状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馨蔚 《经济师》2009,(5):42-44
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与出口需求共同拉动经济增长。各个国家经验表明,消费需求增长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远远超过了投资需求增长和出口需求增长。在大多数年份里。主要是消费需求在支撑着经济增长,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多在50%以上。最终消费需求对GDP的作用显而易见,因此,将最终消费需求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文章通过对我国1992年以来的GDP与消费率的数据比较,分析我国消费水平,并对造成我国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乡居民的储蓄行为几乎伴随着改革的进程一直保持着十分亢奋的态势。资料表明,从1978年到2002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412.7倍,年均名义增长28.5%,实际增长23.2%。但这种情况在最近出现了反转。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8.3%,增幅比上年末低0.9个百分点。这种让有关监管部门乐意看到的好势头同时引起了各方人士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实证角度探讨分析消费信贷对扩大消费、降低居民储蓄率的作用效果问题。利用2004—2011年我国各省城镇居民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动态面板GMM估计量对居民储蓄率决定因素的实证检验显示:消费信贷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我国城镇居民的高储蓄率水平。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消费信贷增长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储蓄率将会下降0.039个百分点。但消费信贷的作用仅在于降低储蓄率过快上升的趋势,其影响居民储蓄率的效果还存在诸多限制。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95年、2002年和2007年的CHIPS(China Household Income Projects)数据实证分析了家庭人口结构变化对城乡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和储蓄率的影响。家庭收入、规模大小、户主年龄和家庭不同年龄人口占比等家庭人口结构变量对消费结构和储蓄率都有一定的影响。就消费结构来说,如教育支出方面,老年家庭明显低于年轻家庭;医疗保障支出方面,老年家庭明显高于年轻家庭。同时,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和农村家庭的户主年龄与储蓄率略呈U型结构,也就是说我国家庭微观储蓄率与经典的生命周期假设不一致。进一步探讨了未来家庭人口结构变化对中国家庭储蓄率和经济结构的影响以及相关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18.
中美两国可比居民储蓄率的计量:1992-2001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任若恩  覃筱 《经济研究》2006,41(3):67-81,102
储蓄率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居民储蓄率。然而,目前中国国内使用的所有储蓄率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国际惯用的储蓄率在计量方法和统计口径上不一致,因此,中国与其他国家当前的储蓄率是不可比的。本文首次使用美国NIPAs中的储蓄率计量方法和口径,重新测算了中国1992—2001年十年间的居民储蓄率,并对相应年份的美国储蓄率作适当调整,得到了目前中美最为可比的居民储蓄率。结果表明:第一,1992—2001年中美两国平均居民储蓄率的差异由25.60%降至15.87%,降低9.73个百分点,中美两国储蓄率之间并不存在普遍认为的高达30%的差异。第二,1992—2001年中国平均居民储蓄率由29.32%降至22.69%,其中,2000年和2001年的储蓄率甚至低于20%。因此,本文认为,再用30%—40%这样异常高的数据来表示中国的居民储蓄率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19.
温小林  李锋 《经济师》2009,(12):40-42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经济学界对消费水平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对储蓄率的研究并不多。目前,对储蓄率的影响因素的讨论也基本局限于文化因素、预防性储蓄动机方面,而且多以理论说明为主,文章从生产的角度出发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储蓄率的一些因素,并得出了不错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各界给予储蓄增长率持续降低的关注,本文认为,储蓄的增长本身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并不十分确定的正向促进关系,其取决于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在当前普遍强调储蓄下降对经济增长所起的负面作用情况下,对银行业的健康发展确实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涉及到兑付风险、减少收入以及对股份制银行和上市银行的资本金影响。本文在实证检验了国内储蓄率变动的状况、原因之后,尝试从金融产品和国家税收政策等方面提出促进储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