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动向     
《财务与会计》2006,(3):6-6
中央财政从四方面扶植企业自主创新,混合证券成为全球热门融资工具,证券信用交易制度等待开闸,国资委央企不良资产效能监察启动,深入推进国有上市公司股改.[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张瑜 《会计之友》2009,(7):22-22
现阶段由于施工企业都存在大量不良资产,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本文从不良资产的认定入手,分析了不良资产的成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不良资产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张左己 《活力》2007,(4):4-4
过去的五年是金融改革力度最大的五年,是历史上处置金融不良资产数额最高的五年,也是各种矛盾和风险暴露比较集中并得到初步化解的五年。金融服务体系日益健全,信贷投放力度不断加大,保险与证券业务持续稳步增长,地方金融机构改革成效显著,不良资产大幅下降,金融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各金融机构积极推动全省重大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和新农村建设,积极服务百姓生活,  相似文献   

4.
信息广场     
温家宝指出金融重点是降低不良贷款本刊讯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日前在全国银行、证券、保险工作会议上,针对今年中国金融工作的重点任务指出:首先,要继续降低不良贷款比例。证券、保险企业也要采取得力措施,提高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资产比例。第二,稳步推进金融改革。一是深化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二是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三是继续推进证券、保险业改革和发展。第三,改进和加强金融监管。第四,逐步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有步骤地对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开放金融市场,并切实做好监管工作。同时,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中资金融企业到…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企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国有企业清产核资活动,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清理和财产清查,认定了各项资产损溢。这有助于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价值。但是,从历年先后五次对国有企业进行清产核资的结果来看,每次都清查出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大量不良资产的存在造成了企业绩效评价的不客观,使企业改组、改制工作受阻,这已经成为制约国有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突出问题。降低不良资产比率、防止新的不良资产的产生,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弄清中央企业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但是目前对于不良资产成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不良资产方面,而对一般国有工业企业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研究较少。本文拟以一般国有工业企业为对象来探讨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6.
凌佳 《会计之友》2009,(15):32-33
本文通过阐述目前企业不良资产的现状,分析了企业不良资产的成因,提出了防范和管理不良资产的对策:必须强化法人治理结构和财务制度管理,建立健全全方位的监管机制和科学的奖惩制度。  相似文献   

7.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存在大量潜亏、潜损的不良资产,有的企业不良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高达15%。这些不良资产的存在,掩盖了企业资产和利润的不实,也影响了企业财务指标的准确性,虚夸了资产负债率,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从而影响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并误导信息使用者决策,因此,本文试图从不良资产的界定、形成及预防几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国资委日前发布了《关于在中央企业开展不良资产管理效能监察的通知》。通知明确要求,中央企业要加大对不良资产的监管力度和规范管理,进一步改善资产质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通知要求,凡有不良资产的中央企业都要针对不良资产管理开展效能监察。通知明确,对由于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未履行或未正确履行职责等过错行为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责任人,  相似文献   

9.
目前,企业的“不良资产”已成为阻碍其资金运营质量的重要因素,它滞留于企业各个资产项目中,掩盖了真实的资产情况和实际的财务状况。为了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向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企业应对不良资产予以揭示,如实反映企业资本存量的质量结构。在现实中披露不良资产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下面笔者就审计确认不良资产的难点及对策做以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由于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经营风险、投资风险增大,导致一些企业的不良资产增多,不良资产在资产总额中的比例逐渐增大。企业的不良资产滞留于企业各资产项目中,一方面粉饰着财务状况,另一方面又掩盖着资产流失。为向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审计  相似文献   

11.
潜亏,即企业的潜在亏损。潜亏往往对企业经营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且大多数不能从会计报表上直接体现出来。如某企业集团2003年末总资产9.6亿元,其中不良资产1.5亿元,不良资产占总资产的15.6%,其中无法从报表反映的不良资产占企业不良资产的60%以上。企业的经营活动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所以只有正确认识和了解各种潜亏因素,  相似文献   

12.
李颖 《财会月刊》2007,(11):25-27
我国目前对不良资产的界定还没有具体明确的标准,使得企业管理者在实践中存在许多困惑的地方,甚至做出错误的判断。本文借用经济增加值这一概念,对不良资产重新进行了定义,并阐述了不良资产的基本特性,提出了不良资产界定的标准,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不良资产的界定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们在资产审计中发现,许多企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良资产,诸如呆滞的应收款、淘汰的固定资产、有问题的投资等等,它对企业资金正常运转和效益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压缩不良资产占企业资产中的比例,促进企业资金良性循环和增加企业经济效益都非常重要。以下就不良资产的界定及控制,结合自己在审计工作中的实践作一探讨。一、不良资产的界定不良资产与企业亏空、损失只有一步之遥,与良性资产的界线也较为模糊。如果没有一个便于操作、量化的标准,那么它的界定就会出现一定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那么怎样做好不良资产的界定…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虽然呈快速增长趋势,但是市场竞争力并不高,国有企业中大量不良资产的存在是企业生产水平低竞争力弱的重要原因。对此,文章在准确界定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内涵、深入研究不良资产成因的基础上,总结了处置不良资产的几种方式和注意事项,并以此提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财经时事     
温家宝提出今年金融工作5大任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指出,今年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第一,继续降低银行不良贷款比例。要加大贷款回收力度,积极催收不良贷款,坚决打击各种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要加强信贷管理和监督,优化贷款结构,提高贷款质量,严格控制新的不良贷款。证券、保险企业也要采取得力措施,提高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资产比例。第二,稳步推进金融改革。一是深化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二是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三是继续推进证券、保险业改革和发展。第三,改进和加强金融监管。要把加强金融监管作为…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月,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历经一年多的酝酿、谈判,终于与德意志银行达成了共识,推出资产证券化,这是我国资产证券化和利用外资领域的一大突破,是对于不良资产处置新手段的一种有益尝试。资产证券化是近二、三十年来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简单地说,不良资产证券化就是把未来能产生稳定收益的不良资产分离出来,凭借这些资产在市场上发行可以流通的证券。信达这次与德意志银行的合作筛选了分布在全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20个项目,本金总额近16亿元,债券将全部向境外的机构投资者出售,预计在3~5年内实现项目的全部回收。尽管我…  相似文献   

17.
一、资产证券化与不良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最早产生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末,是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和发展最快的金融创新工具之一。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资产证券化的定义是,“资产证券是指这样一种证券,它们主要是由一个特定的应收款资产池或者其他金融资产池来支持,保证偿付?这些金融资产的期限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循环周转的。根据资产的条款,在特定的时期内可以产生现金流和其他权利,或者资产证券也可以由其他资产来保证服务或保证按期向证券持有人分配收益。”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由于施工企业都存在大量不良资产,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本文从不良资产的认定入手,分析了不良资产的成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不良资产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近年的企业审计发现,国有企业存在不良资产的现象十分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正常运转。企业不良资产滞留于企业各资产项目中,一方面粉饰着财务状况,另一方面又掩盖着资产流失。为了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向资产所有者及报表使用人提供完整、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20.
2005年3月下5日,财政部、中国证监会在北京召开证券业务评估机构综合检查工作总结会议。会议总结了证券业务评估机构的综合检查工作,研究了加强和规范证券业评估机构管理的思路以及证券业评估机构规范执业的措施。本期刊登了财政部企业司贾谌司长和中评协刘萍秘书长的讲话(摘编),同时刊登了中评协关于印发《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中评协[2005]37号)以及钟凭的文章——金融不良资产评估走向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