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已经与东盟十国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在不远的将来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是我国与邻近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其中,投资问题将是“10+1”密切关注的领域。笔者从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中国与东盟未来投资合作的框架以及其中的主要内容,并比较其他自由贸易区的投资合作协议特点,在目前中国-东盟的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现状的基础上,就其未来的架构与主要内容,在法律层面提供可能与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引力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用引力模型并引入适当的虚拟变量CAFTA、EHP对中国同东盟各国间的双边贸易量进行了定量估计和考察,结果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成员国间双边贸易扩大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进口和出口贸易引力模型,运用2001~2012年中国与10个东盟成员国以及其他33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创造效应,测算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潜力。结果显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口贸易创造效应较为微弱,出口贸易创造效应较为明显,对中国而言更加有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创造效应呈递减趋势,双方贸易潜力仍然巨大。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合作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当今世界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类型和中国与东盟“1十10”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合作概况,从贸易优势的角度将东盟国家进行了分类研究,提出使中国在“1十10”自由贸易区内的经济合作地位达到与美国、日本在东盟经济中的地位的同等水平,对东盟经济能够发挥出与美国和日本同等重要作用的总体战略目标以及四个具体目标,分析实现目标的制约因素,并根据具体目标和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贸易合作战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我国贸易成本和贸易便利化基本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探究贸易便利化对我国贸易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农业、制造业和所有商品的贸易成本均呈现波动中下降趋势,2006年以来中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明显提升;(2)贸易便利化每提升1%,农业贸易成本将下降0.237%、制造业贸易成本将下降0.232%、所有商品的贸易成本将下降0.234%;(3)贸易便利化分项指标对农业贸易成本的负向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金融市场和海关环境,对制造业贸易成本的负向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基础设施和海关环境,对所有商品贸易成本的负向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基础设施、电子商务、海关环境和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6.
选取2010—2017年的相关数据,构建适用于综合评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沿线48个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各4年的平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显著提高了沿线国家的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市场与政府、边境管理以及商业环境3项得分均值高于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金融投资环境略低于总体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而物流与基础设施远低于贸易投资便利化平均水平。因此,应重点从基础设施和金融投资环境等方面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国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进行分析,指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会以经济为基点,对解决和缓和我国的国家安全形势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中国和东盟各国积极推进CAFTA的发展。CAFTA具有经济基础比较脆弱、非经济因素敏感和合作博弈愿望等特征,因此,推进CAFTA建设,政府的决策要综合考虑经济、政治和国家的战略目标,超越利益集团的要求;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型体制的积极作用,发展产业内贸易。同时,CAFTA要分步骤、分层次发展,并且努力扩大经贸合作的规模。  相似文献   

9.
王勇 《全国商情》2007,(4):95-96
本文在对WTO的贸易便利观进行比较详细的描述的基础上,着重展开对中国贸易便利化现状的分析,由于西方与中国的贸易便利化是在摩擦中艰难前行,作为中国来讲,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贸易便利化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迅猛发展,企业要求贸易便利化的呼声也日渐高涨.目前WTO对贸易便利化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海关和跨境制度上,特别是在国际物流新发展和"零库存"等经营方式对"无障碍通关"的要求下,对海关通关监管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面对飞速增长的业务量和相对有限的监管资源,如何积极应对贸易便利化对现代海关通关监管工作提出的要求,实现"严密监管"与"便捷通关"的平衡统一,是中国海关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贸易便利化在减少贸易摩擦、消除贸易跨境流动障碍以及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有着的重要作用,海关在创新通关作业模式、提高通关服务水平、优化口岸贸易环境、支持推动上海"两个中心"建设、保障国际贸易安全等方面作出了努力,进一步推动贸易便利化应持续探索建立各口岸相关单位之间的联动协作机制、探索建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综合信息平台、整合优化口岸通关服务布局、统一实施企业诚信管理,为实现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贸易便利化的本质在于简化海关手续,减少通关时间,降低交易成本,加快贸易要素的跨境流动。但是,由于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国家利益与利益集团以及贸易制度变迁本身存在路径依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4.
加强港口建设发展海上运输通道 泛北部湾次区域各个国家组成一个地域共同体。随着该区域货物运输流量的增多,加强港口建设与运输服务方面的合作,使区域内实现人员往来和运输便利化,成为泛北部湾次区域各方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对云南的经济发展,既是大好机遇,又是严峻挑战。机遇主要体现在云南参与CAFTA建设所具备的优势地位,以及CAFTA建设对云南基础设施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和所带来的巨大国际市场,为云南经济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挑战主要来自于:农产品零关税对云南农业的挑战;西南其他省份加快与东盟的合作步伐,有可能使云南现有的与东盟国家率先合作的优势被取代;与云南接壤的东南亚国家市场环境较差,经济合作前景不理想。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入世后,货物贸易获得巨大发展,而金融服务贸易发展严重滞后。本文应用引力模型对中国建立自贸试验区前的双边金融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和出口潜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出口国的金融服务贸易限制政策对金融服务出口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制定区域贸易协定对金融服务贸易也不一定产生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中国对主要的金融服务出口市场,如对美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稳定,但对于日本和欧盟内多数国家的金融服务贸易仍处于贸易不足的状态,贸易的潜力依然巨大。因此建议重点在中国自贸试验区探索金融服务贸易便利化改革,放松金融服务贸易限制,释放潜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区域化程度的加深,各国经济往来不断深入.投资作为各国贸易和资本流动的重要方式,在降低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成本、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投资便利化可以打破超级大国经济政策封锁,推动世界经济向自由化方向发展.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稳定程度、经济金融环境、基础设施与技术发展、营商环境等各项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建立投资便利化指数,以此对沿线各国的投资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投资便利化影响投资的程度,从而为提高投资便利化水平提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贸易便利化是影响其区域内贸易最重要的因素,而国内外对CAFTA贸易便利化的水平分析、结构分析的系统研究亟待深化。通过文献梳理,建立可以进行横向比较的贸易便利化指数测算体系,考虑身份等同等因素,以反映高级贸易结构变化的机电产品出口为例构建引力模型分析其贸易便利化结构问题。经过测算,CAFTA区域内国别贸易便利化总体水平提高、国别贸易水平呈现阶梯状分布。同时,引力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双边贸易流量影响最显著的是区域内国家组之间的贸易便利化指数,其中贸易流向起着关键作用,并且进口贸易便利化指数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如期建成,给广西北部湾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广西应及时调整自己适应外在变化,认真分析与东盟国家在经济发展上存在的竞争性和经济互补性,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协调与合作,发挥自身竞争优势或通过分工获得相对优势,突出合作性,最终达成双赢或多赢。  相似文献   

20.
由于受到出口成本的约束,一些中小企业和低效率企业会选择通过贸易中介间接出口产品。世界各国的贸易便利化有效降低了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促使一些间接出口的企业转向直接出口,贸易中介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然而,现有文献较少从贸易中介角度对贸易便利化的经济效应进行研究,尤其缺乏其异质性的经验分析。本文认为,目的地贸易便利化改革会降低国外企业对其出口产品的门槛,弱化贸易中介在出口贸易中的作用,使出口国间接出口产品的比重降低;由于制度变迁的经济效应通常呈现递减趋势,对于间接出口占比较高(贸易相对不便利)的目的地和出口产品,目的地贸易便利化对贸易中介作用的弱化效应更为显著。利用《全球竞争力报告》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等,以2007—2015年中国对近150个目的地出口的约4700种产品为样本的分析表明,目的地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显著降低了中国对其产品出口额(量)中间接出口的占比,导致中国产品出口贸易中介作用下降。进一步设置若干目的地类型和出口产品种类的虚拟变量,通过调节效应模型检验目的地贸易便利化影响出口贸易中介作用的异质性,结果表明,相对来讲,贸易不便利、收入水平较低、发展水平较低、未与中国签订FTA、不属于“一带一路”地区的样本目的地贸易便利化水平提高对中国产品间接出口额(量)占比的负面影响更大,必需品、低技术复杂度产品、特别贸易关注产品的间接出口额(量)占比在目的地贸易便利化水平提高时下降的幅度更为明显。相比现有文献,本文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拓展和深化:一是探究目的地贸易便利化对出口贸易中介作用的弱化效应及其目的地异质性和出口产品异质性,拓展关于贸易便利化经济效应的研究视角;二是以中国的出口产品为研究样本,为目的地贸易便利化对贸易中介作用的影响及其异质性提供经验证据,有助于深化对出口贸易中介作用的认识。本文的研究揭示了目的地贸易便利化对出口贸易中介作用的弱化效应及其在目的地类型和出口产品种类上的异质性表现,可以为新发展阶段贸易中介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路径指引和策略启示,进而促进贸易中介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