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经济范畴是社会生产关系的理论表现,或者说,是揭示了经济现象中最一般、最本质的东西的概念。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过程中,马克思运用科学的方法论体系,深入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经济现象,经过抽象的思维,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从而确立了一系列既反映商品经济一般,又反映商品经济特殊  相似文献   

2.
孟迪 《魅力中国》2011,(11):253-253
艺术是人类精神文化现象和复杂心理流程的展现,是物质本体和精神本体的神秘集合;艺术是人类精神结构有价值的自由象征,艺术的社会功能指艺术作品作用于人的精神而对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发生的影响,也称“艺术的价值”或“艺术的社会作用”。本文即从“艺术的价值结构”、“艺术的社会功能”出发来对“艺术的现代价值”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人们总是生活在集体记忆所形成的习惯和经验中,并借由承载着集体记忆的象征符号找寻着自身在历史长河中的主体性。也因此,"符号"、"象征"、"集体记忆"就成为研究民众信仰的重要概念。以此为切入点,探讨民众信仰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借由宗教仪式被社会大众记忆、想象并传承的,是深入了解民众宗教仪式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4.
高峰 《魅力中国》2014,(17):121-121
在现代化的生活中。计算机可谓是普及到了千家万户,计算机已经发展成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生活中运用的十分广泛。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商场的销货售货,或是工厂里的生产加工。都运用到了计算机斟学技术,除此之外,计算机科学技术还深入到了教育、企业财务管理、交通定位导航等等,可见,计算机科学技术已经涵盖了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现代社会的每个人,必须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要熟练使用办公软件,懂得上网流程,这已经成为现代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本文就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人学研究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步步深入的,它由20世纪80年代初从价值观上强调尊重人,到20世纪90年代纵深向人学理论建构方向发展,向从学理上认识人到从实践上塑造人的方向发展。我国人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其基本进程始终紧随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发展,并反作用于社会实践。它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提供理论基础,为人们在知识经济时代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依据,而且为在实践生活中解决人的精神世界问题提供方法,也为理解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发展状态提供引导。  相似文献   

6.
羌族的云云鞋是羌族人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其宗教观念的体现,更是羌人智慧与审美文化的象征。在那单纯的形式中,负载着丰富的内涵。可以说,羌族云云鞋是羌族文化的形象载体,是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直观性、审美性的象征表现。同时,云云鞋也从其图形、色彩、文化等方面诠释出了一种质朴的视觉感受。对羌族云云鞋的视觉元素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其运用到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不仅是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7.
袁瑛 《理论观察》2005,(4):101-103
语言禁忌作为一定社会的文化现象,其背后蕴藏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英语中的禁忌语也能从社会生活层面反映英美社会的文化价值观。本文就从英语禁忌语在交际和社会生活方面的运用,分类阐述禁忌语的诸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一)管理,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机能和组成部分,客观地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系统、各个阶段和各个层次之中,可谓无物不在、无时不有;同时,它对社会生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运行,发挥难以量计的作用。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生活发展史,就是管理发展史。人们对管理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零散到集中、从经验到理论、从不科学到科学的漫长过程;同时,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对社会生活进程则给以能动的反作用。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生活发展史,也是管理思想发展史。管理科学的产生、应用和发展,离不开必要的社会物质条件和人们的思想认识能力。因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的转型时期,由于人生活在这一特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不仅带有自然属性,而且还具有相当的的社会属性,其社会属性是政治社会化的必然结果。中国公民的政治社会化表现出三个鲜明的时代特征,即对国家利益价值观的历史继承,对当今社会权力异化现象的强烈声讨,同时,运用网络媒体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10.
张梁 《黑河学刊》2014,(12):36-37
契诃夫在作品中多描写了现实社会的小人物,表达了对这些下层社会群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的情感,并用这些小人物的形象揭露当时社会急需变革的腐朽与弊病。契诃夫的思想穿越时代的变迁,至今仍然有极深刻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超 《魅力中国》2013,(9):25-25
《套中人》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契科夫通过对主人公这个“套中人”典型形象的刻画,有力的抨击了当时的社会制度,而且揭示了得以滋生这种现象的温床,正是源自当时俄国封建社会的欺压与专制性,同时还有弥漫于当时俄国社会中渗透于人骨子里的极其浓重的漠视心理,这篇小说对世人具有很大的警醒作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辩证发展观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最高目标.作者在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就"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几点哲学思考人与社会的互动由片面走向全面;人与自然的关系由征服转向和谐;人的全面发展是物质生活发展与精神生活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谢梦 《魅力中国》2010,(3):280-280
作为社会文化的分支,电视媒介文化给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甚至是整个社会的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在消费主义浪潮的卷席之下,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电视媒体从其生存发展状态到社会文化现状再到整个精神再生产,很大程度上因此而发生变异。故本文立足于政治、社会和文化整体转型的关键。对当前消费语境下电视媒介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揭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期能够对我国电视媒体文化的决策、电视文化品位的提高和社会文化生活的丰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货币如同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络,触及到人类生活的每个层面、每个角落。货币在概念上是中性的,但是它的数量却象征着级别、尊卑、声望和权力。在一百多年的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过程中货币拜物教一直是一些人的生活准则和道德意识,对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都有不同程度的渗透,使现代社会陷入发展的困境之中。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决反对货币拜物教的意识形态,建构“良序”社会;必须摒弃货币拜物教的生活原则,使人获得内心精神心理的和谐;必须依靠“隐型制度”的有效供应,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志飞 《理论观察》2008,(4):142-143
矛盾、斗争是无时无处不存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种族歧视是社会生活诸多矛盾之一,也是文明社会亟待解决却又不能短时间内解决的矛盾之一。一些普利策获奖作品由于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调动了受众的积极联想和思考,扩大了图片本身所传递的信息含量,使受众在体验象征性激烈矛盾的同时更自觉地关注所生活的现实环境,更自觉地思考和反省一些重大的现实问题。也可以说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些摄影作品获奖的重要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6.
陈雨新 《理论观察》2009,(6):154-155
电视专题栏目,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电视手段集中阐述一个专门拟定的主题,通过比单条新闻要长些的节目容量,比较全面、概括、深入地反映事物发展过程和新闻背景以及事件产生深远意义的节目。电视专题栏目能有效发挥电视传媒的优势:一方面,它能延伸、拓展和深化电视节目内容。由于电视专题栏目在内容上能对某一主题作较全面、详尽、深入的反映,时空跨度大,报道形式灵活多样,能够对某一节目内容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化的报道,由现象到本质,由局部到全局,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7.
刘康平 《黑河学刊》2014,(7):142-144
高校中的非正式组织是大学校园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大学生具有重要影响。笔者通过运用怀特的《街角社会》的研究成果,对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进行分析,以求对大学的和谐校园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王卓菲 《魅力中国》2011,(10):204-205
作为对人类社会影响深广的现象之一,宗教与人类社会紧密相连。人类的各种文明,以及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从哲学思想到文学艺术,从政治经济到文化教育,从道德伦理到生活习俗,从科学理论到音乐美术,无论是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共同素质,还是个人的心态结构和行为模式,都同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宗教学也是社会科学当中一支重要的学科。  相似文献   

19.
康凯 《理论观察》2014,(10):30-31
"学习雷锋好榜样",已经传唱多年,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再到经济高速发展的21世纪,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物质文明日新月异的高速公路上,精神文明的风向标是否仍然屹立不倒,这个问题残酷地拷问着人们道德的底线和德行的高低。社会是进步的,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否也与其并驾齐驱呢?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社会日益多元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出现了道德滑坡、道德断裂和道德缺失等现象,尤其当经济交换被认为是社会利益的普遍法则时,所谓的个人主义、个人意识、个体利益就很容易走向极端,所以人情冷漠愈加放大,尤其对当代青年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0.
李大为 《发展》2008,(7):140-141
抒情性和诗性因素的增进,是曹禺戏剧转型的标志,也是契诃夫对曹禺的主要影响。对艺术平淡美的追求,贯穿契诃夫和曹禺的创作过程,也是两人的共性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