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直以来农村居民消费需求问题关乎国计民生,本文利用eviews9.0,选取山东省1984年至2015年的数据,对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做出实证研究发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对其消费需求的影响最大;价格水平提高时,消费下降;财政支农支出刺激农村居民消费;农村居民不同收入来源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效果不同,家庭经营纯收入产生的正向效应最为明显,工资性收入次之,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产生的影响较小。因此,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加财政支农支出是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以消费需求理论为基础,结合《广州统计年鉴》公布的统计数据,构建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分别测算广州市农村居民2015和2016年基本消费、总消费、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及其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广州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呈良性发展态势,住房投资需求和交通通讯需求成为消费需求的热点;当教育文化、医疗保健等满足生存性消费后,消费需求相应减少;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受价格和收入的影响逐渐减弱,消费更加趋于理性。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提出促进广州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改善和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AIDS和扩展的AIDS模型,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我国27个省份农村地区的2005—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了收入等因素对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探索提高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途径。研究认为,通过"文化下乡"政策、改善和提升农村自然和人文环境、提高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水平等途径,可以拉动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将我国不同区域的农村居民收入分解为持久收入与暂时收入,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持久收入与暂时收入对其消费影响效应的区域差异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持久收入与暂时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效应的差异性显著。总体来看,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的持久收入边际消费倾向大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在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区域间差异较小,但在东、中、西三大区域内农村居民的暂时收入边际消费倾向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刺激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政策工具选择要体现区域差异性,同时,既要重视建立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长效机制,也要适时出台一些增加农村居民暂时收入的政策,以刺激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传导机制、作用方向和关键因素,从理论上分析制度变迁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作用机理。制度变迁对农民消费的影响主要是间接的,传导机制主要有:制度变迁→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消费;制度变迁→农村居民财富保有量→农村居民的收入预期→农村居民的消费预期→农村居民消费;制度变迁→农村居民消费的不确定性→农村居民储蓄动机→农村居民消费;制度变迁→农村居民消费环境→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制度变迁→农村居民消费观念、习惯→农村居民消费。而作用方向主要是通过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两个方面影响农民消费的。关键性因素包括农业经营制度、城乡一体化改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拉动作用日趋明显,本文梳理了电子商务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相关文献,基于2003-2018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及农村居民消费的数据,引入偏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电子商务的发展正直接刺激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越完善,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率和渗透率越高,越能够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和促进农村地区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影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很多,本文利用持久收入模型对河北省26年来的数据进行分析,指出农民收入是影响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并对非收入因素进行分析。根据河北省农村消费与收入的现状,提出了增加农村消费需求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收入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本文运用ELES模型,对农村居民的基本消费支出、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等消费结构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收入水平不高是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首要因素,农村居民仍以生存型消费为主。建立居民增收长效机制,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行消费信贷,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可有效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演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ELES模型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对比、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农村居民边际预算份额、农村居民基本需求支出和实际消费支出、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收入弹性、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等方面分别对我国"九五"、"十五"以及"十一五"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及其演化进行了跨时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述三个时期,我国农村居民整体消费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消费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相对缓慢、消费结构仍然不合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0.
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是促进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必经之路。农村居民作为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其消费需求增加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本文立足于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实际,从经济、制度、社会三个层面分析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及需求收入弹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及消费需求收入弹性进行分析,揭示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特征及变动趋势,提出应考虑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2.
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及消费需求收入弹性,对于制定各项经济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启动城乡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借助状态空间模型,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进行分析,以揭示其特征和变动趋势,提出应考虑的政策取向。一、居民消  相似文献   

13.
需求不足是我国当前消费品市场的基本态势。为改变这种状况,最近国家决定给农村信用社增加150亿元信贷资金,用于支持农村居民生产和消费,主要目的还是希望通过增加农村生产和消费信贷,激活农村市场,拉动需求增长。这一前所未有的举措是积极的、及时的。我国农村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中国农村微观经济数据,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农村居民肉类消费的影响。[方法]文章运用恩格尔模型和考虑"零消费"问题的近乎理想需求系统模型(AIDS)的两阶段模型,对全国8个省份的农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首先,肉类食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均为正值,农村居民肉类需求随着收入增长而增加。其次,肉类食品需求收入弹性存在差异,其中,禽肉收入弹性最大,牛羊肉收入弹性最小。再次,不考虑"零消费"问题时,牛羊肉的需求弹性被高估0.12~0.29,猪肉的需求弹性被高估0~0.02。最后,到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时,目前低于收入标准的农村居民人均猪肉、禽肉和牛羊肉消费量将分别增加3.42kg、1.86kg和0.57kg,消费结构将进一步优化。[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促进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进而扩大人均肉类消费量、优化肉类消费结构;农村家庭户主受教育程度与肉类消费具有正向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关系及其差异的协整分析:以广西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采用广西1981—2004年的数据,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消费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与收入之间的相关性更为显著,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收入增长,对刺激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都较为明显,而在城镇长期政策则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三大优势”(一)市场优势经济增长规模决定消费需求规模。在经济增长进入高收入阶段后,居民消费倾向改善,将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转型。上海的战略定位和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可以充分利用自身、长三角地区和全国三个大市场。从上海自身市场潜力看,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增速快于城镇居民,绝对数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工资性收入是拉动上海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引擎。经验数据表明,工资性收入增速与GDP增速之间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赵树梅 《农业经济》2014,(5):120-122
本文首先论述了吉林省目前农村消费需求的现状,然后提出了吉林省在拉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方面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并进一步在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加以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可以为研究如何拉动吉林省的居民消费需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不同类型的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运用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数据,采用GARCH(1,1)模型,对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假说进行了检验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持久性收入水平,但暂时性收入对消费支出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个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增加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最主要的途径是稳步提高其收入水平;同时,也不可忽视暂时性收入的作用,适时将暂时性收入转化为持久性收入也是增加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人口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一个基础性因素。在我国,居民需求不足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不旺直接弱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由此引发人们探讨我国近年来人口的少子化、老龄化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评估了农村地区少子化、老龄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少子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率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而农村老龄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率的提高起到抑制作用。同时还发现,农村地区的收入、社会保障等对农村居民消费率有着正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持久收入假说的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为理论基础,置入刻画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习惯性偏好的滞后项,构建了我国农村居民持久收入假说的扩展模型;将样本1985—2010年划分为两个子样本并分别采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消费函数估计,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具有比较强的消费习惯性特征,现期消费不仅与当期收入有关,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前期消费的影响;由于消费支出不确定性的增加,以及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消费占其收入的比例不断减少,后一个样本期的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低于前一个样本期的边际消费倾向;持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小于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