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人工阅读招股书并打分的模式构建研发信息披露得分指标,并从一级市场定价效率与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IPO)抑价2个维度解释研发信息披露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对2012—2018年间459只创业板IPO新股样本进行研究,双边随机前沿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一级市场上股票发行定价明显偏高,研发信息披露提高了一级市场定价效率;而股票上市后,研发信息披露与IPO抑价率无显著关系,这显示了中国二级市场大部分投资者尚不具备能合理利用研发信息的专业知识,不能有效利用企业在招股书中披露的研发信息.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监管部门完善研发信息披露制度,培养理性投资者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承销商与重返IPO表现: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勇  陈然  魏旭 《经济研究》2020,55(1):164-180
本文以被发审委拒绝后重新申请上市(IPO)的公司为研究对象,借助2004—2017年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据,考察重返IPO的市场表现。理论研究表明,重返IPO可以通过更换声誉更高的承销商来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有利于公司成功IPO,降低IPO抑价率,提升公司上市后股价的长期表现。实证研究显示,与首次申请IPO公司相比,重返IPO公司的抑价率、超募比例、首日换手率及投资者意见分歧程度更低,长期股票回报率更高,表明重返IPO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有所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更换声誉更高的承销商是重返IPO公司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途径,这与理论研究相符。此外,在核准制下首次IPO时因实质审核类问题被否决的公司,倾向于借助有政治关联的承销商来成功重返IPO,但并没有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这折射出推行注册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目前有关IPO预披露阶段信息质量的研究较少,国内外学者更多将研究目光放在IPO前后公司财务绩效的变化,随着证券监管机构加大力度对IPO过程的整治,信息预披露质量的研究变得越发重要.本文通过对现行核准制与注册制两种发行制度的对比,找出目前IPO预披露环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希望可以对今后IPO信息预披露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与参考,为构建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市场体系做出贡献,保证发行制度由核准制向注册制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4.
信息不对称会给我国深交所创业板企业IPO募集资金带来风险,这已经影响到了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和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因此完善的信息披露对保护投资者的权利很重要.本文研究IPO募集资金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这对于规范上市公司行为与保护投资者权利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虚假信息披露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通过披露虚假信息获取不当收益,是当今各国证券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我国,这一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并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了我国证券业健康发展的毒瘤.作者认为,致使虚假信息广泛蔓延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制度的缺陷,故本文从这一角度对虚假信息披露产生的内因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再融资资格的确定与虚假信息披露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我们的分析揭示了 ,目前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购买独立会计原则”事件发生的区间 ,是稽查概率 (p)、惩罚力度 (m与n)及证监会规定的上市公司再融资资格(t0 ,如净资产收益率要在 6 %以上 )的一个函数。并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都会愿意让中介虚报 ,也并不是所有的中介都愿意为上市公司虚报。虚报作为一种纳什均衡 ,一般发生在证监会规定的上市公司再融资资格附近的一个小区间内 ,该区间的下限由中介 (会计事务所 )来把握 ,而该区间的上限则由上市公司决定。而且 ,这个虚假的上市公司质量信号发生的区间 ,对于t0 来说 ,并不是对称的 ,在t0 (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达 6 % )以右作假的区域大于在t0 以左作假的区域。我们还讨论了 ,在上市公司质量服从正态分布的前提下 ,若证监会按经验估计的净资产收益率的均值 μ来确定上市公司再融资资格 ,则危险很大 ,它反而会增加虚假的信息披露频率。这一结论是明显地支持调低t0 (再融资资格 )值或放松对再融资资格的监管这一改革方向的  相似文献   

7.
证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证券市场较成熟的一些国家均有一套严格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法规,以此来要求在更广阔市场筹集资金的人承担披露准确信息的责任。但是,目前各种证券欺诈行为仍较为普遍,对虚假信息产生的民事责任没有找到有效的根治良方,严重影响了国际证券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9.
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计小青  曹啸 《经济管理》2004,(22):89-96
本文以因披露虚假会计信息而遭到监管机构处罚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监管部门具有关注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监管行为特征,而国有股“一股独大”的上市公司通过保证信息披露质量,在上市公司治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风险投资支持的IPO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O是风险投资的重要退出渠道之一。由于风险投资具有许多特殊之处 ,因而风险投资支持的IPO成为金融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外关于风险投资支持的IPO的有关研究成果 ,并探讨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信用信息披露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已成为共识,而信用信息是建立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在我国信用信息资源分散,缺乏有效的管理,迄今为止没有一部关于信用信息公开的全国性的法律,信用信息的难以取得制约了信用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信用信息披露机制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信息披露对识别信用风险的意义,指出了我国信用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通过披露虚假信息获取不当收益,是当今各国证券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我国,这一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并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了我国证券业健康发展的毒瘤。作者认为,致使虚假信息广泛蔓延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制度的缺陷,故本文从这一角度对虚假信息披露产生的内因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万里霜 《生产力研究》2008,(17):131-132
我国企业层次环境信息披露处于较低水平,制度设计不完善是造成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根据我国企业层次环境信息披露的制度体系现状,分析目前相关制度存在的缺失领域,提出应当构建强制性和自愿性相结合的系统性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体系,并以环境信息的第三方鉴证作为提升其可靠性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会计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让社会了解公司运营状况的重要手段,对投资者和上市公司自身而言都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虚假披露问题尤为严重,本文将对会计信息虚假披露的含义和产生原因做简单介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重点研究上市公司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下,提高其内控信息披露质量,是否可以从资本市场中获得未来持续收益. 从内控缺陷信息披露角度衡量内控信息披露质量,使用权益资本成本作为从资本市场中获得未来持续收益的指标,立足于沪市上市公司2010~2012年的实证数据进行验证,得出以下结论: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质量水平越高,权益资本成本越低. 不同的信息披露方式会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选择自愿性披露方式的上市公司,随着内控信息披露质量水平的提高,权益资本成本变低的趋势会增强.  相似文献   

17.
18.
张家慧  赵玲 《当代财经》2024,(3):153-164
当前我国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监管模式已转为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模式。那么,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政策对分析师的关注有何影响?以2010年至2020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分行业信息披露监政策对分析师关注的影响。研究发现,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政策能增加分析师的关注。机制检验表明,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政策增加了分析师的信息供给和机构投资者的信息需求,从而引起了分析师更多的关注。异质性分析表明,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政策对分析师关注的正向影响在行业中的大型企业、内部治理较差、R&D投入较多和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严重的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政策能提高分析师的盈余预测质量。为此,监管部门应稳步推进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政策的实施,加强对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的监管;上市公司应重视行业经营性信息的披露,向外界传递真实的信息;投资者应充分利用企业披露的行业经营性信息,以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拓展先前文献中的选择性信息披露模型,提出当信息披露成本为二次函数递增形式时,也存在信息披露均衡,并进一步求得披露的临界水平。当收到的信息质量位于临界水平之上时,企业披露信息获得的利益会超过披露成本,企业披露全部信息,反之企业不会披露信息。文章丰富了关于企业选择性信息披露行为的研究,对信息披露成本的设定比较灵活和贴近现实。  相似文献   

20.
城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信息披露对于促进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城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工作存在着不全面、不及时、不规范甚至不真实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