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物流业集聚、空间外溢效应与工业生产率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物流业集聚影响工业生产率的空间外溢效应机制,利用中国265个城市2003-2008年的面板数据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全国、东中西部内部、东中西部之间物流业集聚对工业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外溢效应及总效应,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并考察了这三种影响的实现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在全国整体层面,物流业集聚对工业生产率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通过技术效率路径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外溢效应和总效应。在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物流业集聚对工业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外溢效应;在中部地区,物流业集聚对工业生产率的外溢效应不显著;在东中部地区之间,物流业集聚对工业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外溢效应;在东西部地区之间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物流业集聚对工业生产率没有显著的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2.
人口城市化是反映城市现状的主要指标之一。吉林省城市化的空间特征是城市数量的空间差异和城镇规模的空间差异,其成因是自然地理条件、交通区位条件、矿产资源条件等的差异。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的进程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的,应注重于现代化内涵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以保护耕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核心,强化区域城市规划,促进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逐渐走进大众视野,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也备受关注。本文根据2010-2017年的人口和经济数据,运用空间滞后面板模型,发现各地区经济增长水平显著空间自相关,而城市化水平确实对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这对于政府进行政策改革、制定城市规划等都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债务主要来源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任其风险在金融系统中隐性蔓延和扩张,势必酿成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首先构建一个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向金融系统外溢的空间路径和依赖条件体系,并揭示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空间外溢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一步,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通过金融机构的中长期贷款,对辖区内和辖区间居民企业融资产生挤出性的空间外溢效应,这种挤出效应一方面被中国高储蓄存款带来的信贷软约束空间、不良贷款率反映的信贷制度软化等加剧,另一方面针对辖区间挤出效应还受到中心金融机构资金调配约束的抑制.本文研究表明,防范和治理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不能忽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空间外溢效应,需要对其风险空间外溢的路径“通道”进行严格清理,重点要强化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市场化机制.  相似文献   

5.
谢杰  刘学智 《财贸经济》2016,(1):119-132
一个地区贸易壁垒的改变会影响其他地区的贸易量,这种解释变量空间相关构成"多边阻力项"的一部分,而引力方程中的解释变量空间相关项往往被忽略或回避.本文以这一理论基础与经验分析之间的不一致作为研究切入点,构建具有广义空间相关特征的多边引力模型,借助中非农业贸易所提供的天然实验场进行实证检验,科学地估算了双边直接影响与多边近邻的空间外溢的规模.旨在为贸易政策定向操作提供参考的影响效应分解表明:非洲部分国家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腐败程度、民族紧张程度等负面因素会产生显著空间外溢效应,给中非农业贸易带来多边阻力影响;能源生产可能给近邻地区农业造成挤出效应;非洲国家间冲突也会引起消极的直接影响,并产生显著的空间外溢效应,阻碍中国与非洲各国的农业贸易发展.中国在通过投资或援助等手段推动中非农业贸易平稳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关注非洲各国的非农产业发展,以及和平、文化共识和高效政府等因素对中非农业贸易所引起的直接或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6.
关于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既有研究均未得出一致结论,至于出口贸易作用于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和区域特征则更未有研究。为此,文章以Feder (1982)的两部门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出口内生于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出口贸易对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表明:(1)出口对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来源于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技术外溢效应,而不是自身的相对要素生产率;(2)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技术外溢效应具有显著的动态性和区域性,在转型初期,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技术外溢效应不显著;1992年进入转型加速期后,中国沿海和内陆区域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技术溢出效应均显著发挥,其中,沿海地区的技术外溢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7.
宣烨 《财贸经济》2012,4(4):121-128
本文利用2003--2009年247个城市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制造业效率的空间外溢效应。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不仅能够提升本地区制造业效率,且能够通过空间外溢效应提升周边地区制造业效率,空间外溢系数达到了0.864。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会通过竞争效应、专业化效应以及外部性等途径降低制造业交易成本,进而提高制造业效率。鉴于此,政府应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突破影响空间外溢效应区域边界的自然条件和制度约束,加大人力资本、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积累和投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8.
邓军 《财贸经济》2011,(3):61-66,137
本文利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东亚10国(地区)之间的生产分割现象,发现各国(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相互依存关系。但同时,不同国家(地区)的空间依存关系存在异质性,其中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日本的制造业发展对中国内地制造业的发展影响较大;另一方面,中国内地制造业的发展对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制造业影响也很大。这个发现有助于解释最近20年东亚各经济体的协同发展,并且这也说明所谓中国内地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抢走了周边其他国家(地区)制造业的"中国威胁论"是不成立的;恰恰相反,生产分割导致的国际生产分工有效地促进了东亚各国(地区)制造业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05~2014年的数据,对FDI流入及能源效率提升对我国自主创新的影响进行了空间面板SAR模型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FDI流入作为重要的资本要素投入,对本地自主创新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对相邻地区的自主创新也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而能源作为生产物质要素投入的重要组成,其效率的提升对本地自主创新及相邻地区的自主创新均显示积极影响.同时,省际之间自主创新的空间辐射效应也是显著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区域将有助于促进邻近区域创新产出的提升.为了提升我国绿色创新水平,积极响应"十三五绿色方略",重点引进环境友好型FDI和大力研发绿色能源技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总体增长速度的影响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促进扬子江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本文对扬子江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空间外溢效应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土地城市化水平超过人口城市化水平、土地城市化速度快于人口城市化速度导致我国当前的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的不均衡发展,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从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流转过程和资金运动过程能够分析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为了使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均衡发展,地方政府应当在现有征地制度下,使财政支出向农村和农民倾斜,加大对农村和农民的补偿力度。此外还要充分保障农民利益,建立合理合法的农地转用机制,使农民分享城市化带来的福利。  相似文献   

12.
讨论财政支出的跨区溢出效应对于财政体制的设计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空间面板Durbin模型,实证研究了武汉城市圈内各地财政支出的空间外溢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圈内成员经济的空间互动性质以及其他经济变量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圈内财政支出尤其是生产性支出的空间溢出对区域经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圈域内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相互促进的空间关系;经济开放程度、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储蓄率等对圈域经济增长有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3.
运用2007-2014年的财政预算环境保护支出与环境收益的废水排放量的省级数据,利用莫兰指数、空间滞后模型、极大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分析了环境收益外溢与地方政府节能环保支出的影响。主要结论为:公共财政节能环保支出在各省作用效果有很大差异,环境污染具有很强的空间外溢性,各省环保投入收益不能全部归于本辖区,这使各省在制定节能环保支出预算时也存在一定的模仿现象。为此,建议,建立完善绿色财政支出体系,逐渐提高节能环保支出在公共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地方节能环保支出拨款机制中绩效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4.
包晓红 《商业时代》2021,(16):17-20
本文首先基于空间集聚与劳动分工等关联理论,阐述了流通产业空间集聚对城镇化的影响机理,其次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流通产业空间集聚对城镇化的外溢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流通产业空间集聚对提升本区域城镇化水平具有积极影响,而对邻边区域城镇化发展产生抑制作用.为更好验证外在因素的影响效果,加入控制变量进行研究发现,工业水平、外商...  相似文献   

15.
王烁凯 《商业时代》2021,(11):181-183
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市场消费和企业运营活动,给各地经济造成了极大外部冲击.各地实体经济的发展迫在眉睫,如何通过财政政策扶持推动优势产业聚集,需要准确剖析产业聚集与财政政策对经济产出的外溢性影响.本文借助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集聚理论,采用空间视角下的杜宾模型,对2000-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6.
基于贸易有害论、贸易有益论及贸易中性论观点,实证识别我国国际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其空间外溢效应。分别采用一般线性回归、空间自回归和空间杜宾回归分析影响的异质性。分析得出:污染在地区间存在正向外部性;国际贸易与环境污染的回归结果显著为负,即贸易程度的提升有利于污染排放地减少,支持贸易有益论观点;技术、规模及其环境规制效应对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影响及空间影响;我国经济现状符合EKC曲线。  相似文献   

17.
基于1999—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面板回归和门槛面板回归模型探讨财政支农增长的空间外溢性及门槛效应,结果表明:财政支农增长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并非是随机的,而是存在着较强的空间集聚性特征,财政支农增长对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存在着空间外溢性。同时,财政支农增长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存在着门槛效应,财政支农效应随着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财政支农增长率的提高而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按人口城市化率的人均GNP对应关系的国际经验参照比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现阶段我国人口城市化的滞后基本上是现实城市容量不足型的滞后.国际经验显示的城市化率与人均GNP之间的对应关系,并非完全是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它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强。工业基础好、产业布局原本相对集中的地区对城市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较强,城市化和产业集群发展的互动效应也更强。在布局上,大城市往往能更好地吸聚人才、科技等创新型要素,进而支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而小城镇由于资源禀赋上的限制,集聚比较多的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集群。因此,要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要素集聚和产业培育功能,加强城市功能分工和空间优化,并推动工业园区成为城市新区。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市化滞后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人口城市化率的人均GNP对应关系的国际经验参照比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现阶段我国人口城市化的滞后基本上是现实城市容量不足型的滞后.国际经验显示的城市化率与人均GNP之间的对应关系,并非完全是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