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德芳 《管理观察》2011,(20):95-96
在先进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下,现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越来越快,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企业之间竞争的核心资源,知识型员工对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企业要提升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的管理.而如何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成为了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知识型员工...  相似文献   

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作为知识的承载者、所有者的知识型员工也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也就成为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结合当前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状况,通过对知识型员工需求特征的分析,提出构建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3.
宋婷 《中外企业家》2013,(3S):134-134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加剧,对资源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在这些资源中,人才的稀缺性使得人才逐渐成为企业最核心的竞争优势,人才的竞争成为世界性关注的话题。知识型员工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特长,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重要的力量,能否留住知识型员工就成为该组织能否成功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分析知识型员工的定义以及知识型员工的个性特征,进而从人力资本、组织角度、心理契约、需要层次论等方面对知识型员工的流动员工进行了相关理论分析,希望对降低知识型员工流动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靖 《中外企业家》2014,(11):176-177
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发达,知识已成为企业的主体与核心竞争资源,而作为知识载体的知识型员工也已成为企业创新和发展的主力军。如何吸引、留住知识型员工,并使其为企业发挥最大限度的才能,已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知识型员工的特征,企业应更注重与其心理契约的构建和管理,努力与知识型员工的心理期望上达成一种“默契”,从而实现知识型员工的自主管理与激励,最终使企业与知识型员工在心理契约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知识型员工培训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作为企业的一种特殊资源,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知识型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攸关企业的兴衰。如何提高知识型员工的素质,就成为企业特别是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重要问题。知识型员工的培训对于提升知识型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应该得到企业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经济发展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而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人才—特别是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自身条件的限制使得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问题成为当前影响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知识型员工的内涵,然后提出知识经济时代中小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特征与管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发展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而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人才一特别是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自身条件的限制使得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问题成为当前影响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知识型员工的内涵,然后提出知识经济时代中小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知识型员工作为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当前,知识型员工在企业中往往被称为“最难管的员工”,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因此,加强知识型员工管理的研究,实现知识型员工的有效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而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人才——特别是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自身条件的限制使得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问题成为当前影响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知识型员工的内涵,然后对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知识经济时代中小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
知识已毋庸置疑地成为决定企业发展和竞争成败的重要因素。作为知识的载体和创造者,知识型员工更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赢得和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存在许多缺陷和问题,造成了知识型员工流失严重,总体短缺的状况。所以,研究建立一个科学的激励机制,采取有效方法激励知识型员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在激励理论的指导下,结合高新技术企业中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对其非物质激励的具体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期望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效率和高素质的知识型员工是企业最为宝贵和最有价值的资源。因此,如何有效地激励知识型员工,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分析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入手,提出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井通过分析当前激励策略中存在的误区,提出对知识型员工激励的措施和方式。  相似文献   

12.
当前,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已经进入高素质人才竞争阶段。知识型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战略性资产,他们的忠诚度对企业高质量发展极为重要。知识型员工作为创造企业财富、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主体,当前却面临着企业管理体制僵化、绩效分配不公、不受重视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为此,本文从“90后”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出发,分析了企业和知识型员工之间存在的问题以及知识型员工忠诚度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心理契约理论提出了提升知识型员工忠诚度的对策建议,比如改变僵化落后的薪酬绩效制度,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构建多元化的人才激励模式,引进完善的人才梯队培养机制,激发知识型员工主体创造活力;强化企业人文关怀,引导知识型员工主动忠诚等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需求越来越大。企业知识型员工不仅掌握着企业发展所需的重要信息和技术,更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因此,企业的知识型员工已经逐渐成为各企业争夺的主要对象。各企业员工的忠诚度已经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管理危机。降低知识型员工的流失给企业带来的风险,留住人才已经成为各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型员工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但在现实中,知识型员工的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如何降低知识型员工流失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大难题.也是许多企业当前面临且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有效地控制知识型员工的流失。  相似文献   

15.
在知识经济时代,激励知识型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是企业要面对的一个重要主题。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为企业如何激励员工的管理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角和指导意义。在时隔半个多世纪的今天,双因素理论能否直接运用在中国情境下的知识型员工当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以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借助调查问卷的手段,探究了双因素理论在中国情境下知识型员工群体中的激励因素的变化,研究结论对理论发展和管理实践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知识型员工则是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的核心要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防范知识型员工流失,已成为当今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知识型员工忠诚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提高知识型员工忠诚度的几点对策,希望对企业加强人才管理、防范知识型员工流失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刘千溶 《企业研究》2011,(9):135-136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加激烈,知识型员工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元素之一。企业知识的创造,资源利用与配置,利润最大化等一系列目标的实现都取决于知识型人才。由于知识型员工的特殊性,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除了金钱以外,更重要的是其成长、自主和成就。因此,如何有效地激励他们成为目前管理者所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并据此提出一些激励知识型员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知识经济以及科技时代的到来,知识性工作成为新经济形态下的主要工作形式,知识成为社会的关键性和稀缺性资源。知识型员工作为知识创造、利用、增值的主体,日益成为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性因素。由于非物质激励对知识型员工有着巨大作用,本文尝试利用不同非物质激励之间的关系及作用层次,建立起较为系统的知识型员工非物质激励体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加激烈,知识型员工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元素之一。企业知识的创造,资源利用与配置,利润最大化等一系列目标的实现都取决于知识型人才。由于知识型员工的特殊性,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除了金钱以外,更重要的是其成长、自主和成就。因此,如何有效地激励他们成为目前管理者所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并据此提出一些激励知识型员工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早已步入知识型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逐渐成为企业组织成功获取高额利润的关键,但高速发展的教育事业促使高学历知识型分子数量增多,形成供大于求的过剩状态,因此,企业知识型员工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人生较好的事业发展,其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的管理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于知识型员工的特点,揭示其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管理的主要任务及组织与个人在此阶段可采取的有效行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