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准扶贫战略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其核心、灵魂就在于全程精准。然而,文章通过对甘肃省三个贫困村的调研发现,精准扶贫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实践困境——执行不精准。首先,政策执行中出现目标偏离,表现为精准扶贫的对象不精准、瞄准率低。贫困户参与不积极,扶贫政策被少数精英俘获。其次,在政策落地时,出现政策与村庄的不匹配现象,导致项目到户率低,没有达到预期的减贫和脱贫效果。研究精准扶贫政策的不精准执行,不仅对于确保脱贫目标的实现,而且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如何提高我国旅游扶贫的精准度是旅游扶贫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要提高旅游扶贫的精准度,就必须对旅游扶贫进行精准识别。在实施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探讨旅游扶贫精准识别以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精准化,对今后的旅游扶贫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从精准扶贫的背景出发,阐述了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的概念及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旅游扶贫目标人群识别和旅游扶贫项目识别两方面的内容,最后提出了旅游扶贫目标人群识别的市场甄别机制和"意愿—能力"识别模型及旅游扶贫项目识别的"RHB"框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农行南昌县支行秉持"面向三农、服务城乡"的理念,抓住列为全国农行100家重点县域发展行的历史性机遇,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小微企业融资、新型城镇化及服务"三农"、精准扶贫、服务民生普惠金融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文介绍了相关经验做法,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精准扶贫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工作之一,它对我国出现的减贫效应下降和节约资源、提高效率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扶贫对象没有达到精准,扶贫帮扶没有达到精准,扶贫资金渠道单一,扶贫资金欠缺且错位等问题,本文结合具体问题分别给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精准扶贫政策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方针策略.本文从人本主义治疗的理论框架出发,将人本主义治疗在精准扶贫中的运用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关注个体,以受助者为中心;注重能力建设,实施差别帮扶;建档立卡,进行个案管理的扶贫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9,(8)
精准扶贫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目前,扶贫工作面临攻坚阶段,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文章对扶贫的路径选择进行研究,认为扶贫工作聚焦精准发力,对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精准分析、精准帮扶。  相似文献   

7.
黄凡珂 《时代经贸》2020,(12):100-101
本文在与精准扶贫相关的公益捐赠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研究文献基础上,以2018年北京市上市公司极其个别案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企 业参与精准扶贫动因分析。其中将动因分为经济动因主导型、制度动因主导型和道德动因主导型,并根据不同类别的公司进行分析得出不同公司受何 种动因影响更大的结论,提出企业应更好地结合自身产业特色进行扶贫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后文简称《建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即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按现在的标准,此次脱贫攻坚战的任务是实现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比英伦三岛总人口加起来还多700万.面对艰巨的任务,以习近平同志党中央提出了精准扶贫的伟大战略构想,解决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经过一年多的实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基层精准扶贫政策执行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诸如:部分扶贫政策不接地气,缺乏可操作性,帮扶力量不均,缺乏全面性,政府主导,贫困户缺乏主动性,返贫问题突出,缺乏长效性等问题.针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问题和不足,笔者从4各方面简要分析了一下原因.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发展,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国家提出通过产业扶贫方式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并且提出扶贫开发要“贵在精准”.旅游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在扶贫方面有着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旅游精准扶贫势在必行.本文在详细分析甘南藏族自治州贫困状况及其旅游精准扶贫开发条件的基础上,对其旅游精准扶贫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精准扶贫政策推行实施以来,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工作的特点使其在精准扶贫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脱贫中发挥了有效的作用.本文梳理了精准扶贫的提出及其内涵,从各项研究和国家顶层设计方面分析了社会工作助力精准扶贫的可行性,同时分析了社会工作从经济援助、能力建设、文化建设三维介入精准扶贫的路径方式,强调外部保障和脱贫内生动力的重要性,促进社会工作更好的助力精准扶贫,实现真正的脱贫.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大部分的偏远地区农村仍旧处于一种贫困状态.在我国进入脱贫攻坚决战收官之年时,针对这些地区经济形态单一等诸多问题,政府逐渐在这些地区中推广产业扶贫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广大贫困农户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在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下,产业扶贫模式必然在脱贫攻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针对如何在精准扶贫视角下改革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展开了相应的研究,并提出了建立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合理布局特色产业科学,建立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建立监督考核与管理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精准扶贫防返贫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脱贫攻坚新形势下国家扶贫工作机制构建的重点,也是到2020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就全国精准扶贫工作而言,近年来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人数实现了"双降"、基础设施改善、"一村一品"的产业落地发展等,但是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必将直接影响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扶贫工作的长期性发展,进而导致扶贫目标难以实现,因此,精准扶贫问题的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不管是养老挟贫、工作扶贫,还是学生扶贫,归根结底是盈利能力的扶贫,注重教育成长是造血式扶贫的本质.精准扶贫首先需要甄别出成长弹性大的人,其次要依据北大主体确立教育扶贫的特征,再次要设法调动更多的扶贫力量愿意参与其中.融合了技术与金融的“泰福(TEF)域”模式,为扶贫生产了效率、声誉、征信功能.更加重要的是,“泰福域市场”具有顽强的成长性,最终会促使局部性城市场联动整合成一个有机的统一大市场,从而提升扶贫的精准性与效率.  相似文献   

14.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党和国家工作为全局考虑,扶贫开发成为首要重点任务。我们应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以“四个全面”战略为布局;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发展蓝图;以把握当前形势为任务;以履行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战略为使命;对于扶贫开发的重要思想做到深刻理会,全面贯彻落实,为扶贫开发攻坚战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紧迫感。  相似文献   

15.
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阶段后,党和国家将精准扶贫作为实施农民脱贫小康战略任务的具体要求.保康县在面临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多、脱贫难度大的现状下,采取积极的精准扶贫措施,大力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工作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政府应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掌握农民的需求,完善精准识别机制、引导社会资源广泛参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为实现全面脱贫和共同富裕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摆脱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大难题。甘肃省由于自然条件、产业、人口素质等因素限制,导致甘肃省贫困程度较深。文章从甘肃省发展现状入手,阐述了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的必要性和甘肃省扶贫的主要任务与政策,剖析了甘肃省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确保扶贫政策有效实施的一些对策,以保证政府政策的落地实施,从而确保扶贫目标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人民银行陵水县支行积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方式和金融产品,不断优化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实践表明,切实发挥金融服务在精准扶贫中的助推作用,对提高扶贫工作成效、消除贫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重视精准扶贫中社会组织参与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意识到扶贫中社会组织参与存在的不足,重视社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取得的成就,继续发挥社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促进扶贫工作继续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9.
为让国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生活,如期全面建成小康,中办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的顶层设计,提出了"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的具体要求.但基层的精准扶贫工作因缺少操作性强且成效明显的项目或模式难以突破,脱贫成效与中央要求和贫困户的期待还存在较大落差.本文主要介绍了CSA和精准扶贫的概念,对基层精准扶贫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全新的CSA精准扶贫模式,充分论证了CSA精准扶贫模式可行性.为解决精准扶贫难题、推进精准脱贫进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精准扶贫是目前中国减贫的新战略.但在此过程中,存在着扶持对象不精准、扶持措施和扶贫资金的针对性不强、精准管理上存在一些漏洞、精准考核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既需要解决出现的问题,又需要通过合适的路径和创新机制来达到减贫脱贫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