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计量模型对中国与32个伙伴国或地区对外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所有商品和细分类别商品的双边贸易中并不存在统一的本地市场效应模式;一些重要贸易伙伴国与中国双边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现象并不突出。通过对贸易成本、规模经济程度和产品差异化程度对本地市场效应影响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三者对总体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没有显著影响;贸易成本和产品差异化程度分别对2类和7类商品对外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使用多区域的新经济地理模型研究了市场规模对空间经济结构的影响后,发现本地市场效应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运输成本等外部冲击下,产业份额由于市场规模分布而发生变化,空间经济结构逐渐演变为单核心、双核心等形态,特别是过程中会出现"中部塌陷"。使用理论模型的结果,可以对中国东、中、西区域的"中部塌陷"、城市群结构等现实问题进行分析。随着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因本地市场效应的影响形成多样化的发展模式。通过缩减经济距离,促进集聚经济,达到区域内趋同,将有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非位似偏好、非线性本地市场效应与服务贸易出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Stone-Geary偏好嵌套到CD-CES效用函数中,构建了基于非位似偏好下的服务贸易模型,并把总需求分解为需求结构与需求规模,从理论上推导出相对需求结构与需求规模对服务业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home market effect,HME);同时基于2000—2014年42个国家或地区间29个服务业分行业双边贸易数据,计算发现世界各国分行业服务业需求收入弹性差异显著,呈现出明显的非位似特征,并首次从实证上验证了世界整体服务业出口存在需求结构作用的反向HME和非线性HME;并发现当相对市场规模越大时,相对需求结构的反向效应越强。分类型情形下,消费性服务业需求结构作用的反向HME及其非线性效应均高于生产性服务业,而生产性服务业需求规模作用的HME高于消费性服务业;不同类别收入水平国家之间需求结构和需求规模作用的HME差异显著。据此,扩大内需规模、优化需求结构,结合供给侧结构改革倒逼服务业创新,构建外贸增长和收入合理分配并行的激励政策体系等,对一国迈向服务业大国乃至强国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7,(2)
本文采用UN-COMTRADE数据库中2000~2014年中国HS6分位的微观产品数据对出口市场扩张的路径依赖进行验证,研究结论显示,无论是采用平均出口持续时间,还是采用平均出口贸易额来衡量出口经验,其都显著促进了出口市场扩张;其次,出口市场扩张的路径依赖也很明显,老产品更倾向于出口到与老出口市场地理邻近、文化类似以及人均GDP差距较小的新市场。另外,出口经验对出口市场扩张的动态效应体现为一年左右的时滞,在一年之后,其促进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中美两国居民消费和贸易条件数据,运用理论和实证的方法,从生产率冲击效应模型和本地市场效应模型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的收入贸易条件变化的内在决定机制,对本地市场效应对中国贸易条件变动的影响机理与影响程度做了阐释. 相似文献
6.
7.
本地市场效应及其对邻近省区的影响——基于中国省份生产数据的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规模报酬递增和贸易成本的存在,使得具有较大市场规模的地区会获得生产和出口的优势,这个效应被称为本地市场效应.作为新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方法,本地市场效应已经成为解释区域间贸易和产业区位选择的新路径.在对中国若干省份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中国区域层面上同样存在着本地市场效应.若将选择样本的邻近省区市场考虑进本地市场规模,会使得本地市场效应缩小.因此,地区的发展不仅应考虑要素资源的投入,也应加强本地市场潜力的开发,加强地缘经济关联,扩大市场规模,以吸引相关产业向本地区转移. 相似文献
8.
国内市场规模与出口产品结构多元化:制度环境的门槛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研究》2014,(6)
国内市场规模能够促进出口产品结构多元化吗?注重国内市场的贸易理论有"国内市场规模促进出口产品结构多元化"的理论预期。本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制度环境决定了国内市场规模对出口产品结构的作用方向。当制度环境高于门槛值时,国内市场规模扩张促进出口产品结构的多元化;而当制度环境低于门槛值时,国内市场规模扩张则导致更加集中的出口产品结构。在制度环境各维度中,法制环境、金融系统的开放性和透明度、政府对投资领域的限制和对企业的管制效率,是影响国内市场作用方向的关键制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持续发挥规模效应?——经济开放与国内商品市场分割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内市场分割不利于发挥规模效应,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增长。在本文中,我们首先利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数据构造出度量地区间市场分割程度的指标,发现中国国内商品市场总体上处于趋向整合的状态。随后,我们将这个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利用1985-200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经济开放、国有企业就业比重、政府消费的相对规模、地区间的技术差异和地理距离对于市场分割程度的影响,并且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经济开放上。研究发现,在经济开放水平较低时,经济开放加剧了国内市场的分割,但进一步的经济开放能够促进国内市场一体化。而国有企业就业比重和政府消费的相对规模是加剧市场分割的因素。基于模型的预测表明,未来在一些省份国内商品市场分割有加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本地市场效应是指,在一个存在报酬递增和贸易成本的世界中,那些拥有相对较大国内市场需求的国家将成为净出口国。它源自新古典贸易理论解释复杂贸易实践的理论局限和新贸易理论经验证据匮乏的困境,在探寻两种理论范式相对解释力的过程中应运而生,并随着空间经济学的迅猛崛起而成为新经济地理范式(NewEconomic Geography Paradigm)的核心特征之一。本文在回顾本地市场效应的理论背景和基本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对其理论模型和经验证据的新近发展作了系统的梳理并进行了简要的评论。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采用2003--2005年中国省际产品贸易及缴纳增值税的数据,在边界效应模型中对省际贸易的本地偏好程度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发现:在各种模型设定下,中国省际产品贸易确实存在明显的本地偏好;在控制了经济规模、对外贸易、行政区划、临近效应、双边及多边贸易壁垒等因素之后,历年的省际边界效应大约在4—6之间;2003--2005年,省际边界效应没有出现一致的变化趋势。本文的结果表明中国国内产品市场的一体化已具备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我国2004-2009年29个省区市22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了我国产业发展中的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及其特点。研究结果显示,在省际层面上并没有发现我国产业发展中存在着本地市场效应,这或许是由于我国产业发展的空间异质性和行业差异性较强所致;而在细化的分省层面上,所得研究支持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且发现其具有地区和行业的选择性,即只有部分地区部分行业存在着本地市场效应,且主要集中于中东部地区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这可以为我国各省区市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提供政策启示:如可通过培育具有本地市场效应的产业来转变传统的以资源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产业发展方式,通过发掘和利用产业发展中的规模效应来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本地市场效应是指,在一个存在报酬递增和贸易成本的世界中,那些拥有相对较大国内市场需求的国家将成为净出口国。它源自新古典贸易理论解释复杂贸易实践的理论局限和新贸易理论经验证据匮乏的困境,在探寻两种理论范式相对解释力的过程中应运而生,并随着空间经济学的迅猛崛起而成为新经济地理范式(New Economic Geography Paradigm)的核心特征之一。本文在回顾本地市场效应的理论背景和基本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对其理论模型和经验证据的新近发展作了系统的梳理并进行了简要的评论。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主要从概念上对区域间市场壁垒进行分类,将它分为经济性市场壁垒、行政性市场壁垒和法规性市场壁垒,然后归纳出转轨时期区域间市场壁垒的特征,接着分析转轨时期我国区域间市场壁垒的正负效应。最后进行管理对策分析。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于区域间经济合作的发展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对珠三角经济的一体化战略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A股市场规模效应的检验,发现近四年来小公司规模溢价转变为负,表现出和发达国家股市20世纪80年代后相似的规律,与当前股市机构抱团大市值股票现象也相互印证。本文基于流动性冲击视角对规模效应的变化提供了解释。研究发现,个股的流动性冲击与同期的股票收益率显著正相关,且流动性冲击对规模溢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不同样本期内,大小公司承受了非对称的流动性冲击,调整流动性冲击带来的影响后,小公司规模溢价仍然为正。实证结果显示,只要控制了流动性冲击的影响,规模效应并没有消失。 相似文献
18.
国内市场分割不利于发挥规模效应,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增长。在本文中,我们首先利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数据构造出度量地区间市场分割程度的指标,发现中国国内商品市场总体上处于趋向整合的状态。随后,我们将这个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利用1985—200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经济开放、国有企业就业比重、政府消费的相对规模、地区间的技术差异和地理距离对于市场分割程度的影响,并且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经济开放上。研究发现,在经济开放水平较低时,经济开放加剧了国内市场的分割,但进一步的经济开放能够促进国内市场一体化。而国有企业就业比重和政府消费的相对规模是加剧市场分割的因素。基于模型的预测表明,未来在一些省份国内商品市场分割有加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本地市场效应模型,本文首先从资本可以跨区域流动、劳动力不可以跨区域流动的假设入手,经过理论推导证明,在本地市场效应存在的地区,扩大内需可以兼顾经济增长和区际协调发展.然后进—步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和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在经验上证实了我国区域层面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这意味着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可以兼顾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与公平.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针对扩大内需、资本跨区域流动和劳动力的“区域内城乡统筹”战略分别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2003—2005年中国省际产品贸易及缴纳增值税的数据,在边界效应模型中对省际贸易的本地偏好程度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发现:在各种模型设定下,中国省际产品贸易确实存在明显的本地偏好;在控制了经济规模、对外贸易、行政区划、临近效应、双边及多边贸易壁垒等因素之后,历年的省际边界效应大约在4—6之间;2003—2005年,省际边界效应没有出现一致的变化趋势。本文的结果表明中国国内产品市场的一体化已具备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