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在大都市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如何通过进行大都市边缘区的农村居民点的土地整理来进行居民点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北京市海淀区为研究样区,在提出农村居民点具有生产、生态和景观文化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海淀区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四种模式和空间布局,即田园模式、公寓化模式、整体搬迁模式、集中建设中心村模式,而且不同模式一定要与区域的自然条件、农民的经济条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江苏高邮市以"十大工程"为抓手,以农村新五件实事为载体,实施"五轮驱动",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底,实现农业增加值达33亿元,比2007年增17.1%以上;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207元,比上年增16.8%以上;建成扬州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4个,高邮市全面小康乡镇2个,高邮市级农民集中居住示范区8个,达到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标准140个.  相似文献   

3.
<正>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鼓励农民进集中住居点建房,该市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为抓手,积极探索优化整合各类财政支农资金,大力支持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坚持不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为农民建设美丽乡村和幸福家园为目标,全区新农村建设彰显出新村庄、新设施、新产业、新景观、新环境"五大"亮点,建立了组织推进、定点挂钩、以奖代补、督查考核"四大"机制,为推进富民强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大"亮点彰显成效新村庄生态宜居。大丰区科学推进新农村规划和建设。把城市、城镇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按照区域发展差别化、建设规模集约化、公共  相似文献   

5.
推进新农村建设,核心是要抓好"四个根本":钱从哪里来,剩余劳动力向哪里去,农村带头人怎样培养,农民组织化程度如何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工商企业带动农业发展,已成为解决这四个根本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两支生力军。要重视这两支生力军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大力扶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全省"两个率先"的重大任务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以高效农业规模化、500万农民转移、百万农民培训、城乡规划全覆盖、农村道路通达、农村"三清"、农民健康、农村文体、农村社会保障、"千村万户帮扶"等十大工程为抓手,有力有序有效地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党中央根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不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不培养一大批新型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任务就不能完成.农民知识化是我省现代农业建设的"十化"之一.如果没有农民的知识化,新农村建设就变成了"空中楼阁".因此,农民知识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是关系农村居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农民的满意程度就是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最终评价。本文基于农民对农村人居环境总体满意度指数,对新疆3种不同模式下新农村建设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农民对农村人居环境总体满意度均值仅为3.2(一般满意),其中"企业+农民"模式是最有效率的,农民满意度指数为58.26;而"政府主导+农民"模式由于存在政府寻租行为,导致其满意度指数仅为53.16。  相似文献   

9.
农业保险怎样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发展农业保险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和必要举措.农业保险的功能决定了农业保险可以在多方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主要方式:一是保障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三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四是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正>城镇化指人口、资源和社会活动向特定地域转移和集中的过程,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变农民为产业工人、变农村为城镇的重要力量、有效途径和载体。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当前要发挥好现有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城镇化中的作用"。农发行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银行,如何适应新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扬州市国土资源局维扬区分局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给农民带来实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政策引导、典型示范,在实行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居住向小区集中,在土地供应上以集约节约为主,以“三坚持、三统一”为重点,走出了一条  相似文献   

12.
文摘     
新农村建设要处理好五方面关系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近日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要处理好与现代农业建设的关系,要注意防止和及时纠正忽视发展农业生产的倾向;二是要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村庄建设的关系,不能违背农民意愿、不讲条件、搞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更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搞形象工程;三是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两者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两个重要方面,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四是增加投入与创新体制机制的关系,特别是要探索建设项目民主决策机制、建设资金的筹集和融资机制、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机…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正>五年来,各地的新农村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各种模式。《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模式与路径分析》将农业大省湖北31个典型村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做法,概括为以新村建设为核心的十种模式。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围绕两个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工业发达、城市密集的优势,大力推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走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新型"三农"发展道路,以"十大工程"和新五件实事为抓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盐都区潘黄镇仰徐村连续十年被省命名为"文明村",2005年10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镇)".近年来,该村围绕"巩固一产、主攻二产、突破三产"工作目标,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观,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一产有特色,二产有支柱,三产有形象的产业格局.去年该村被市、区确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示范村以来,按照中央提出的二十个字总要求,突出了"四个优先",以建设"富庶、文明、田园秀美的城镇化新农村"为目标,立足高起点,实施大投入,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来描述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共中央提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中国9亿农民描绘了"种粮不缴税,上学不交费,看病不太贵,贷款不费劲"的美好前景.然而,实现这一前景并非易事,最难、涉及部门最多、最复杂的,还是农村金融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探索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的有效方式,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1995年起,安徽省在部分县先后进行了三种模式的税费改革试点:一是1995年在太和县试行了"税费合一、统一征收"的模式;二是1998年在五河县试行了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税"取代提留统筹费的模式;三是1999年在来安、怀远、濉溪和望江四个县试行了"一个取消、三个调整、一个改革和一个完善"的模式。今年4月11日至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率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安徽省专门就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进行调研后认为,以怀远县为代表的第三种模式更具积极意义。不久前,本刊记者特地到怀远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以“十大工程”和新五件实事为抓手,全面部署、广泛动员、加大力度、扎实推进,取得了积极进程。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但新农村建设必须在和谐环境中扎实稳步推进,确保农业安全稳固,农民安居乐业,农村安宁有序。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只有生产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在坚实的基础上稳步推进。畜牧业作为我县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主导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我县当前畜牧业发展实际,就如何加快畜牧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仅供同志们商榷参考。1畜牧业在我县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畜牧业是我县农业经济的传统主导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在动力"、农民增收的"最大产业空间"、农业循环经济的"突破口",加快畜牧业发展,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江苏省溧阳市深入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按照.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繁荣农村"的发展思路和"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社区集中"的要求,积极推进以"三集中"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推动了城乡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2008年,全市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9000元,增长12.3%,被评为2008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