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第三季度,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交通事故16起,造成254人死亡、280人受伤。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1.2%和15.3%,受伤人数增加15.7%。这16起特大交通事故中云南占3起,福建、贵州、甘肃各占2起...  相似文献   

2.
连续获得全国用户满意度第一,荣获年度TOP50强,保持年增长能力35%以上……谈起公司取得的辉煌业绩.美通机械董事长仇德胜表示,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给了他们公司提升的空间.国际市场的增长给了他们公司难得的机遇.而公司员工上下齐心的努力成就了今天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据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煤炭产量为25.23亿吨,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占76%和69%。煤炭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基础,是重要的燃料和化工原料,用途极为广泛,但是煤炭的分布十分不均匀。山西、陕西、新疆、贵州和宁夏等欠发达省约占全国80%的煤炭储量,大量的煤炭需向外调运。  相似文献   

4.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麓,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87%,自古有“八山-水-分田”之说,特殊的地形地貌决定了贵州交通发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新中国成立前,贵州一直因交通落后而被视为畏途。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贵州交通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公路通车里程大幅增加,高等级公路从无到有,农村公路建设成就显著,内河航道等级全面提升。截至2008年底,贵州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从建国时的3943公里一跃达到12.5万公里;  相似文献   

5.
与东部相比,过去在西部不少地方.行路难不是因为路太挤,而是路太差.西部的县乡公路尤其如此。西部开发前,西部路网中.每1000米的公路.只有3米是高速路。而尘土飞扬、灾害频繁的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比重却高达70%以上。西部大开发迅速改变了西部农村公路面貌。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唤醒了西部沉睡的山河。  相似文献   

6.
今年第三季度,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交通事故15起,造成202人死亡,187人受伤,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6.3%、20.5%和33.2%。其中:四川3起.湖南、云南各2起,辽宁、浙江、安徽、福建、湖北、重庆、贵州、陕西各1起。事故情况如下:7月13日,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龙幡镇驾驶员朱广普驾驶该镇张松挂靠在嘉陵区龙幡镇运输公司的一辆小客车,载客25人(核载14人),从金宝镇驶往南充市区,行至318国道Z179km+800m处时,因过于避让同方向行驶的车辆,翻于道路右侧100米深的崖下,造…  相似文献   

7.
《中国道路运输》2009,(6):75-76
今年贵州计划建设通乡沥青(水泥)路项目150个共4463公里,总投资20.32亿元,共计沟通192个乡镇。今年贵州通村公路预安排建设项目2141个共1.7422万公里,将新增2154个建制村通公路,计划总投资16.35亿元。建设资金来源于中央国债资金、中央车购税和地方自筹资金等。据了解,今年“少边穷”县(市、区)通村公路建设补助标准较往年有了提高,贵州今年可建设通达工程1.912万公里,沟通建制村约2360个,建制村通达率达89.5%。  相似文献   

8.
据有关资料显示,全球500强企业从1997~2000年对第三方物流需求从40%增长到56%,51%的企业使用以仓储和分销为主的第三方物流。美国、日本第三方物流总体比例已在40%以上,美国的汽车、化工、计算机、日用品、医药品市场的第三方物流占有率达到73%。1997~2002年,全球第三方物流市场年均增长率为13%。据中国仓储协会1999年典型调查,我国第三方物流占整个物流市场的比例约10%,尽管远不如发达国家的水平高,但说明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现代物流发展中已崭露头角。第三方物流在我国虽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原因很简单,一是我国的现代物流市场还十分不成熟,二是第三方物流主体核心竞争能力远没有形成。因此,对第三方物流的理论与实践需要再认识。  相似文献   

9.
贵州,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物华天宝,钟灵毓秀。而今,这里更是一片多彩而激情的土地,发展势头强劲,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进军号,响彻黔中大地。在贵州,围绕"攻坚突破、提速升位"的高速公路建设三年会战,正在冲破重峦叠嶂,追随万里流云,将多彩贵州的中国梦伸向远方……  相似文献   

10.
纵观“十一五”时期,福建道路运输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节能减排水平有待提升,全省货运车辆总量已达23万辆以上,但清洁能源货车总数不足200辆;甩挂运输牵引车1.4万辆,不到全省重型营运货车总数的20%;清洁能源公交车、出租汽车快速发展,分别达2219辆、7752辆,但仅分别占总数的18.8%、31.1%。占比偏低。运输集约化程度不高。企业“小、散、弱”现象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1.
1998年第二季度全国特大恶性交通事故突出,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20起,造成274人死亡,263人受伤,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150%、95、7%和977%。其中:四川、贵州各4起,陕西3起,重庆、云南各2起,吉林、河南、湖南、广东、青海...  相似文献   

12.
上海港港口物流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困难的国际经济形势,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物流行业的振兴计划。中国拥有1.8万公里海岸线、11万公里内河航道,沿海沿江有1460多个商港,它们承担着9%的国内贸易运输和85%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任务。港口和物流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物流的开展离不开港口服务,而物流业的发展又为港口发展创造了新机遇。现在,国际上许多大型港口都在努力向货物贸易集散中心和综合物流服务基地。许多发达国家更是把港口作为发展物流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截至2007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5.3万公里。通车年限在10年以上的占总里程的10.64%,5年以上的占总里程的39.87%,大部分为4车道,标准比较低。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交通量增长均较快,年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部分地区甚至达到20%以上,远远超过项目规划时交通量的预测值,目前服务水平明显降低,已不能满足高速公路的行车要求,  相似文献   

14.
港口物流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国际贸易数量急骤上升,2004年世界贸易比2003年增长了20%以上,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0亿吨,比上年增长21.3%,港口也迎未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各地对港口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港口建设争先恐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将纷纷加入竞争。如何面对形势,谋求持续发展是摆在我国港口物流企业面前的一个现实而严峻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三强争霸谁第一●薛旭中国有三大轿车基地———一汽大众、上海大众、神龙富康,并都在1997年内实现了80%以上的国产化率和15万辆以上的年生产能力。而中国中档轿车市场容量却只有30万辆左右,生产能力超过市场需求40%。结果是爆发了中国轿车市场多年以来首...  相似文献   

16.
公路绿化是公路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公路的发展.对公路绿化的标准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今的公路不但要达到畅通安全的通行要求,而且要达到绿化.美化.舒适的标准,一条条公路不仅是供汽车行驶的通道.更是一道道园林式的靓丽风景线。据了解.我国的公路绿化里程已达到60%以上,干线公路绿化里程已达到80%以上.但是.公路绿化的工作仍存在很大的不足和差距.今后的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为经济贸易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经济持续高速增长,GDP年均增幅在9%以上,对外贸易总额年均增幅在15%以上,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国际贸易和国内经济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中国现代物流产业迅速壮大,使现代物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200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8.4万亿元,  相似文献   

18.
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是运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在新时期,《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运输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颁布实施.给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带来很多变化。笔者认为.当前运管部门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安全管理:1.严格年度审验.加强车辆技术性能管理。在年度审验中,除对经营户的资质和经营行为审查外.还要严格检查车辆的技术状况.有无私自改装行为.车辆综合性能检测是否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危货车辆技术性能检测是否达到一级(项次和主要项次合格率均达到90%以上)等等。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因素”推动的航运市场繁荣期 2003~2004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高速增长,连续两年年增幅分别超过9%、35%。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近年来,中国生成的海运量呈现高速增长,中国航运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2004年,我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25.4亿吨,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11.5亿吨。  相似文献   

20.
陕西发展综合运输面临的问题及成因 构建综合运输体系的思路不清晰、认识不充分。目前,陕西省交通运输行业干部和职工对综合运输的概念有所了解,对综合运输在交通运输发展中的重要性基本明确,对寻求适合陕西省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途径有追求。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对综合运输体系的内涵理解不深.对构建综合运输体系的目标和思路不清晰,找不到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抓手。因此,建设和推进陕西省综合运输体系的步伐比较缓慢。特别是各地(市、区、县)及基层管理部门对综合运输内涵的理解很不透彻,总以为目前的管理体制无法实现综合运输,因此对构建综合运输体系有畏难情绪,对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没有信心、缺乏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