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曾海艳 《特区经济》2007,216(1):130-132
事实与理论证明,农村小企业集群发展是缓解“三农”问题的一条有效路径。但是由于我国地区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方面差异显著,因此,在培育和发展农村小企业集群方面必须因地制宜,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走多样化和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在此过程中,根据西部地区现实情况,以企业集群视角,对农村产业发展进行产业选择与定位就显得越发重要。  相似文献   

2.
促进农民收入快速、有效增长,是“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加农民收入,不仅事关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开拓农村市场和扩大内需宏观政策的贯彻实施,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而且关系到农村社会的进步和长治久安;不仪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解决好“三农”问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空间层面战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是企业空间布局的一种重要的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已经有一些成功的范例,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是十分有益的。本文针对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实际从全国、区域、集群和企业四个层面上论述了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广西玉林市福绵区服装业小企业集群的深入考察,认为 区域要素整合是该区服装业小企业集群生成的路径,同时指出该小企业集群 的种种不足,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如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然而受到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更加困难。目前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文章深入分析农业产业集群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作用机理,从农业产业集群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是在特定区域内生产要素配置和存在方式产生的特定经济功能综合体。在区域经济中,有众多的要素和各种产业同时存在,交互作用形成一个大的产业区域,如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商贸区域、渔业区域等;有围绕一个产业或产品形成的区域内分工与协作、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特定产业群。经济学博士仇保兴在研究中发现,“小企业集群”一词的包容面较窄,特性较明显,而“空间集聚体”是一个涵盖范围极大的概念。所谓的“小企业集群”和“空间集聚体”说的就是区域经济的两种情形。后一种情形就是块状经济。块状经济是工业化发展时期的普遍经济现象,是区域经济的一种表现。是在某一区域内,生产某种产品或同类产品而形成分工协作、相互竞争和共同发展关系,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和要素密集的新规模经济。  相似文献   

7.
传统农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因其深深植根于当地,带有浓厚乡土气息和文化底蕴,具有不可复制性,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和就业拓展.该文以河南省孟津县平乐村“牡丹画”创意产业集群为例,深入探讨传统农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对区域就业创造效应的机理及面临的障碍,提出政府需适时介入,从规范市场竞争、拓展销售市场、持续发展教育培训、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等方面,促进创意产业集群发挥更大的就业创造效应.  相似文献   

8.
通过时广西玉林市福绵区服装业小企业集群的深入考察,认为区域要素整合是该医服装业小企业集群生成的路径,同时指出谊小企业集群的种种不足,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马歇尔两难”是指规模经济与自由竞争之间的矛盾,实质是对市场的争夺。“马歇尔两难”的存在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盛行,阻碍区域经济增长。通过建立商业集群,利用商业集群“1+1〉2”的经济效应,可以有效破解“马歇尔两难”,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中国1991-200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干预和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金融发展有助于促进省际TFP增长率的提高,并有效抑制了资本的“粗放式”积累,这有助于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在财政分权的背景下,出于自身财政压力和政治晋升压力等原因,地方政府会直接或间接干预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这会固化中国目前依靠资本投入和积累速度提高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因而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金融发展和财政压力的地区差异,也会造成落后地区以更为“粗放”的方式实现增长。这会加剧落后地区金融风险的积累,不利于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因此,协调中国的财政体制与金融体制改革,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1.
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创新与农民增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有利于农民增收。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制约农民增收,农村税费改革又导致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捉襟见肘。本文就农村税费改革后如何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及增加农民收入提出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转型时期的环境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增收不仅事关农民利益 ,而且事关农村稳定 ,事关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建设进程。本文通过对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分析 ,从调整农业结构、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科技创新、大力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活化农业政策机制等方面提  相似文献   

13.
乡村旅游与农民增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航  王庆 《乡镇经济》2007,(12):36-40
农民收入问题是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是新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保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文章分析了农民收入增长的基本情况,并探讨了乡村旅游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论述了乡村旅游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韦向阳 《科技和产业》2007,7(7):22-26,34
淮北地区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目前仍处于欠发达状态,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根据本地区情况,抓住机遇,用好政策,通过产业布局调整,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工业化、城镇化,改善基础设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城乡协调和地区协调。  相似文献   

15.
梅强  强健 《乡镇经济》2005,(5):14-18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全面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是镇江“两率先”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民增收问题的重视程度,从政策、体制入手进行创新,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提高农民就业、创业的能力和积极性,改革农村分配关系,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信用环境,增加对低收入层的扶持力度,深化税费改革,建立农村保障体系。以系统的办法从根本上有效解决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日本农户增收的产业路径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日本农业的"六次产业化"能够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户收入的原因是:第一,运用农业、农村的多功能性,充分有效利用农村地区资源;第二,依托农业生产延伸产业链的同时,把农业的"六次产业化"过程中生成的高附加值尽可能留存在农村;第三,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当地农村地区发展的农业的"六次产业化"经营模式.日本通过农业的"六次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的路径,对于我国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乡镇企业的崛起、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生与发展和小城镇的繁荣是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三大经济现象,也是推动中国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三大主要力量。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加入WTO带来的挑战,三者原来的优势逐渐削弱,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很多矛盾和问题。因此,实现小城镇、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同步协调发展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也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平 《科技和产业》2011,11(1):16-19
农产品加工业关联农业、工业和流通业,是提升农业效益和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对振兴农村经济具有的积极作用和重要地位。本文重点分析了福建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福建省农产品加工发展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业与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生产力得到长足发展,农业连续25年获得丰收,农民收入稳步提高。但新疆地广人稀,农业发展潜力非常大,因此,研究新疆农业投入的实际效果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吴继轩 《乡镇经济》2009,25(7):26-29
改革开放30年来,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基础的进一步加强,我国农村生产力获得了解放和发展,促进了农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变了农村面貌,促进了我国社会主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