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灿煌 《技术经济》2009,28(12):76-79
本文在C-D生产函数的框架下,利用1980—2005年我国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GDP的相关数据,对财政支农支出的总量和结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总量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即财政支农支出总量每增长1个百分点,农业GDP将增长0.3087个百分点;目前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偏差。因此,政府应在增加财政支农支出总量的同时,不断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以提高农业经济增长效率。  相似文献   

2.
李超杰 《经济师》2011,(11):16-19
农业贷款和财政支农是农村经济发展两种重要的资金供给模式,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期性战略选择。文章运用1980—2009年的实际数据对我国农业贷款和财政支农的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不仅不能促进农业产值的增加,反而对农业发展起到了抑制作用;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中农业贷款增加没有实现应有的贡献度。实行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贷款对农业分层次资金支持的结构安排和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市场,是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利用1978~2010年间四川财政支农和第一产业相关数据,运用协整检验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四川财政支农支出对第一产业的增长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四川财政支农支出相对于第一产业GDP增长弹性系数为0.784。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中对四川第一产业增长效应高低次序依次为:支援农村生产最高,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次之,科技投入及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最差。  相似文献   

4.
农村正规金融信贷、财政支农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中国1952—2005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计量结果表明,正规金融的信贷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投放到农业的资金的配置效率是不高的;而中国财政支农资金的增加几乎没有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财政支农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园  章辉 《技术经济》2006,25(5):104-108
本文利用1978年-2003年的数据,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指出我国目前所采取的财政支农措施不能达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而只是一种被动性的临时政策举措,并没有建立起确保农民持续增收、粮食稳定增产和粮食安全的财政支农长效机制。作者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农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无效的原因所在,并相应提出了如何实现财政支农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业贷款、财政支农投入对农民收入增长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运用经济转型以来的实际数据,对我国农业贷款和财政支农投入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978-2002年间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贷款的增加并没有成为促进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只有农业投资的增加才能够推动农民收入的增长.这一结果说明,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贷款向农业投资转化的过程中存在低效率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利用全国26个省2005-2019年的面板数据,基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分组视角,应用动态面板模型系统考察现阶段中国财政支农与劳动力流转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及其分组差异,并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GMM)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为新时代揭示农业经济增长驱动性因素提供可靠依据。研究发现,从全国看,财政支农与劳动力流转对农业经济增长呈现显著正向影响;从分区看,劳动力流转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在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区域中显著,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低农业劳动生产率区域中显著。因而,从财政支农与劳动力流转两方面,针对不同农业劳动力生产率区域,提出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我国1978~2009年间的省际动态面板数据,估计了中国28个省份农业TFP变动情况,然后考察了1978~2006年间我国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的总量和结构对农业TFP的影响。研究表明,1978年以来我国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总体上提升了TFP,其中经济性支出比社会性和转移性支出对TFP有更大的提升作用。此外不同性质的支出项目对TFP的拉动效应在区域间存在着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财政支农支出对西部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魏朗 《财经科学》2006,(4):111-118
农业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的支持.本文利用生产函数框架对1999-2003年西部各省农业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方财政支农支出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其产出弹性系数为0.06;进一步考察发现,各省农业投入要素的贡献率不同,可据此将西部各省农业经济增长类型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10.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和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而有效的管护是保证农业基础设施正常运行、发挥使用效益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财政资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农业基础设施管护严重滞后的现象,本文结合四川省财政部门在管护模式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创新,从财政视角分析了目前农业基础设施管护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9—2012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系统协同模型对区域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协同效率水平进行实证测算。研究表明:中国当前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水平区域间不平衡和区域内不平衡共存。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协同效率水平呈现出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依次递减的态势,总体上尚未形成协同发展的良性框架。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我国西部各省市区1999~2003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生产函数框架就财政支农支出对西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地方财政支农支出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其产出弹性系数为0.06。进一步考察发现,各省市区农业投入要素的贡献率不同,可据此将西部各省市区农业经济增长类型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13.
研究财政支农问题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意义重大。从财政支农与农民增收的相关性入手,以1978—2009年财政数据为支撑,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通过OLS回归,探索财政支农与农民收入之间的联动关系,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财政支农效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产值增长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首先分别就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产值增长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继而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并基于VAR模型对变量建立脉冲响应函数和进行方差分解,来对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产值增长及其两者的关系这一主题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增加并没有成为促进农业产值增长提高的关键因素,并对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本文利用VAR方法对财政支农不同部分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从长期来看,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事业费、农业科技三项费的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入效应”,而农村基本建设支出和农村救济费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2)从冲击大小来看,事业费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贡献最大,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次之,农村救济费第三,农村基本建设支出最小。最后提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是:增大财政支农力度,农村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应保持稳定增长;优化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加大事业费和科技费在财政支农支出中的比重;财政支农支出通过支持农业生产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能间接地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从而带动消费增长。所以应利用财政支农功能带动农民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广西的主导产业,而农民收入是其“三农”问题的核心。目前财政支农仍是广西支持农业、农村、农民的主要手段。实证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广西的财政支农规模不断增加,力度逐步加大,农民收入逐年增长,财政支农对农民收入增加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然而,广西财政支农收益效率不高,财政支农资金治理不佳,财政支农力度仍显薄弱。因此,政府应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明确支农资金的配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加入WTO,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扶农的政策和措施,加大了对农业投资的力度。但是,长期以来农业投资严重不足,已成为农业基础脆弱、发展滞后的关键性因素。在农业投资中,财政投资具有特殊的示范作用,因此研究财政农业投资问题,对我国农业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疆作为全国的农业大区,农业发展是新疆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发展直接关系到新疆经济的腾飞。近年来在党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新疆农业经济发展迅速,农业发展势头良好。为探讨新疆金融财政支农对新疆农业发展的影响,利用新疆1990—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从金融支农与财政支农两个角度,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分析新疆金融财政支农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疆金融支农短期内不利农业发展,长期来看会促进新疆农业的发展;新疆财政支农支出短期长期都会促进新疆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改革以来中国财政支农能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基于统计数据,从规模与效率两方面对改革以来中国财政支农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改革以来,政府在财政支农投入上是不遗余力的,财政支农能力低下的主因不在规模而在效率.因此,仅仅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是不够的,必须整合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使二者扬长避短,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从而既提高财政支农效率又放大支农资金规模.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最优财政支农支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政府不断增加财政支农支出是必然选择.但是,政府财政支农支出不能无限增加,必须确定其最优规模和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既要不断加大财政支农生产性支出,也要增加财政支农非生产性支出,提高基层财政公共服务能力,提供更多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农民身心健康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