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国家资源环境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基础水信息的基准性调查。开展全国水利普查是科学制定水利及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推进水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提高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取得了全面祥实的全部企业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活动情况等资料,为分析和研究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利用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目前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最终是要建一个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数据成果库。因此,县市城镇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的建立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最基础的工作之一。本章节将重点介绍MAPGIS城镇土地调查建库系统软件安装技术。  相似文献   

5.
基于超效率DEA的农村水利基础建设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水利基础建设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村水利基础建设投入产出效率是促进我国农村水利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选取2010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农村水利建设数据,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分东、中、西部和农业大省地区对2010年全国各地区的农村水利基础建设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全国各地区农村水利基础建设效率存在较大差异;西部地区的效率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而农业大省如江西、湖北、湖南等省的效率过低。对效率过低的地区本文建议可以通过合理调整投入力度、优化产出结构、加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产出建设等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6.
(一) 国务院决定于1986年第一季度进行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工作,这是继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之后,又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 早在1950年3月原政务院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曾发布训令,对当时全国的公营,公私合营工业生产合作社、工矿企业进行普查工作,这是第一次全国工业普查.那次普查,对了解从旧中国接收过来的工业基本情况,为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工业生产,提供了比较详细的基础资料,起了积极的作用. 三十六年来,我国的工业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国工业企业已发展到四十余万个,工业部门也发展到五百多个,工业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工业战线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为了实现党的十二大的战略部署和战略目标,广大工业战线还有很多重大问题亟待解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水利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进行部署.我国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多年来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水利投入供需缺口仍然很大,投资渠道单一、投入不足、缺乏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是制约水利发展的最大瓶颈.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稳定的水利投资渠道,关系水利的跨越式发展和水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对我国水利投融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深化我国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调查。在新的形势下对全国污染源进行普查,全面掌握各种污染源的情况,是做好新时期环保工作、编制环保规划的重要基础,是优化产业经济结构、制定环境政策的重要依据,是加强环境监管、实施污染源动态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的重要措施。迁安市于2007年4月被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办公室列为全国14个普查试点之一,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污染源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资源、能源消耗迅速上升,污染排放持续大幅增加,现有的环境统计已难以满足环境监测的需要.2008年1~12月我国将全面展开对全国区域内的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污染物排放情况的普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污染源普查大行动.由于我国部分地区片面重视经济建设,而相对忽略了对于水力资源的保护,这就导致了我国水质状况逐年下降的恶劣现象.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为中国水质分析工作的开展和进行提供了真实、确凿的数据,并引导了中国水质分析工作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6,(5)
国家规划矿区对提升矿产资源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实现我国矿产资源统一监管、布局优化和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系统梳理已有国家规划矿区的划定背景、名录、基本情况、拥有的矿产资源总量以及勘查开发状况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国家规划矿区在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提出了国家规划矿区调查、核实与分析评价的指标体系,以期为下一步国家规划矿区内涵定位、管理程序和政策措施等研究提供对策建议,为新一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中国家规划矿区划定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水利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和保障。无锡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对生态文明和水利发展作出了明确的定位和要求。要充分利用“水”这一要素,兴水利、除水害、保发展、惠民生,充分发挥现代化水利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夯实现代化水利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百姓生活水平中的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12.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物质保证。随着我国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步伐不断加快,全面推进节水防污、保护水资源、防止水灾害已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面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也是各级水政监察部门依法治水、依法管水,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部委声音     
《环境经济》2004,(1):56-57
国务院今年进行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在今年进行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标准时点为2004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4年度。此次经济普查的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单位标志、从业人员、财务收支、资产状况以及企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活动和生产能力,主要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及科技开发的投入状况等。  相似文献   

14.
肩水金关等地所出汉简有关水利的一批简文,反映出汉代肩水地区水利建设与管理的真实状况.在水利建设上,简文记载的肩水地区戍田卒“千五百人”治渠的事件,以及众多治渠卒的名籍,说明肩水治渠活动规模之大和组织有序.简文“行水”和“护渠”活动的记载,说明肩水地区对水道维护的重视.简文中的“泾渠延袤溉田簿”,说明肩水水利在农田灌溉方面的重要作用.简文中船卒、破船簿与津吏的记载,反映出肩水水利运输的功能.在水利管理上,简文记载的治渠佐史、水部掾等职官和水工等专职人员,反映出肩水水利管理的规范科学.汉简记载的肩水地区水利状况,对于深入认识汉代西北地区的水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经过3年多的努力,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圆满完成既定目标任务。总结好污染源普查工作经验,有利于下一步生态环保工作的有效开展,也能为大型环保调查活动的开展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模板。此次普查过程中,青岛西海岸新区分别顺利通过了国家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清查工作抽查检查第四检查组和山东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质量核查组的检查核查,被评为山东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表现突出集体。  相似文献   

16.
随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不断深入,对河北省来说,水利的基础地位将更加突出,水利的服务领域将更加广阔,水利的建设任务将更加繁重。为此,必须峰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民生水利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水利发展的成果: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逐步减轻或消除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现正在各地火热开展中,为了解广东居民对现阶段经济发展状况的感受度,本刊特意设计了十个问题进行了调查。以下是本次调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标准时点为普查年份的12月31日.第二次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08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8年度.第二次经济普查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掌握我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为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新经济》2008,(1)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朱建平做客中国网进行在线访谈时称,我国环境状况比较严峻,整个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标准的城市还占了1/3左右,国家的地表水能满足饮用水供应的也是占了不到一半。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三孩”生育政策能否顺利落地、达到目标的关键,要看地方政府的执行与广大居民的生育意愿状况。人口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基础、最活跃的因素。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情况来看,苏州人口状况喜中有忧。对于苏州来讲,人口是城市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市情。本文在走访调查分析“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对苏州育龄妇女及其家庭有何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